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棵山楂树 文//布衣闲人
苍凉的冬天,黑乎乎的的群山,少有生机,正好下过一场雪。虽然已经立春,天依旧很冷,雪后的小山村更冷。没有什么事可以做,倒不如爬山锻炼一下,不是为了踏雪寻梅,因为山里现在已经没有梅花了。寻找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刺激这是做好的选择。

从家里到西边的山有几里路的距离,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爬山去,我在雪地里留下了一串脚印,雪在脚下咯吱咯吱的响着,空气新鲜,路上静悄悄的,甚至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的一清二楚,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村庄的路不是很宽,并不难走,近几年全部水泥硬化了,也算是山村的康庄大道。很快就到了山下,爬山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越到山顶越,厚厚的雪覆盖了羊肠小道,更不容易找到原来的路,爬山爬的辛苦,终于理解了鲁迅先生阐述路的话来:“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这开始走路寻路的人是多么辛苦,多么艰难啊。磕磕绊绊的终于爬到山顶,放眼望去,银装素裹的世界,白雪皑皑的群山,夕阳晚照中的群山关锁着山村,灰墙红瓦的村庄上空笼罩着炊烟,晚饭已经开始准备了,炊烟袅袅,温暖的山村图画,美的震撼人心。
在山顶大喊几声,山谷回音嘹亮,雪也会震落树枝。竟然会有山鸡惊起,拖着雉鸡美丽的长尾,滑进山林里,只有鸣叫声传出来,很快就归于寂静。

征服了远山,欣赏了美景,准备回家,上山容易,下山确实不易,连滚带爬终于下山了。折腾了一通已是几身大汗,也算是筋疲力尽,走的匆忙没有带水,口渴也要忍一忍了。想想望梅止渴的典故也行管用,红红的梅子没想起来,把记忆深处的山楂想起来了,一簇簇的山楂,酸里带甜,口水竟然真的流出来了。这个季节是不会有山楂在树上,可以路过山楂园,去看看那棵粗壮的山楂树,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棵山楂树是功劳最大的树,在那贫困的岁月里,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创造了财富,看看这棵饱经沧桑的山楂树是很有必要的。
山楂树正好在离村不远的地方,很快就到了,山楂树上挂着洁白的雪,红色的树枝藏在下边,树干在雪的衬托下更显苍老,伸向空中的树枝像在招手,树下的雪看起来很干净,我刮掉最上边的,也许有杂质的表面,像小孩子时攥了个雪球,咬了一口,雪冰凉,融化了的雪很甜,和小时候一个味道,吃个雪球正好解渴,顺便依着大树歇歇。

据说我爷爷栽植的这些山楂树,整个山沟栽了十几棵山楂树,山楂树山楂可以做成冰糖葫芦,可以做成山楂片,都可以换成钱贴补家用,大集体就归公重新分配,路边的这棵算是奖励了原来的主人,可以世袭了,名字叫“自留树”。

我和这棵山楂树感情浓厚,秋天假期里会经常在山楂树那里,没有水果吃,可以摘山楂吃,从涩涩的一直吃到酸甜可口,青涩的时候还创造了烧水山楂吃,熟山楂还是比较好吃的,大吃一顿,晚上会有酸水吐出来,和醉酒的感觉差不多,后来就学乖了,一次不会吃太多,烧山楂的时候,可以顺便烧个红薯、玉米、豇豆、和青青草的黄豆,那时候就是美味,玉米秸上有时会抓到大蚂蚱、螳螂,一起在篝火中烧一下,也是山珍,也许现在的烧烤就是受这些启发吧,生意红红,大家找的也许就是儿时的感觉吧。吃过烧烤,只是神似,味道和那时候没法比,环境和气氛差别太大,少了很多天然的味道。
山楂树是最无私的树,它站在那里,荣辱不惊,好的年份山楂买个好价钱,大家就会格外的费心,管理它,给它浇水施肥、除虫,山楂红极一时,倍受关注,它在四季里从容走过。后来果树多了,山楂价格也降了不少。工业化城市化,山楂不再是主要经济来源,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群体,他们就对山楂疏于管理,我家的也一样,基本不管了,山楂树仍然无怨无悔,大小年的开花结果,依然迎风欢歌。

后来我去了工厂,去的也少了,偶尔有空我会去看望老朋友山楂树,它略显苍老,站在那里,它鉴证着村子变迁兴衰,伴随我成长。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山楂树落寞的坚守在那里,开花结果,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它习惯了寂寞。
摸着粗糙的山楂树,感慨万千,无私奉献的山楂树,多么像我们的父母,从不索取什么,只是奉献所有,只是坚守在那山村,默默奉献一切,竭尽所能,总是给予,布满茧子的双手,满是皱纹的脸,还有那苍苍白发,和这苍老的山楂树,这苍老的树皮,这枯干的树枝,和这总是给予从不索取的山楂树是如此相似。山楂树逐渐老去,只有叫声可以取火的树干,那时山楂树也会无怨的给予,父母难道不也是尽量的给予,从不索取吗?只要你过得好,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父母朴实,善良,总是深情的远望走远的儿女。从不曾流露出心底的渴望。

我与雪地里的山楂树,与这扎根在这贫瘠土地上的山楂树,与这群山秀水,融合在一起,任由风吹过,云飘过,我也把根深深的扎在这片热土上,山楂树和我诉说着这里的朴实、善良,这里的历史变迁,呼唤着热恋着这片土地的天涯游子,归去来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