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徐大海
——北京友谊中医院的济世之魂
文/卓尔

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袭来,举国防控,同舟共济,北京友谊中医院当家人徐大海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四处购买消毒药,自己不能救人,也许能做的就是赶紧给人们一个洁净环境,抵御敌人入侵。
药物被抢购,好不容易从河北一家药业公司弄到一批,还没运到北京,他竟然给捐出去了,因为一家企业受命抗击疫情必须加班。爱人有点责备的目光被他愉悦畅然的笑声淹没了。第二批,从北京又捐给河北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他说,抗击疫情也许是持久战,十天八天不会结束,开学后给孩子们用,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去年秋天聘请他给孩子们讲过课,讲自己的人生,给孩子们励志教育,两个小时讲下来,颇受欢迎,从此给这个培训机构结下不解之缘。这不,关键时刻他又想起孩子们。
徐大海是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将传统文化深植于心的儒者。更是一个宅心仁厚、悲天悯人的君子。他的办公室悬挂的座右铭是一位老战友、书法家给他写的三句话“”悬壶济世之心,扶危济困之情,救死扶伤之志”。
他的济世情怀来自唐山农村童年、少年的经历,亲叔叔是个远近闻名老中医,他经常守在叔叔身旁,看他望闻问切,针灸按摩,见证过中医中药的神奇,本来叔叔要收他这个嫡传弟子,因为父母之命,高中毕业他参军入伍。但是少年种下的治病救人的种子发芽了,开花了。当他有机会,有能力给理想插上翅膀的时候,他要还世界一个果实累累!2019年春天,梦寐以求的“北京友谊中医院”获批成功,那天他写了一首长诗,给自己加油:请上帝给我一把刀吧,把世间病魔割除,让所有痛苦的人不再痛苦;请苍天赐我一把神针,一针下去,魑魅魍魉统统死掉,所有的患者还原幸福!

诗歌可以励志,治病救人需要人才和技术。他不遗余力,四处走访,招揽天下英才,寻好医生,寻好药,做最好的服务。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有好多老朋友给他助力。他想起了给他治过病一名老军医,那年在内蒙古训练,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半得了疟疾,老军医用草药给治好了,是不是后来屠呦呦大师的青蒿草,他不知道,但是再次见证了中医的生命力。老中医退休在家带孙子,被他的仁爱之心感动了,依然抛家别妻加入友谊团队。医院组建不到一年,已经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今年教育部已经把中医中药列入中小学和大学选修课,传统国粹在新时代将获得新的发展。为此,他自费去北京中医院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传统医学精华是支撑他事业的灵魂,他说“预防为主,按《黄帝内经》说的,治未病。目前国人奋斗精神值得称赞,但是对自身健康的呵护远远不够,意识不够,行为更不到位”。为此他开友谊医院公益课堂,免费讲座,针对亚健康人群,医院每周一义诊,一次免费按摩推拿服务。看着患者高高兴兴出院,他笑得比谁都灿烂。

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我们的爱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的希望和幸福——他谆谆教导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也用自己一生去实践。
徐风和暖,春花烂漫,海纳百川,地阔天宽。满腔热血,一片赤心,仁者无疆,宏业无边。祝福大海,祝福友谊医院走向美好明天!

本期责任编辑 北极星 诗茵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