
七律 四世军魂(新韵)
从戎四世度生涯,
铁骨铮铮赤胆侠。
祖父西安鏖战勇,
爹爹淮海智谋佳。
——
二八外子来营地,
十九东床是警察。
亲眷十一员将士,
精忠报效卫中华。
注:古时丈夫又称外子,女婿又称东床。

七绝 祖父镇嵩军
祖父侠肝义胆真,
绿林刀客镇嵩军。
济贫杀富寻真理,
威振八方百姓迎。
注:爷爷赵延义,(洛宁县城郊乡寨沟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在镇嵩军某团任副官,参加了围困西安城的行动。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情景。后返乡曾担任过保长。

七律 父亲一生为国防
兵荒马乱战连连,
百姓遭殃水火煎。
弃笔从军枪雨走,
出生入死弹林穿。
——
刚迎解放庆胜利,
又赴朝鲜斗美坚。
院校教传军事课,
国防贡献到终年。
注:父亲赵光武,洛宁县城郊乡寨沟村人。四七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六十八师,属三野部队。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军过江后,留在上海,五零年参加抗美援朝,五三年回国后在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研究处从事研究工作,六九年来湖南支左,七三年分到祁东县人武部任军事部长至到离休。

七律 卫生队长一一公公(新韵)
初生犊子敢当先,
抗美援朝任在肩。
火猛炮急攻堡垒,
枪林弹雨救伤员。
——
回国队长先勤作,
入校医学又苦研。
治病防疾求奉献,
军医一干廿七年。

注:公公唐合涛,50年走出校门奔赴朝鲜战场,回国后在38军万岁军中某团卫生队工作,63年去大连军医大学学习4年后任卫生队长,至到1976年转业到地方医院。

黄埔教官一一大舅
追求真理走天涯,
黄埔黉门教育家。
输送人才征战埸,
迎来解放义旗插。
注:大舅王建功(1918--2015),洛宁王协村人,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任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教官,接受过蒋委员长的授勋,抗日期间在汉中青年军负责培训赴缅远征军军官,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1949年12月率部在成都起义,时任中校副团长。2015年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援朝尖兵一一二舅
义无反顾把枪拿,
抗美援朝义气发。
胸带红花功显赫,
兵团建设再离家。
注:二舅王儒堂,洛宁王协村人,五零年参加抗美援朝,在零九一零部队任工兵连班长,回国后返乡,六零年赴新疆建设兵团参加边疆建设,扎根边疆沙湾县。


八年卫生兵一一夫君
二 八 入伍小龄兵,
滚打摸爬技艺精,
训练认真求过硬,
学习刻苦讲持恒。
行医哨卡哥们爱,
送药军民鱼水情。
抢险救灾身陷阵,
八年部队度人生。

弟弟铁民一一炮团卫生兵
军人小鬼早当兵,
弄炮玩枪手巧灵。
火灶军师司务干,
行医送药技求精。

弟弟军岗一一广州通讯兵
抛书弃笔去当兵,
父业传承梦想迎。
壮志凌云流血汗,
文书彩笔颂军营。

表弟一一新疆武警
表弟忠芳武警当,
平安百姓守一方。
危难紧要冲前阵,
骄傲这身橄榄装。

堂哥庚银一一新疆部队
堂哥部队去扛枪,
冒雪迎风守北疆。
苦练杀敌真本领,
边防哨卡战歌扬。

半儿一一深圳武警
男人有志束军装,
毕业鹏城武警当。
院校学习增智慧,
军营训练树刚强。
——
披星戴月平安守,
闪电鸣雷抢险忙。
铁骨铮铮国卫士,
青春热血谱华章。

我也曾有军人梦
古有杨门女将荣,
而今绿朵耀军中。
当年也有巾帼梦,
铁马金戈战场冲。


长大也当解放军一一外孙
翰宝钢枪握手中,
英姿飒爽好威风。
承弓袭冶军营梦,
大志怀揣好稚童。

作者简介:赵军芳,笔名芳笺,高中文化,河南省洛宁县城郊乡寨沟村人。原祁东县外贸茶叶公司副经理,会计师,退休后闲余之中喜欢以笔为乐,先后在《红尘笺页》及《城市头条》等微刊中发表作品,有十多首诗分别在《中华福苑诗典》第二卷、第三卷里发表。一年半时间共创作诗词六百余首,被评选为2018年十大年度魅力诗人和2019年中华当代十佳魅力诗人,在今年的福苑杯笔会中荣获中华当代诗词名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