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志远 通讯员杨卫彬报道) “寒假,向来那么短,我以为很快我们就能一起回到温馨的教室,一起呵护我们的绿植,一起读书,一起跑步,现在似乎变得很奢侈……我们国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灾难……”

近日,一个班主任写给学生的一封信在河南新蔡广为传播。这封信写的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感动了无数莘莘学子。
这封信是哪位班主任写的? 写这封信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几经辗转,笔者联系到了写这封信的教师一一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零班班主任时成功。
时成功是新蔡县众多教师中普通的一员,1997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李桥回族镇中学,2007年8月经过层层选拔到新蔡县第一家民办学校--现代双语实验学校支教。在教学工作中,他视学生为亲人,三尺讲台为圣地,把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把爱心无限播撒在教坛,先后送走了20届毕业班2000多名学生,多次被评为市县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付出,至今在新蔡县李桥中学还传颂着时成功"一年师生情,十年父子恩"的一段佳话。
2005年10月在新蔡县李桥回族镇中学任班主任的时成功,发现班上有个叫罗文举的孩子经常和几个调皮孩子一起玩,不但逃课,而且还流露出辍学的意向。一个周末,时成功到罗文举家中走访,才知道罗文举的父亲小时候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奶奶靠磨豆腐补贴家用,母亲外出打工,家中生活十分困难。
时成功顿生怜爱,在自己的宿舍里多加了一张床,让罗文举和自己的侄子同住一屋,一有机会,就让侄子喊罗文举来宿舍里吃饭,给他改善生活。学校让交130元练习册费,时成功向学校申请了补贴,免去了罗文举的这个费用。自幼缺失关怀的罗文举对时成功产生信赖,打开心扉和时成功聊自己的想法,也不再逃课了,成绩很快赶了上来。
十多年过去了,罗文举也从初中到高中,从大学到入伍,退役后留在上海工作,又通过努力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罗文举一天天长大,在时成功的关爱中变得独立、自信,开始追梦人生。时成功则像一个父亲,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成长,变得更有力量,超越了父子情深。

这个学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疫情当前,作为担任七年级零班班主任的时成功心急如焚。停学不停课,他除了在家里积极准备空中课堂外,还受校领导之托以一个班主任的名义给学校全体学生写了一封信。他克服种种困难,每天除了填表报平安,还有信息沟通、电话访问、视频家访等,及时为同学和家长送上学校的关怀,带去班主任对同学们的牵挂和关爱。他说,正是国家艰难之时,这次战“疫”,也是一堂厚重的生命教育课、爱国教育课,留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思考与成长。
他在信中说,我不是医生,我没有资格冲锋陷阵;我不是科研工作者,我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不是商人,我没有办法像那位浙商在海外直接买下口罩厂,低价售回国援助一线;我不是马云,我没有办法捐出数十亿奉献社会;我不是记者,我不能冲到第一线告诉社会那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我甚至看到网上那些让人生气的人和事,也只能说句我真生气。那么,我能做些什么?
我是一名老师,我的学生——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的明天。这几天有一句诗在我做饭的时候,在我拖地的时候,在我洗脸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他深情的说,我最亲爱的孩子,以前欢声笑语的教室如今只出现在梦中,带给我们无限欢乐的校园也难以返回……这段时间,我们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看到了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防控举措;看到了以医护人员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用生命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我们发自肺腑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热泪盈眶地被一个个人性大爱的故事所感动。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做,才是对这次抗疫工作最大的贡献呢?
首先要直面疫情,理性应对。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法律的规定,组织的纪律,政府的指令,必须共同敬畏,无条件遵守和执行。因为,这里面有着全局战略、整体思维和共同利益,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争中重要的一员,我们此刻能做的,对抗疫最大的贡献就是坚守自我防护,确保自己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
其次要惜时如金,刻苦学习。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平,漫长的假期结束后,松懈放纵的孩子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坚持自律的孩子则会越来越优秀。从我们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一周多来,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珍惜时间,勤奋自律,如果有个别学生做不到自主管理、严格自律,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习惯养成阶段的痛苦及困难。而我们老师,线上集体教研、互动辅导、检查作业。
再次要做好表率,担当有为。每一位同学的平安,每一个家庭的健康,都是打赢这场战“疫”的坚固基石。我们每一名师生不但要自身做好防护,还要在家庭中做好表率担当有为,亲爱的同学们,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请保持微笑,听从教导,若干年后,你们必将接过父母师长的接力棒,勇敢、坚韧、付出,也终将在你们的身上体现……让我们坚定必胜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胜利。我们期待着新的学期早日与大家重逢!

期待与你在校园里重逢,相信一起经历过这般考验的我们必会看到更美的风景;相信在这段沉默时光中我们付出的努力,也终将得到回报;相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我们会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阳光普照大地,鲜花朵朵,开遍家园。清新的空气充斥肺腑,芬芳的花香沁人心脾。只因我们相信,坚定的心抵过一切恐惧,人间的温暖在于希望……
致学生的一封信最后说,面对困难是我们的常态,团结一心是我们的品质,攻坚克难是我们的传统,创造辉煌是我们的追求,请永远铭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双语老师是你们在学校最亲的人,感谢有您,感恩有您!让我们家校联合、齐心协力,一起打赢这段校园防疫阻击战!
这封饱含深情的"劝学书"在网上发表后,在全校师生中引起极大反响,给"困"在家中的学生和家长打了一针强心针和兴奋剂。

釆访中,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戴晓正告诉笔者,时成功目前担任七年级零班的班主任,6个班的历史课,每周要上40节课。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好,会摄影,平时学校的材料也都由他来撰写。笔者还了解到,目前时成功一家有5口人是人民教师,是地地道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书香门第。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让我们祝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