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必胜战‘疫’”】专栏
李增雷:抗“疫”前线硬汉子的责任担当
李兴正

没想过成功是啥模样,自从选择了远方那天起,就只顾风雨兼程。
农历腊月二十九傍晚五点,李增雷才和同事们处理完当天的最后一批农民工信访讨薪问题,总算舒了一口气。到此时,经过二十多天的连续奋战,李增雷带领政法科的同志们与街道城管科已连续接访农民工2000余人次。
“总算可以过个安稳年了,大年三十我值班,我老家离得近,大伙都好好在家歇歇,过个团圆年。”李增雷虽这样说着,但心里却在思考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已召开了会议,济南进入了紧张状态,基层更不能大意。不出所料,大年三十他就接到了指令;年初一要调试历城智慧平台,做好紧急视频会议准备。于是,他又出现在了办公室。忙活一年,本想和父母好好吃顿饭,给父亲祝祝寿,但疫情当前,他只好放弃,将本来所定大年初三父亲的生日宴取消了。他悄悄在电话里跟父亲说:“武汉那边疫情很厉害,好多武汉人都返回了老家过年,咱们这里也不一定安全,咱得响应号召不聚会、少出门,防患于未然啊。”父亲回话说:“你看着办吧”。李增雷答应着,但从父亲的声音里还是听出了一些失望。“今年可是老爹的本命年啊,七十多岁了,就是图个子孙满堂一家欢,下一年还不知道给不给我这个机会来弥补……不过咱不能心存侥幸,疫情一旦传到这里,如何对得起父老乡亲?”想到这,李增雷当晚就电话通知了各位亲戚,并嘱咐大家都要格外注意防范。
疫情来势凶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三,按照街道党工委的部署,李增雷被抽调到东客站高速口值班,拦截检测过往车辆,而此时大家手里只有一只口罩,酒精和手套都没有。天气寒冷,但李增雷还是和同志们一样义无反顾冲了上去。值班当天,他就在心里写出一首小诗:“你怕传染吗?不怕。真的?也怕。为什么?我不怕传染给自己,但我怕更多的人被传染。”这首诗后来被区电视台制作成防疫宣传短片,引起同事们热烈共鸣。
“是啊,不怕传染自己,就怕传染给家里,传染给别人。”李增雷道出了许许多多一线防疫战士的心声。其实,李增雷家里除了年迈的老爸老妈,还有一双儿女,儿子正读初三,马上就要中考,女儿则不到两岁,如果被传染了,家里怎么办?而他的妻子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与他一样每天值班加班,摸排疫区归济人员,同样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个人感染,这个家可就麻烦了,何况是夫妻两人都在防疫一线。这病毒最容易感染老人,而这也正是李增雷最担心的问题,老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一旦感染了,谁来照顾老人和孩子?这些问题虽然始终在李增雷的脑海里翻腾着,但落脚点却只有一个:“我是一名十五年党龄的党员,党指向哪里,就要打向哪里。一点折扣不打!”
