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志在千里

记来恩施旅游拓荒者,外来"念经师"黎志
一一黎志给恩施及中国旅游创下了宝贵财富
恩利请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
(上)
——从大学毕业到安徽黄山,从利川腾龙洞到恩施大峡谷,再到河北白石山、中景信、西太行,他一直在寻找美、打造美、展示美、管理美。他是恩施旅游的拓荒者,他厚积薄发,把文化之魂融入山水的自然之躯,让文化活化再现,魂附于体,让景区活起来。有人说他是恩施旅游的教父,我觉得他受之无愧,他就是中国旅游投资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黎志。
——黎志是一个喜欢创造“第一”的人!从政,他带领黄山实现了国内第一支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景区环保,他管理的黄山是中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的景区,这个奖被誉为世界风景界的诺贝尔奖。从商,他开发的利川腾龙洞和恩施大峡谷6年内一跃成为湖北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第一;2014年,他建造了国内最长、最宽、最高的玻璃栈道,带动“北方第一奇山”白石山一炮而红;同年国庆黄金周,他在全国首推“限量旅游”,每天限量出售门票1万张,放弃部分经济收益,以游客舒适度为第一考量;他是一个始终以“第一”为做事目标的人。
(下图:利川腾龙洞)

才富力强,心美志远
——35岁,他当上了黄山市林业局的副局长,年轻有为;42岁,他调任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局长,涉足旅游;46岁,他任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顶着巨大的压力和争论带领公司实现了上市,在境内外先后上了A股、B股,成为国内第一支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事业如日中天。而最大的影响则是让他对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0岁,他率先把黄山打造成了全国闻名的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并使黄山作为中国唯一的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届“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全世界只有3个景区获得此奖,此奖被誉为世界风景界的诺贝尔奖。同年,他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全省十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企业家之一。
——54岁,他放弃已有的高管职位与稳定的生活,在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不理解中,从黄山激流勇退、弃政从商,开发了利川腾龙洞和恩施大峡谷,经过6年的打造,两景区的门票收入从30万元激增至上亿元,成为湖北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第一,获得成功!61岁,他参与投资并接管河北白石山景区,3年改造,一举成名!以国内第一的玻璃栈道为营销亮点,白石山营业收入从改造前的32万激增至7500万,一跃跻身国内热门景区,大放光彩!64岁,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中信产业基金通过旅游界知名人士的推荐找到他,邀请他共同发展,成立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大举投资开发国内潜力景区,以他的独到眼光为投资寻找方向。河北的白石山和暖泉古堡成为中景信的第一批作品。
(下图:恩施大峡谷)

——如今,他的脚印遍布祖国各地,他正在创造更多奇迹!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黎志平淡地说:“做人做事,要有梦想、要有创新、要有自信、要有平和、要有坚持”,遇到困难不急不躁,正如他给自己的座右铭:不与奇松争奇,不与怪石争怪,泰然立之!
——浸润旅游几十载,历任黄山、腾龙洞、恩施大峡谷、白石山景区的CEO,同时曾任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会长,黎志有丰富的经验、独到的眼光和出奇的思路,他将自己对景区开发、打造和管理的经验和见解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黎志对自然景区的挑选和打造,可谓独具慧眼,有“妙手伯乐”之名。经过黎志重新打造的景区,无论景区知名度还是门票收入,都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增长,景区成功开发的要诀究竟是什么?黎志认为:“一个自然景区的成功打造,要具备‘四美’条件:寻找美,打造美,展示美,管理美。”
——寻找美,一看景区的资源禀赋,是否具备垄断性、排他性和不可复制性。人们常说的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青城的幽深、庐山的烟云、雁荡的神奇,这些自然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同感受,就是其奇特之处;二看景区的交通与区位。景区外围交通要方便、快捷。黎志举例说,青藏高原线是中国景区资源最好的地带之一,喜马拉雅山比黄山资源好,雅鲁藏布江比长江资源好,但是游人无法到达,这就是区位的重要性。
(下图:河北白石山)

