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冠疫情引发的遐思
文/寒 冰
只有四周安静下来,你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只有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你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千千万万的民众过起了宅居生活,社会的运行节奏,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得不做出被动的调整,有的人整日刷屏玩游戏,但更多的人则获得了调理身心、读书思考的良机,有的人乘此机会反思人生,反思人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柏拉图意味深长地言道“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笛卡尔则说“我思故我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有升华的可能。面对这场旷世的灾难,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痛定思痛,反省过往。要知道:疫情不仅改变了社会,也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你对生活的态度。记得“5.12汶川地震”时,我所在的城市——甘肃陇南市也是重灾区之一,作为市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一边参与应急抢险,一边从事灾情摸底调查,着手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准备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去医院探望了一位在地震中受伤的亲戚。当进入医院的刹那间,我被横七竖八停放着的面目全非的尸体惊得目瞪口呆、面如死灰。回到办公室后,我对着同事长长地感叹说“活着真好!”之后的岁月中,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工作的辛苦、条件的艰难,5.12地震让我在反思后获得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活着就没有亏本!这场新冠疫情,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应对能力,也检验了人性的善恶。在宅居防控的日子里,我通过所见、所闻、所思,获得了如下的认知:认知一:只有健康力是完全属于你的财富,是一个人最大的实力中学时代,老师就告诉我们“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工作后前辈又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医院探望病危的朋友时他不无感慨的对我说“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富豪强梁,属于你的财富只有健康,没有好的身体,既使你有亿万家产,既使你有貌美如花的娇妻,但终将收入别人的囊中,你自己只会赤条条的离去!”这是多么深刻地人生感悟啊!果然如他所料,在朋友去世不到半年的时间,妻子便带着他创下的家业另觅新欢了!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我被抽调到市政府防控指挥部从事编写简报、统计数据的工作,接触了方方面面的人物,看到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也目睹了一些人丑恶的灵魂;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同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一样过起了宅居生活,但一直关注着疫情动态,通过刷屏了解了方方面面的事情,又一次看到了许多善良的言行,但也看到了少数人丑恶的灵魂,使我对“健康”一词有了全新的认识,提出了“健康力”的概念——健康力不仅指健壮的肉体、较强的免疫力,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品行。前者指的是物质基础,后者指的是精神灵魂。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健康力,才能抵御病毒的侵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三灾八难,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如果仅仅有健康的肉体,而心态猥琐、灵魂卑劣,终将会被众人唾弃。在常人的理解中,高贵总是与一定的身份地位相关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侯将相,西方上流社会的公爵、伯爵,以及基层的绅士、骑士等等。但我要强调,高贵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源自修养、灵魂的气质。高贵的人不附庸风雅,不以强凌弱,不以貌取人,不自怨自艾。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保持一种平常心,保持自身的修养,保持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习惯。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应当过这样的生活:不张扬、不虚伪,没有轰轰烈烈,但求平平淡淡,低调而不颓废,平和而有暖情,如白云般洒脱超然,如莲荷般淡然恬静,如弥勒般慈善宽容。用平凡淬炼高贵,用普通释放情怀。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特定背景下,我看到许多普普通通的民众演出了一场令人泪目的大戏,这其中有冲锋在前的白衣天使,有奋战在一线的解放军官兵,有支援前线的无名英雄,也有战斗在防控后方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他们共同谱写了时代的赞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彰显了高贵的品质。俗语云:危难之中见真情。说的是你交往的朋友,多数是趋炎附势之辈,当你风光的时候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你阿谀奉承、趋之若鹜,当你遇到危难之时,便作鸟兽散,唯恐躲之不及。大浪淘沙,百炼成钢,在你遭遇大灾大难之时依然对你不离不弃、守望相助的人,才是一辈子值得交往的朋友。家国一理。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逆行一线,抗击病魔;有的人深入虎穴,扶危济困,抢运物资;有的人捐款捐物、彰显大爱;有的人守护家园,昼夜奋战。这些正能量的人共同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但也有一些人,在非常时期演绎了人性的丑恶:有的人利欲熏心,哄抬物价,发国难财;有的人自欺欺人,向组织隐瞒活动轨迹,致使疫情蔓延,众多无辜者被隔离;有的患者在发病后,故意向医护人员咳嗽、吐口水;有的人不服从特殊时期的管制措施,对安保人员或监督检查人员大打出手等等,丑态百出,灵魂肮脏。对于这类可恨之人,我们一定要做到口诛笔伐,让其无地自容。在道德谴责无效时,法律必须兜底,还正义一个蓝蓝的天。认知四:不要过分的索取,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记得在主持人大赛中董卿针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说过一段精彩的话“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既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么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真是一段警世恒言。恩格斯很早就曾告诫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前次的非典疫情和这次的新冠疫情再一次的证实了恩格斯论断的英明性。两次的重大疫情,都起源于人们贪食野生动物,千万亿级的经济损失暂且不说,单就因感染而死亡的那些可怜患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千万个家庭的悲欢离合,难道就不足已警醒我们吗?从古至今,有灾有难之日,就是谣言四起之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民众心理的恐惧,导致人们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对于谣言多数人的反映是“宁可信其有,以免遭不测”;二是一些别有用心者,乘机煽风点火,释放夸大的、假的、错误的、恐怖的信息,误导民众情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一些不法商人,故意制造、扩散假信息,借机哄抬物价,以达到渔利的目的。
当前全国抗击疫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现在的通讯手段非常发达,谣言产生得更多,传播得更快,影响面也更广。普通人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假,甚至可能以善良之心把假信息分享出去,传来传去,引起大众恐慌,严重者甚至触及法律,好心办了坏事。谣言止于智者。奉劝大家,疫情当前,对于非官方的各类信息一律采取审慎的态度。更不要参与到谣言制造、传播的行列。洁身自好,在平时可能受到非议,但在此时,也算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大学文化,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百十篇。现为《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诗人)排行榜大奖”第六名获得者。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古诗词编辑:于无声处
英汉互译主编:蒋怀文
英语主播编辑:蒋怀文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