那天,区督导组来社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他妻子所在的万象新天北区社区工作人员忙成一团,李增雷开完会已是中午十一点,回家找不到孩子就到社区一看,嗬,儿子抱着妹妹,一家人全都在社区“团圆”了。督导组领导看到此情此景,眼里满是诧异。后来,督导组的张丽艳副局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那天很可惜我没给你拍下照片来,孩子没戴口罩,大人也没戴口罩,你也太粗心了,那一幕你知道有多么吓人而又感人呀。”李增雷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家里没有口罩,也没空去买;单位上也没有,也没人看孩子,他爷爷奶奶都年龄大了,累着了我还怎么参加防疫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肩上的这摊活爱得是如此深沉。
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李增雷的家里就只留下了已76岁的老妈照看孙子孙女,而他的老父亲身患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并发症已使老爸视线模糊,老人却只能自个待在老家。年轻人都知道看上一天孩子有多累,可他的老母亲一看就是半个月。家里房子小,老妈只能睡沙发。李增雷两口子忙得不着家,更不用说回家做饭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门的时候总是万般牵挂,嘱咐这个嘱咐那个,而回家的时候又总是充满愧疚。母亲对他说:“孩子,知道你两口子都很忙,我身体还行,不用挂着我,糊弄糊弄就是一顿饭,你们放心忙去吧。”李增雷劝慰母亲说:“妈,别总说你自己不挣钱了,你现在工资比我都高,现在找个保姆都得五六千,你一个人顶俩保姆呢!”母亲高兴地笑出声来,而李增雷的心里却早已在酸酸涌动着泪水。
1月28日,因为工作需要,李增雷又被抽调到东客站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担任副组长,协助配合东客站和管委会对过往旅客进行检测。很快,东客站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李增雷又作为“党员先锋”冲到了最前面。“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是疫情防控之本。十多天下来,工作专班检测过往人员达15000余人次,协助东客站和管委会拦截劝退、排查处治异常人员近百人。与此同时,他还兼任街道疫情防控社会稳定组、社会随访组的副组长,外防疫情,内协各方,各种统计报表扑面而来。他带领同志们克服人员不足的实际困难,加班加点,硬是把一项项应急工作干得有条有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李增雷拼命干着的同时,他妻子景连英也在没日没夜地忙活着。街道乃至全市最大的社区就是他妻子所在的工作单位,12000户近五万居民,要对这么庞大的社区在短时间内完成武汉和湖北籍归济人员排查,难度可想而知!他又怎么不知道妻子的难处、累处呢?“你是居委会主任,方书记那么信任你,你不带头干谁来干?”“不是干不干的问题,是有些居民不配合,还出难题和社区对着干呢。”“居民刚开始不理解、不配合很正常,受点委屈不算啥,以后,居民们不就慢慢明白了?”夜深人静时,李增雷如此五味杂陈地宽慰着妻子,也宽慰着自己。
太阳可以每天都是新的,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则坚如磐石。
只要一到单位,李增雷就自自然然地把家里事忘得一干二净,中午顾不上回家,晚上也总是披星戴月。每次回家的路上他总是思绪万千。“同志们都在忙,可防疫物资匮乏,口罩不够用,两天才平均一个,最有力的防护品就是酒精了......”要激励大家团结起来勇于战斗!这酒味是女同志最讨厌的东西,而现在却能让人感到安全。于是,他写下了另一首诗献给像他一样逆行而上的同志们。
“防疫岗上站了十个小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子夜的星星/回家/门前抖了抖精神/酒精喷洒一遍/浑身的酒气/悄悄开门/灯还亮着/暖意扑面/她就站在你面前/你离我远一点/不是最讨厌我身上的这股味儿吗?/不,这是世上最好的香水……”这短短的一首小诗,吐露出身处家庭和防疫风险一线战士们的心声,悄悄回家只为了不惊醒睡觉的老人和孩子,喷洒酒精就是担心把病毒带回家。在防护用品匮乏的情况下,李增雷用诗表达了艰苦条件下防疫勇士们的乐观精神,也展现了浓浓的家庭温情。朋友圈里是满满的对他的点赞和回复,李增雷用自己诗的语言在不断传递基层一线防疫战士的风采,也在悄悄影响着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基层防疫工作。在他的积极影响下,多名社区居民向他申请了志愿服务岗,充实到了社区基层防疫工作当中。