黎明即起,志在千里
一一黎志为恩施及中国旅游创下财富(下)
——打造美,就是要让景区好看、耐看、经得起看。以白石山的打造为例,山岳型景区五大特点:奇、雄、险、幽、幻,白石山偏“奇”。白石山的山形千变万化,与黄山很像。但白石山有怪石却无奇松,黎志就每年引种奇松,不要笔直的成材树,只要姿态各异的景观树;白石山有青山,却无绿水,黎志就建造了覆盖景区30公里的水管网和20多个蓄水池,将水抽到山顶,打造了五道水景观,并建造了12个水冲式厕所,基本满足游览中每半小时一个的需求。白石山有海拔1900米的俯视点,却无仰视点,黎志就在海拔1600米处铺设了一条“仰视环线”步游路,站在步游路仰观巍峨白石山,雄奇险幻尽收眼底。再加上一座“四方可观,可观四方”的凉亭,白石山“焕然一新”,具备了奇松怪石、青山绿水、仰视俯视、楼台亭阁的各大看点。他形象地比喻,景区的打造就像摄影师拍照,胖的人我们给他侧面照,矮的人我们蹲下来给他照,真正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去剪云裁雾、规划山水、装点江山、化腐为奇。
(下图:河北白石山)

——展示美,就是要敢吹、会吹、经得起吹。为了给白石山设计一个亮点,用这个亮点吸引游客,黎志建造了长96米、宽2米、海拔1900米,目前国内最长、最宽、最高的玻璃栈道。白石山并不是国内第一个建玻璃栈道的,但却是第一个营销炒作的,借助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白石山自网络上发布玻璃栈道的消息后,迅速扩散传播,引爆了市场。半个月后百度搜索“玻璃栈道”,白石山进入了前23位,后又跃居第3位的热门搜索词。同时,通过借用天门山玻璃栈道图片引起的版权争议、门票涨价传言的危机公关、全国仅有的黄金周限量旅游三大事件,在玻璃栈道火遍网络之后,又为白石山再添了一把火。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来,体验“生死惊魂”的玻璃栈道,最后以点带面、以面促势、以势成局。看到了一个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的白石山。从而,白石山“北方第一奇山”的品牌地位迅速崛起。白石山推出的第二条玻璃栈道,该栈道是国内首条叠层玻璃栈道,让游客再次挑战心跳极限!
——管理美,就是要敢管、善管、经得起管。中国风景环境规划界泰斗、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已故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畅中先生曾说:“一个风景名胜区的好坏,可以说是三分天姿七分人为。三等景区一等管理,三等风景可以变一等;如果头等风景末等管理,则头等风景也会衰败为末等。风景区的兴亡盛衰,关键在管理,在于负责管理的人。”
——黎志认为,景区管理的好坏,游客是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步移景异,赏心悦目,还要做到无障碍游览:累了有索道、想休息的时候有凳子、走到哪里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想方便有厕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景区员工就会提供微笑服务。据悉,白石山已招收了50多名退伍军人正在集训,整齐的身高、统一的服装、一样的帅气,他们将分布在白石山景区的各个角落,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如帮有需要的游客拎东西,帮游客照相,接受游客的咨询等。黎志要求员工服务要向五星级宾馆的服务水准看齐,真正做到微笑服务,让服务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旅游的需求。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景区也如雨后春笋,究竟什么样的景区能抓住未来旅游的机遇呢?黎志认为: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观光旅游是低级的,休闲度假是高级的,觉得旅游是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实际上,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是两个层面,观光旅游的要求更高,因为它要求资源独特、排他垄断,没有一定的资源是做不了观光旅游的,黄山、张家界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但休闲度假,只要有一处适宜的土地就能发展起来。但是现在,单靠观光已不能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需要,所以在观光产品的基础上发展休闲度假可能更有吸引力,更有综合效益。例如白石山,就可以山上观光山下休闲,我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和前景。山内观光要有冷感,青山绿水,与蓝天对话,与白云接吻;山外休闲要有热感,蹦迪、喝啤酒、唱卡拉OK。
(下图:河北白石山)

——此外,黎志认为,中国的自然景区发展,存在优质景区数量少,缺乏专业人员打造的问题。中国游客的基数很大,以黄山为例,一年几百万游客,十年才几千万,二十年后又有下一代人。所以十几年前黄山是人山人海,现在依旧如此。只有大量优质的景区发展起来,才能分散游客的选择,同时也缓解节假日知名景区游人拥堵、寸步难行的问题。
——黎志,黎明即起,志在千里。他不仅有理念,他更有行动,而他对旅游的执着和工匠精神是他给恩施及中国旅游创下的宝贵财富。
本期图文由利川苏马荡杨正龙提供
编辑/杨歌
音乐/邓青林<<利川我的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