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剪纸,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起源于汉代,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这在诸多的原始社会彩陶岩画、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中都有体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习俗的发展,逐步完善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
在菏泽,剪纸一直在民间流传,为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鼓舞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士气,菏泽剪纸爱好者杜慧英,创作了一批主题鲜明的剪纸作品,将疫情防控知识和对一线防疫工作者的祝福,巧妙地融入剪纸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助力,创作出了剪纸里的战疫故事。
剪纸,“战疫”!

2020新年的钟声响彻大地,人们尚未来得及欢喜便投身非常“战疫”。这个春节没有聚餐,没有旅行,没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战疫。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令人肃然起敬!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谢谢你!上演最美逆行;
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
谢谢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
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在抗击疫情一线,白衣战士奋勇向前,为生命而坚守;在疫情防控基础的农村社区,基层干部也挺身而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对于我们没事不外出,随时保持良好通风,勤洗手,外出记得戴口罩!




黎明前的一刻是最黑暗的,我们坚信,曙光即将来临,这场抗疫之战,中国,必胜!

作者简介:杜慧英,女 ,1978年生人,马岭岗镇解元集中学教师 ,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本校工作。
作者自述:剪纸是我的业余爱好,平时也很少剪。由于在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在家时间充足,每天打开手机看到满屏的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心中有些恐惧和不安,在这种危机时刻就想到了剪纸,在家也要心情舒畅,严肃对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