病毒无情蔓延,已吞噬了上千人的生命,被感染者数以万计......不管类似的信息有多少,都不足以让我们的基层防疫战士退缩。“忙起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再说了现在病毒就好像晒在阳光下,我们只要做好防护就不怕了,比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好多了。”“我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在办公室,在巡防点,在深夜还在与同事们的交谈中,李增雷爽朗的笑着,乐观而豁达,话语坚定而有力。
为适应工作需要,上级防疫指挥部新成立村居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整合一些工作后,街道上相对应的就是李增雷所在的政法科,工作量陡然增加了一倍,人手更是捉襟见肘。晚上在东客站值班检测至午夜十二点,白天仍然坚持工作,别人值班可以休息,但李增雷没有休息半天,即便是不值班,晚上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兄弟街道的领导见此情景对他说:“增雷,我看哪个地方都有你呀。”他嘿嘿笑着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当街道领导对他说:“增雷这段时间辛苦啦。”而他却回答说:“大家都很忙,我更不能掉链子!”为了应对火车站返程人流高峰,济南市各区均设立了分流点,各街道又成立了车站人员分流组,李增雷的身影又出现在了这里,而这里也正是与外来人员面对面直接接触的地方,谁知道谁是否携带病毒呢?为了摸清工作流程,李增雷和同事赵刚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小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登记办法:测温、填表、疏导、跟车、送达、交接、反馈、落实管控服务,第二天把工作流程总结出来再一一向接班同志进行讲解,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从傍晚忙到清晨,从清晨到深夜,而夜宵就是一包方便面。三天下来,他们共分流外省来济人员120余人,全部妥善送达对接到社区村居管控,落实居家隔离。
2月12日晚上10点,分流点上一名省外来济人员体温异常。李增雷获悉后立即行动。年轻同事张奕康对他说:“科长,我去吧!”“不行!我上,我经验多一些,赵刚咱们走!”李增雷第一次戴上了防护镜。因为他眼睛近视,带上防护镜视线一片模糊,而此时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危险,火速赶到现场后,让其他人员远离。观察、测体温、详询、联系卫生服务中心、安排车辆、稳定来人情绪,等等。一整套程序下来,立竿见影,很快传来消息,体温复测正常。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是的,李增雷和他的战友们就是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人也正包括了许多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他们能够挺身而出,关键时刻“我是党员,我先来!”“这个事情我来干!”一句句话掷地有声。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证明,越是在艰难险重的工作面前,越能检验一个干部的能力、德行和品质。
2月4日立春那天,正好是李增雷的女儿两周岁生日。他和妻子商量买个小蛋糕一起回家做顿饭,可不曾想晚上两人加班都到了十一点,而孩子的奶奶和一双儿女吃的却是中午的剩菜、剩饭。抽空买的蛋糕放在了冰箱里。“明天再吃吧,给闺女补上个生日。”可第二天他们仍然重复了昨天的故事:他妻子晚上八点多匆忙回家给孩子点上了生日蜡烛。小火苗跳跃着、欢腾着,映着闺女红彤彤的小脸。而这个时候李增雷还在东客站忙着值班。妻子在微信里给他发去一句“爸爸缺席的生日”不长时间,也急匆匆冲进夜幕,回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
轻柔的夜风弹奏着一天星星,静静的小清河仍在涟漪着无声的歌。
“宝贝啊/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抱你/等我摘下口罩/等我摘下眼镜/你才能看清我的脸/等我用酒精喷遍全身/脱了外套裤子和鞋/等我洗洗手/等我洗个澡/我再抱抱你/可是/当我回身抱你的时候/你这么不争气呢/甜甜地睡了/宝贝啊/我还是不能抱你/明天我还要出门去防疫/咱在一个家/我呀就觉得远隔千里/宝贝/爸爸妈妈不抱你/就是心疼你/宝贝/对不起/等打败了病毒/我再抱抱你/让我好好亲亲你。
李增雷这首题为《宝贝,对不起》的诗歌日前一经见诸微信,立刻就在同事们中间和朋友圈里引起强烈共鸣和热议,还被“济南头条”和“舜网”等新媒体推送给千千万万个读者,两天时间点击率就达到三万多。
是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个如李增雷这样的抗疫战线硬汉子,没用实干大写出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