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伴我行
作者/平之(陈建平)

我喜欢读书,一直有个心愿,多想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摆满好多的书,植成一片密密的书林,包裹自己。我喜欢那种被书包围的感觉,那可是一种富足,一种自心底涌溢而出的满足感,最踏实温暖的归宿。可是努力的结果,仅在乌兰天桥下,我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屋,两书柜的书,成为我知命之年的慰藉!
书屋是我常休憩的地方。在文苑中散步,采撷的花朵,不时装点书屋,在书山攀缘,一路风光无限。
非常时期,宅于家里,心静处,从书屋抱一摞书籍,净手翻阅,客厅床头倒成了思读的地方。
读书犹如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心灵相通的知己。一本好书在手,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真有种别样感觉,书痴,我算一个。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书就是岸边葱郁的树林,巍峨的山峦,绚丽的百花,惊起的飞鸟,西沉的晚霞……生命之水,川流不息,纵情驰骋。或急或湍,或静或喧,而岸边的景色,会永远安详的看你奔流,丰富你鬓白的容颜,慰藉你疲惫的灵魂。
喜欢独守书屋,泡一杯香茗,用手指轻翻纸页,去嗅那一缕淡淡的书香。书香,不同与花香,它不与任何人争艳。书香,是字里行间中流过的溪水,缠绵涓细,与你相对而坐,屈膝交谈;书香,滚滚不息的长河,伴着落日,酿成无穷的能量,等你去体验、去感受。
乐于心静读书,这是一种心境,这是我的求知欲与心灵的寂寥在渴望中跃育出的爱好。读书之人,心静而达,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从书中感悟到未及触摸和诠释的人生哲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者,即便经历单薄,人生浅辄,但因早已在命运大书中领略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荣辱交叠、跌宕起伏的多桀命运,所以即使在生命的未知时刻所遭遇的大灾大难面前,也定会百折不挠,顽强抗争;行在人生的低谷中,泰然自若,从容以对。
熟读史书,让我洞明世事,文质辩恰。开卷有益,知史明智。历史如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让我贪婪的从他身上吸取前人的智慧和阅历,从而使得我眼光高远,视野开阔,明智通达。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圣人的智慧如明镜照身,亦如警钟长鸣,渐次提高着我的修养,激励着我不畏艰难,奋思进取。
我喜读书爱散文。散文,犹如浸在清丽典雅,惠心舒畅的文字涓流中,感慰一份温馨暖人的情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静心品读散文,多版散文集在手,忘情于平淡而隽永的文字间,感悟于清新的玄妙哲理中。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隽永,毕淑敏的轻松睿智,余秋雨的凝重豁达,文达灵动,使我沉醉如泥。
我也爱诗。诗,是诗人耗尽心血与情感用岁月的精华凝炼而成的珍珠,是开在文学界里的奇葩,以它优美的节奏与音调展示了艺术在用文字而表达的唯美,也以它简练而精妙的语气诠释了清韵悠长的意境与情感。经诗濡染,诗读百篇,灵窍通脱。可于温婉缱绻的诗语中依稀看到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如迷如雾般消失在了寂寥的雨巷之中,留给世人无限的眷恋;亦可在余光中浓浓的《乡愁》里,感受出漂泊旅人的思乡情怀。读诗至深情处,思绪飞转,灵智顿生。
读小说,感觉也好。小说,是社会的缩影,是作者心灵和梦想的折射与寄托。一章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感冲撞,让我一起随它喜,随它忧,随它焦虑,随它感动而潸然泪下。一位位性格丰富的人物,一波波多舛的命运纠缠,折射出了生活中多少真实的影子,是身边的你、我、他,是生活中的恩怨繁杂。读书读到最后,竟真的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种书中还是在书外了。
这些天,我沉醉于书。自春花秋月,看到雪夜初霁;从长河落日圆的漠北,走到千山鸟飞绝的域西;再从霜寒风凛的北方一路摇橹,往哪十里荷花香的江南。读书梦游,乃妙趣横生!
好书,如明灯,照亮我的期盼,驱散我的寂寞。怀宏志,发奋读书,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为邻,以书为师。在慨叹时光易逝,岁月不言的同时,我们为何不思想,珍惜拥有,在书香的濡染中,与灵魂一起发酵,一起去品味那一缕沁人心脾的馨香呢!
( 2020.2.12庚子正月十九)

作者简介:陈建平,靖远县东湾镇东湾村人。生于1965年10月。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靖远县县志受聘人员,靖远县地方民俗文化学会负责人。著《甘肃党史人物:欧化远》(已出版)、《靖远地方民俗丛书:谱序碑文祭文》(已出版)、《陇上人物:范振绪》(底稿),主编《农家书库:谱牒、碑文、祭文赏析》(兰大出版社),参编《再奏风雅:2005年中国文化年报》(兰大出版社出版)、《和畅:2007年中国社会年报》(已由兰大出版社出版)、《靖远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担任副编)、《靖远革命资料汇编》《德润文苑》等书籍。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