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教诲
——海南省基层名医黄培经的故事
史怀宝

有一件事情让黄培经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1984年7月,黄培经在广州市红十字医院内科进修学习,与他一起进修的还有来自广东省各地的二十多名基层医生。那天上午,一位脸色苍白的中年患者走进门诊室,说有些胸闷,值班医生为他做了心电图,开了些药,心电图报告还未出来,中年人就走了。下午,内科主任医师也就是大家的老师——梅克治开会回来,他一张张地查看病例,发现了那位患者的心电图,他仔细地看着,问患者住院没有?值班医生回答:那人上午开了点药回家了。病例存根上只有患者的名字、年龄,但是住址不明,又没有联系电话,梅克治紧急召集所有的医生和二十多名基层医生学员,下达了一定要找到那位患者的命令。于是,梅克治亲自带领大家,在附件小区挨家挨户寻找。黄培经参加了当天的寻找活动,从下午到黄昏,从黄昏到深夜,晚上十一点多,在离医院十多里远的一座居民楼内,终于找到那位患者,患者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抢救过程中,发生了大面积心梗。这件事情,不仅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更为黄培经和所有的医生和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生命至上。这件事情,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灵魂,提起梅老师,黄培经眼睛总湿润着:梅老师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大医精诚……
黄培经今年七十五岁,是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一诊所的主治医生。从1964年海南医专(现在的海南医学院)毕业,至今已经从医54年,党龄53年。海南医专毕业后,他分配到海南水电设计院诊所当医生,一直到退休。多年来,他坚持“生命至上,患者至上”的原则,经他抢救的生命,不计其数。他因此获得单位、海口市、海南省的表彰,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十年前的一天上午,一位阿婆满头大汗跑进诊所,着急地说:黄大夫,快到我家去,我儿媳妇肚子疼得厉害!黄培经看看排着长队等待治疗的患者说:能不能让她来就诊。阿婆着急地说:走不动啊—— 黄培经给其他医生打个招呼,根据阿婆描述的病情,收拾一下出诊箱,往患者家中跑去。患者林青三十来岁,脸色苍白,满头大汗,血压很低,她肚皮板硬,好像是什么穿孔了?黄培经询问患者原来有没有胃病?家人说没有,这个月月经延期未来。黄培经诊断病人可能是宫外孕引起的腹内破裂,需要立即转院治疗。患者丈夫不在家,怎么办?黄培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患者阵阵呻吟声中,大家终于听到120救护车的声音,可是,由于小巷违章建筑太多,救护车开不进来,小巷离公路比较远,怎么办?黄培经立即和大家卸下门板,与邻居一起搬来了椅子和梯子抬着妇女从围墙上翻过去,再用救护车送到附近专科医院急救。医院里,医生发现患者盆腔中满是鲜血,果然是宫外孕破裂引起的。幸亏抢救及时。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培经与修正药业心肝胆事业部合作,彻底改变了他的诊所靠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简陋行医、技术陈旧、信息闭塞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诊所免费从心肝胆事业部引进了血脂四项检测仪、血糖尿酸检测器、上臂式智能血压计、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专治中风后遗症的中濒激光治疗仪、偏瘫治疗仪等,与北京301解放军总医院联网读图,出报告,重大疾病技术给予指导。再加黄培经精益求精的工作学习态度,他的诊所如虎添翼,心脑血管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逐步形成一方群众信任、治疗效果越来越好的心脑血管治疗基地。去年四月的一天,四十出头的小车司机小林,早上骑电单车来诊所,他呼吸短促,血压偏低,黄培经打开心电图设备检测,急性心梗!十万火急,他立即叫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咬碎吞入300毫克拜阿斯匹林,然后呼叫120。当时上班高峰期,堵车利害,很多较近的医院的急救护车都出诊去了。黄培经一连打了十几个120电话,最后从海口市中医院派来救护车,及时把病人送到医院,小林后来康复。
去年11月份,62岁的谭女士坐着儿子的电动车来到诊所,只觉心闷,头眩,黄培经详细了解病情,作心电图检查,疑似心肌梗塞。黄培经不让老太太挪动半步,吃了速效救心丸、阿斯匹林后,搀扶着病人上车,就近赶到海南农垦医院东湖医院急救,当班医生开始看不出什么病状,只说安排留观。在留观期,老太太突然休克,意识丧失,立即转入ICU抢救,心脏放了一个支架,谭女士才转危为安。事后,谭女士来感谢黄培经,说:黄大夫,没有您,我这条命去年就没了。
行医50多年,黄培经治病救人无数,做好事也无数。早年,他在海南水电设计院诊所工作,经常有乡下的群众找他看病。1991年7月的一天,那位来自临高县的王大叔来到诊所,王大叔六十多岁,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抽风箱般咳嗽。他一进门就说;大夫,我的钱在公交车上被人偷了,还能看病吗?黄培经一怔,说:能。黄培经为老人悉心诊察,开处方,不仅免收了老人的挂号费、诊疗费,还自己掏腰包为老人抓药。临走,黄培经找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把老人送到汽车站,又自己掏钱为老人买了回家的车票。
作者简介:史怀宝,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相继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某国家杂志总编、《威海文艺》编委、威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呼啸高原》《谷文昌传》《审计风暴》《忠诚》《梦中的村庄》等,多次获得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