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大于天——“疫祸”杂议
文/凡了
有元帅,号天蓬,脑满肠肥,性如饕餮;又在己亥年腊月,挑起事端;遍食野味,肆无忌惮,致使瘟疫惊现。复又惯用伎俩,甩祸蝙蝠,让胆小之鼠,怨背黑锅。
顿时,江城风声鹤唳,民众四处逃避,龟蛇蜷缩,汉水呜咽,古琴台瑟瑟悲鸣。
一时,被瘟疫祸及者不计其数。始有被祸者,体乏干咳,病痛难捱;更有甚者,因此疾而逝。有医者,用其心,倾其力,却仍难治愈该疾。
事发之地,有眼科大夫,姓李名文亮,闻此讯,知此事,一双慧眼,洞悉危情,以仁心,在友圈,吹哨示警。然而,却被视为谣言者,有惑众之嫌,罚其反思,惩以训诫。民众知此事,莫不哗然。更有吏者辩曰,此病可控,不会人传人。然天不随人愿,发病者剧增,也有医护数人,皆被感染,李君文亮尤甚,竟至殒命。至此,疫情蔓延,人心惶恐。
有一老者,八十有四,钟姓南山,德高望众,乃中科院土,抗“非典”功臣,家虽居南粤,却亲赴疫区,研明事端。言之凿凿,铿锵示警:此病为新型冠毒,极易传染。提议全民重视,倍加防患;闭户封城,阻断病源,防止蔓延。即时,国家启动,一级响应,紧急动员。举国之力,无数医护,奔赴疫区,救治病患。更有亿万民众,捐款捐物,善心祈愿。真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善德,世代相传。
此疫突发其难,虽让人猝不及防,却也不无迹可寻。先有病患难治,后有医者示警。不知为何,仍未引起重视。病出有因,传染甚剧,不知为何,仍不敢通报真像。百姓惶惑,染者众多,收治困难,防患物资匮乏,不知为何,仍有官吏,百般搪塞,大言不惭。置民生于何地,让民心如何安?公信已失,百姓岂能不怨。祖宗警世名言——居安思危,如暮鼓晨钟,为何?知而不用,践而不行。
此次疫祸,必将消灭。天灾呼?人祸兮?最终不难定断。貌似野生动物携毒,其实病从口入使然。大千世界,众生平等,均应和平相处,广接善缘。防止病从口入,谨防祸从口出;更应防西夷之敌,亡我之心不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却有不知其所以然之官者,置百姓于灾祸之中。为官一任,需造福一方,而却有官僚,在民生大事面前,是非不分,反应迟钝,缺乏决断,行事乏力。悲呼?耻呼?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生,乃国之根本,民生事大,重在专心。正于国父所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民众之幸,百姓之福。民者,乃官之父母;民者,乃国之基石;民者,乃民族复兴之强大动力。民生,事无小,民生,大于天。得民心者,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