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的概要
文/如翁
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给世人糟蹋了:要么牵强附会捕风捉影;要么什么版本脂批考证索隐,活像真的学者专家,文学的艺术性也不要了。不懂文学艺术,何谈研究?就说书中开篇标题:“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没有见到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就是有人假装谦虚,可还是要发表个人不实见解的;那些网评更是南牵北扯,没有时间背景没有主题。
就这个标题,真事隐中的梦幻本是假的,在这里却是真的在了解关于政权的来源:原来是个蠢物,变幻入世。怎么变幻的呢?书中就提到:“炼石补天”,许多专家读者都被作者的大笔搞得眼花潦乱,就是不识这是神话还是寓意?与主题是什么关系?所以,开篇提出荒唐的事,也就无人能解了。作者的偷度金针法用得好,“炼石补天”,意思:炼石,即生养天子,补天,是石补天,即天子的事。而这个荒唐事就是女娲炼石自己要去天,即慈禧的垂帘听政。所以,开头就有“诚不若彼裙钗”等用语,下文就继续介绍,慈禧能不能补天?丫鬟出身的识得几个字的人,能补天吗?
在第一回里还谈到看戏。一部戏有一半是淫乱内容,而且不顾儿子在旁边,作者就提出,这样的环境能教育好同治吗?那些淫秽戏剧完全打着慈禧的名义,投其所好,作者这样写,同时指点明红楼梦这部书的骂人文化也是在投慈禧的机。
书中在第一回还介绍到祺祥政变。封肃,就是封杀肃顺,在这末世的动乱中,作者提出何必要这样折腾?肃顺没有杀的必要,但是慈禧一定要杀。书中“半哄半赚”,就是这抓拿肃顺的。肃顺还在想,没有我八大辅臣的签字,那有什么圣旨?
作者在书中也批评自己: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至今无人能解说这一着错的真实含义。
所以,红楼梦,即女人的皇宫政治梦,石头记就叫政权记,也可以理解成明亡朝的政权记,还可以理解成洪秀全在南京的失败记。
开篇还介绍如何让书安全发出,假借英莲被拐,然后由薛蟠带进宫里;与贾雨村结为换贴兄弟,不宜被人揭发。“好了歌”是从如皋一个寺庙的“好歌”借用过来的。写僧道,实际上写慈禧借佛治政,借佛来设计阴谋。
一笔两个故事,“因事命名”各个人物的名字。如:曹雪芹,即官署末世;东鲁孔梅溪,既有老师的含义,又有政治观点,儒家思想只能成为学术支流;棠村弟,即慈禧是翁同龢的学生;金陵十二钗,即前朝亡国魂;太虚幻境,即如皋定慧禅寺;姑苏金陵,即常熟虞山。
添锦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