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应遵循阴阳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作者/三木秉风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话题,但却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并漫延。当江河逐渐干涸,当湖海不再清彻,当草原逐渐荒漠,当高山化尽冰雪,当人间唯利是图,当仁义隅泪落泊,当城市高楼林立,当雾霾倾天飞浊,当气候正在变暖,当地表正在脆裂,当资源正在枯竭,当疫情灾难降临人间之时,人类才会感知到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人类思想决定人类行动!人类应当建立何种理论与文化以应对消极无爱与物欲横流!然人类社会理论最终不出本体论与方法论之范围;世界上各种思想丰富多彩鱼龙混杂,令人眼花瞭乱,但从根本非出两类,即一类是以“术”数为源泉的思想,而另一类是以“道”理为源泉的思想。

什么是“术”?广义地说术就是各类现象的总称,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什么是“道”简单地说,“道”就是隐藏在“术”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本体及其规律。我们接触最多的思想就是草根思想,它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为其思想的源泉,贴近百姓,服务百姓,影响百姓,但是草根思想在不同的民族、种族、地域之间很难形成交流,往往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狭隘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类思想也同样滋润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所以民族草根思想只是一类社会现象的感性反应大部分属于“术”的知识范畴,并没有向理性的“道”性文化升华,知识虽然贴近百姓的生活却随着岁月的迁移而不断更新变化。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道”性的规律及其“道”的本体的理论,但它不是本体自身。衡量一类思想是不是真理是不是符合“道”的规律要有四个标准,一历史性,就是这类思想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真理的思想永远散射着金子般的光茫;二现实性,这类思想必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如地运用,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人类提供一个善恶好坏的标准提供一把尺度,并指导人类的精神方向;三广泛性,这类思想应该能够得到世界各民族各种族的广泛认同和尊重,它虽然来源于某个国家或民族,但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全人类的身心健康精神幸福的共同家园;四和谐性,这类文化必须具备包容性、融洽性、共存性,它即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反对内部文化的发展和变异,能够与任何文化和谐相处并融入其中犹如江海不拒浊流一般。
目前被东西方文化皆认同的哲学就是辨证哲学,西方称之谓“对立统一”,东方称之谓“阴阳太极”。波浪在前进时有个特点,其浪峰的高度与浪谷的深度长短相同!我们扩而大之声波、电波、光波包括我们的生命波亦复如是!
在太极图中我们要懂得一个规律即其阴阳之和永远突破不了太极圆限,而最和谐的状态就是阴阳平衡!这个规律可以推及任何事物包括当今科学家已有共识但尚难探索的暗物质世界(三维以外空间)!人类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亦形成了文明太极,一个相对理想的国度应当是物质富足同时文化亦丰富多彩!在太极世界中有形物质属于阴性,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时会导致阴性因素增加,如果不同步加强无形阳性之文化建设则阴性拜物主义必然挤占阳性文化道德的生存空间,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会产生相背而行渐走渐远之势。这就是为什么在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国度中经济越发达、物质越丰富则道德越滑坡,文化被边缘的主要原因,此乃皆是阴阳失衡所致!
而中国古人深谙此理!几千年来传统美德中“重农抑商,重义轻利,重文轻武,重德轻财”自有它太极道理贯彻其中。近百年来世界轻文化重知识,轻道德重技术,轻自律重法律,在“形而下”领域似乎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若从“形而上”则是阴阳平衡的快速打破且短期难以修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之措施当今世界大都采用法家之术来以法实行外力他律,很少国家提及用人伦之道来以德内醒自律。
《道德经》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古时礼法并用,礼为社会生活规范,法为国家强制规范,所以失礼而后法!从道到德再到仁义礼法乃至竞争斗争战争之强权就是公理!也许从规范财产所有权上讲是进步,但从精神失衡讲则是快速坠落。

在太极的阴阳之中,财富贵族与精神贵族你选择什么?凡夫俗子会选择眼前利益以满足欲望,而佛祖、老子及孔子等圣贤人物则视名利为流水浮云,清浊之气泾渭分明,清气升而为天“性”(本性若道),浊气凝而为有“形”(厚德载物),圣者修道,术者逐相。而道与术之间,术是变化的而道是永恒的,人类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必须符合道(规律)而不能去应合术之变化,社会遵循阴阳规律落实了以道治国的方略,人文与自然和谐共荣蓬勃发展。而德是道的产物,是一种助国为民的正能量,而道德自律与社会正义习惯则在社会管理上消耗极低成本。

大道至简,简单的才是恒久的,人类需要挖掘智慧去解决社会问题,尊重自然,而非一味向自然索取!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自然界终将会报复人类,降灾与人类,而人类或被自然界疯狂的肆虐,吞噬,永恒的抛弃!成为人类的悲哀!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