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 子 年 春 节 文/邢秀玲
☞♬ ♬ ♬ ♥♬ ♬ ♬ ☜

庚子年春节,注定是不同寻常的!这是一个甲子的初始,也是一个最冷清、最安静的春节!没有爆竹,没有烟火,没有家人欢聚的场面,甚至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见不到行人,即使碰到一个熟人,也是大口罩遮面,看不清本来面目……一场骤然而降,汹涌而至的瘟疫打乱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秩序,改变了往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佳节气氛,大家都成了闭门锁户的宅男宅女,关在家里刷屏,浏览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和苦中作乐的各类段子,有一个段子迅速窜红:“初一纹丝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岿然不动,初四、初五依然不动,专家钟南山说动再动”;还有一个段子也易记可行:“不弃不离,双手勤洗;莫失莫忘,口罩戴上;有吃有喝,心中不慌……”;“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瘟妖;中国强、武汉强、李克强、强强挽狂澜”……,这些幽默感十足的段子,竟成为缓解紧张情绪的良药。
自踏进2020年的门槛,许多人和我一样,有几许兴奋,有几许期冀,人类进入纪元以来,两对数字重叠的年份只有两次;一次是1010年,另一次就是2020年。每千年才能遭逢一次,注定有点奇幻,也有点诡异!一千年前的1010年,人类正处于中世纪拉开序幕之际,一场场有声有色的活剧正待上演,最为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十字军东征”,但是,远征军带来的“黑死病”瘟疫,却是整个欧洲的大灾难!薄迦丘在《十日谈》中描写的场面何等可怖!繁华的佛罗伦萨丧钟乱鸣,尸横街头,十室九空,人心惶惶,到处呈现着触目惊心的悲惨景象,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了……
生活在安定祥和环境中的我们,当然不可能想到任何灾难会来临,即使17年前经历过的“非典”也被我们渐渐遗忘,只祈盼幸福的祥云永远笼罩着我们,灿烂的阳光始终照耀着我们!2020年,无疑是一个神奇的年份,一个喜庆的年份,据说今年的2月2日和2月22日,这两天结婚的新人特别多,全市各大酒店、饭庄已都预订一空,到了一席难求的程度,足见大家何等看重这两个象征喜庆的日子!万万料不到,这个千载难逢的吉日竟会成为不能出门的禁日!
由于今年的春节被瘟疫所搅乱,我十分气愤,一面诅咒那个贩卖野生动物的“华南海鲜市场”,一面痛骂那几个吃蝙蝠的武汉人,是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了肆虐全国的病毒,害得大家失去了欢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合家团聚的温馨和美好!就拿我们家来说,本该要为外孙女小珍珠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周岁宴”,连席桌都订了,这下只好取消。往年的春节,我们都要出外旅游,或者领略椰风蕉雨的海岛韵味,或者观赏绿水青山的古镇风情,今年有了小珍珠,更想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这一切都己化为泡影,无法实现了!小珍珠的爸爸是医生,他们医院取消了年假,天天按时上下班,尽管他是神经外科医生,对呼吸科和传染科是外行,不能奔赴抗疫第一线,但也要坚守岗位,感冒了都不能休息,吞服下感冒灵之类的药片,戴好口罩,又去了医院。
在女儿家充当“代理保姆”的一段日子中,我们虽然忙碌,但很充实!看着小珍珠跌跌撞撞学走路的样子,听着她奶声奶气地叫“外婆”“外公”的声音,所有的烦闷都消失了!一会儿要喂她吃奶,一会儿要哄她睡觉,一会儿还要抱她看看窗外,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回到自己的家中,疫情还没有缓解,但已经充分感受到从中央到基层对防控瘟疫的高度重视;单位的小区门口增加了安保人员,外来车辆一律不得入内,往日锻炼身体的操场也关闭了,宣传车每天中午广播一次防控疫情的有关事项……
非常时期,家庭日常生活也要安排得当,才能避免焦躁和忧虑趁机偷袭。我和先生重新分工,各司其职,他身体素质好,主管外出购物,我下厨做饭。为了节约蔬菜,原先的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以饺子、包子、抄手、馅饼等面食为主,易做好吃。如此以来,每天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正好读一些平素顾不上读的书,一部三卷本的《往事与随相》,是俄国作家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历时15年才写成。我借来后却一直束之高阁,这段时间正好静心拜读。还有春节前得到的赠书《西行记》和《丝路上的月光与马蹄》也是我喜爱的读物,可以重温神秘奇崛的西部风情;大漠驼铃,冰山雪莲,长河落日,边关风烟……使我的心灵沉浸于其中而忘记瘟疫的肆虐,待到阴霾散尽,繁花竞放之时,我已经享受了一次阅读的盛宴,得到了一次灵魂的升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发发牢骚,凑凑热闹的层面。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场灾难过去之后,我们每个人要做一番深刻的反思;能否敬畏自然,善待动物?能否控制口腹之欲,不再花样翻新地品尝“山珍野味”?须知,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每一个有生命的物种!如果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物链,大自然也会加倍地惩罚人类!

邢秀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著有散文集《情系高原》《眼中的星空》《紫调欧罗巴》《西部神韵》,新著《西方名人逸事》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曾获《人民日报》“精短散文征文奖”“青海省政府文学奖”“首届重庆散文奖”“首届四川散文奖”“‘我与自然’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