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已经去世四十年了,那年我才十岁。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母亲坐在楼下的凉椅中,父亲和哥哥正在忙碌的绑着滑竿,准备把母亲抬到临溪的医院救治,姐姐和嫂子在旁边陪伴着母亲,我和弟弟在桌子上吃早饭。不一会儿,姐姐喊母亲不行了,大家都手忙脚乱的围拢来,当时在场的雷医生拿出银针在母亲的人中扎了几针,母亲没有丝毫反应。母亲去了,姐姐在那里呼天抢地的痛哭,我和弟弟也丢下饭碗跟着哭,父亲、哥哥嫂嫂也都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大院子的邻居们,他们觉得很意外,也跟着哭。母亲去了,她安祥的躺在凉椅中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病痛折磨得母亲好几天都没有睡安稳觉了,你好好地睡吧,母亲。母亲平日里身体是很好的,别说大病,连小病小灾也没有遇到过,她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不相信,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母亲得的是急病,是一次意外的小事故引起的。秋天,收割了,母亲去生产队的稻田里割了一些糯米稻的谷桩头头,抱回来晒干后准备做柴禾。我家阳台下面的走道铺满了谷桩头头,在翻晒的时候母亲不小心,一脚踩进旁边的水沟里,脚杆在石头上刮破了皮,沁出了点儿血。当时母亲没在意,父亲也没在意,全家人都没有在意。可是几天以后母亲脚肿了,直喊痛。看医生吧,当时农村的赤脚医生给母亲弄了药,脚好像是不痛了,但是母亲又喊肚子痛。这个肚子痛就不简单了,母亲痛得在床上滚来滚去的呻吟,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不管医生弄什么药都不管用。后来父亲说弄点儿安眠药试试,开始服半片儿,不管用;又服一片儿,还是不管用;再加半片儿,仍然不管用。见此情况,父亲决定把母亲抬到临溪的医院救治。早上,父亲把母亲从楼上背下来,放在铺好被子的凉椅里半躺着,这个时候的母亲没有呻吟了,安静了,睡着了,可是这一睡就永远也没有醒来。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现在仍然是个谜。有很多的人说母亲是安眠药吃多了睡着了,应该在家里多停放几天,说不定她睡醒了就会起来的。谁知道呢,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确实有点儿遗憾,如果是现在,我的母亲肯定不会死。母亲胖胖的,大块头儿,爽朗的笑声整个大院子都能听见。她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我们当儿女的自然惧怕她,就算父亲也要让她三分,据说父亲和母亲打架,父亲还不是她的对手。在外人面前,我母亲自然也不是一个善良的主儿。如今她去世了,我们家就像倒塌了大半边山似的。由于母亲去世,哥嫂分家,姐姐出嫁,偌大的七口之家就只剩下父亲、弟弟和我了。我们父子三人相依为命,我们再也听不到母亲爽朗的笑声,我们家再也没有从前的欢乐。
我在我们家里是一个宝儿。不知道什么原因,姐姐十一岁了,我还没有出世,父母也很着急。三年自然灾害后,到处都是孤儿,有人建议我父母抱养一个。那时我家的家境还不错,养得起,父母需要儿子,加上积德行善也是好事,说不定还可以押长,何乐而不为呢。说也奇怪,当年我母亲就怀上了,生下了我,几年后又生下了弟弟。我的出世给全家带来了欢乐,父母爱着我,哥哥姐姐自然也宠着我。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吧,我生过一场大病。夏天,本来好好的我突然茶饭不思,软绵绵的打不起精神。那时父亲出远门了,哥哥姐姐也不在家,母亲感觉我不对劲,就赶快把我背到了临溪的医院。医生检查的结果吓了我母亲一跳,我得了急性的脑膜炎,这个病还是挺吓人的,轻则脑残,重则丧命。好在救治及时,我既没死也没残,不过后遗症还是有的,从此我就开始少年白了,中年的时候也开始脱发秃顶了。还好,多亏母亲的细心照顾,我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儿。母亲也不是一味的宠着我,她对我挺严厉的。我家给生产队喂养了一条大水牛,顶一个劳力的工分。放学以后,或者是假期,我的任务就是帮母亲放牛。夏天,在小河边,我看着牛吃草,防止它乱跑,防止它吃庄稼,母亲就在附近打柴或者割草。牛吃饱后就回家,我在后面用一根小木棍儿赶着牛,母亲在前面牵着牛,背上还背着一大背篓青草。冬天,附近的草料少了,我们就得去离家较远的大山放牛了。清晨,把早饭吃得饱饱的,我和母亲就牵着牛出发了。我们来到山上,大水牛就钻进山里找草吃,这时的我就可以偷懒了,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有时还可以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母亲当然不会闲着,她去割牛草,牛草割好后还要拾柴禾。半下午了,牛吃饱了,我早就饿了,该回家了。照样是母亲在前面牵着牛,背上还有一大背篓的草料,我还是在后面赶着牛,不过背上还有一小背篓的柴禾。虽然我还小,但是母亲绝对不会让我空手而归。沉重的背篓压在我稚嫩的肩膀上是很难受的,我又累又饿,我也想耍赖不走,不过等来的不是骂就是打,最后还得乖乖的把柴禾背回家。母亲尽管很爱我,但她却不让我偷懒,勤劳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懒惰的儿女呢。四十年了,母亲虽然没有给我留下相片之类的纪念品,但她的相貌却始终刻在我的脑海里,她勤劳的品德让我终身受用。我也做梦,梦见过母亲睡醒后从坟墓里走出来回到家里。母亲啊,您放心吧,您的宝贝儿子还算争气,您所有的儿孙晚辈都有出息。逢年过节,我们都来给您上坟,您就在天堂保佑您的子子孙孙万事如意、健康快乐吧!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秦万福,重庆石柱人,教师,爱好文学。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古诗词编辑:于无声处
英汉互译主编:蒋怀文
英语主播编辑:蒋怀文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