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军魂
——贵州名医肖友宏的故事
史怀宝

2015年8月的一天上午,那位七十多岁的老中医来到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石板二村诊所,一见诊所医生肖友宏,就给这位小伙子跪下来,要拜师学医。肖友宏双手扶起白发苍苍的老大夫,说:老人家,您有什么要求我答应,请您起来说话。
看上去三十来岁的肖友宏,其实1976年9月生于四川资阳县,父母是乡村中医,父亲四处行医,很受乡亲尊敬,肖友宏自小对中医感兴趣,十岁那年,父亲让他背中医歌诀,教他针灸。耳濡目染间,肖友宏学习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知识。高中毕业后,肖友宏光荣入伍,不久,被部队推荐到西藏军区医院学习中医。他如饥似渴,医术精进,针灸医术进步神速。两年后,他在西藏某军医院疼痛康复科坐诊。1997年冬天,那位满头白发的藏族牧民老阿妈来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心脏二尖瓣狭窄,内科主任建议老人做心脏搭桥手术。可是,手术费六万多,老人家望尘莫及。老人找到肖友宏,眼睛湿润,诉说着家庭的贫困,肖友宏试着用针灸为老人治疗,每天一次,有时两天一次,也没吃什么药,一个月下来,老阿妈竟神奇般康复了。老阿妈一个月的医疗费一百多元,肖友宏私下为老人捐款二百元,老人捧着雪白的哈达,提着二斤牛肉到医院感谢。内科主任诚心诚意上门请教,院领导让肖友宏在大会上讲课,肖友宏谦逊地说:我看的书多,悟得多,常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身上的针眼也多……

2001年秋天,肖友宏转业到的老家县国土局,几个月后,他觉得专业不对口,于是,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又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肖友宏来到贵阳偏远的郊区开诊所,他精良的医术吸引了好多群众。肖友宏没有固步自封。针刀是在中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针刀的医生不少,精通的却不多,肖友宏拜北京和谐康复医院院长、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教授任月林为师,凭着二十多年的针灸基础和临床经验,他刻苦钻研领悟,苦练十年,针刀医术炉火纯青。
杜华银是清镇市麦格乡的村民,那年42岁,本来,他陪堂哥来肖友宏诊所治病。正月,堂哥在清镇市人民医院查出肝癌,来了几次,肖友宏竟然给他治好了。那天,肖友宏看着杜华银脸色不对,顺手给他把脉,诊断他得了肺癌,杜华银承认了,因为家穷,他一直扛着没有治疗。杜华银又到县医院复查,结果让他五雷轰顶——肺癌晚期。他又找到肖友宏,肖友宏问他:想活命吗?杜华银点点头,说:当然想,可我孩子多,没本事,家里穷。肖友宏说:我不跟你要钱。杜华银以为听错了,肖友宏又重复了一次。肖友宏用针灸、针刀,配合中药,为杜华银治疗。杜华银坐公交车一周来肖友宏诊所一次。三个月后,奇迹出现了,杜华银神奇般康复。期间,杜华银背着土特产上门感谢,身后跟着一位喘着粗气、精神恍惚的中年妇女。杜华银说是他妻子,杜妻得妇科病多年,精神乏力,常打瞌睡,还有支气管炎,由于跟丈夫同样的原因,她一直扛着没治疗。肖友宏又许诺免费治疗,针刀下去,雾化给药,杜妻当时就不喘了。杜妻又来了几次,一个多月后,她和丈夫,几乎同时康复。

古有悬丝诊脉,今有遥控治疗。这种传奇的医疗方式,在肖友宏诊所变为现实。老梁是毕节市织金县人,曾在县城开五金店。元旦,他母亲因肝硬化腹部积水,昏迷了四天四夜,贵州市肿瘤医院每天都下发病危通知书。医生无奈地说:我们该用的药都用了,该做的工作都做了。当地有老人不能在家外去世的风俗,老梁担心母亲回不了家,租了一辆救护车,把母亲拉回家办丧事。中途,他听说了肖友宏的神奇,就来到肖友宏诊所门口。肖友宏上了急救车,给老人把脉,说还有救,为老人开了三付“柴龙汤”,开药后,老梁把母亲拉回家,煎好中药,在肖友宏手机视频指导下,老梁用鼻饲为昏迷的母亲喂中药。三天后,患者的手轻抓鼻饲。肖友宏又开了三天的“桂枝人参汤”,让老梁到当地中药店抓药煎服。第四天,肖友宏通过视频看到,老人已关掉呼吸机,去掉鼻饲,家人用汤匙慢慢喂老人中药。一周后,老人腹肿消失。第十天,肖友宏视频看到老人已能坐起来。半个月后,老梁拉着母亲来到诊所,说母亲在床上躺了半年多,生了褥疮。肖友宏用针刀为老人医治,立竿见影,他又为老人开了“柔肝合剂”。三个月后,老人面色红润,满大街走着串门。
肖友宏用针刀、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了包括癌症在内的疑难杂症。周围县区,乃至外省的患者纷纷上门求医。上个月,浙江台州一位腰椎突出的患者乘飞机来到贵州,一周后,患者十几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康复。好多基层医生慕名学习取经,甚至一些老大夫,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作者简介:史怀宝,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海文艺》编委、某国家杂志总编、威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呼啸高原》《谷文昌传》《审计风暴》《忠诚》《梦中的村庄》等,多次获得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