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课三
诗词的节奏形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律句的节奏,通常是每二个音节,即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在五字句和七字句中,则以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以七字句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常例。好的节奏就是意义单位与声律单位完美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意义单位就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或一个句子。声律单位就是节奏。二者常常是一致的。
如,崔颢的《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要特别注意的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有时候,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还以七字句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是变例。尾三字的词语变形,即四种里面都是一二式。当然折腰体属特例。
五字句和七字句还可分为两个较大的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分为四三,这也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的情况则是变例。大凡好的诗作都能把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顺畅的结合起来,显得自然不雕琢。
举例解析。《中华诗词》2020年第一期刊发的一首诗:《环卫工人》姜春山
披星时戴月,寒暑对尘埃。
横扫肮脏去,平添洁净来。
柳枝凝碧露,杏蕾点红腮。
城市风光美,唯凭巧手裁。
该诗用的是平起式,十恢韵。我们看他的词语结构和平仄节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颔联和尾联,用的是常例;首联和颈联,用的是变例。语法结构决定节奏形式。但语法结构又受基本的节奏形式制约。本诗的语言表达与节奏形式结合得比较好,显得自然流畅,意境优美,主题突出。
当然,如果对本诗细读,也有一些问题,为求对仗,内容上有些空,还有些重复,如颔联。
(观点粗浅,抛砖引玉。清泉 2020.2.18)

课后互动
王付军说
郑会长是认真的备课了,讲的很好!
我看了几遍郑会长的微型诗词讲座,有点点的体会,不一定正确。体会如下:郑会长讲“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我感觉起码对我写诗有指导性。
比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一一香炉一一生一一紫烟,
遥看一一瀑布一一挂一一前川。
仄仄一一平平一一平一一庂平
平仄一一仄仄一一仄一一平平
这应该是节奏点前移吧!
清泉曰: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