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水滴

卫辉抗疫故事,接连不断。夫妻档,父子档,都出现在战疫一线。今天小水滴把视角定位在卫辉后河镇曹庄村,走近一家祖孙三代党员,聆听他们携手出征,共同参加曹庄村抗疫阻击战的故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后河镇曹庄村党支部有这样一个家庭,虽然祖孙三人有着不同的阅历,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峥峥誓言。祖孙三代,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响应后河镇党委的号召,默默无闻,躬身奋斗在战疫一线。三个人,三面旗,三座塔。

年近九旬的王山林,曾任生产队长、村共青年团支部记书,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已达65年,1958年担任后河乡镇企业编织厂的厂长,工作生涯结束后,回村继续为群众服务。
后河镇里的干部和王老先生抗疫卡点交谈时,他略显些激动,认为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88岁的高龄的他,眼下依然和年轻同志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时常,老王在家里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条件具备了,一定要入党。入党就代表你是一名先进分子,干啥事儿都起带头作用。身为一名党员,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是应该的。”多么简单朴实接地气的话语。

年近花甲之年的王培才,2008年入党,曹庄村第一卫生室的村医。上有做榜样的父亲,作为儿子,作为一名党员,他并不善言辞,但工作中的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服务着一方百姓;生活中的他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秉承着了老父亲一颗红心为党而跳动的思想品格。
疫情在即,身为一名党员,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促使着他像父亲一样参与到战“疫”当中,“疫”马当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村内百姓的康安;

刚刚而立之年的王凤驰,入党四年了。2008年毕业后,一直在曹庄村卫生室工作。他的爱人程明岳是抗疫工作省定点医院卫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王凤弛,这名90后后的中共党员和父亲一样,都是后河镇的一名优秀乡医。时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王风弛为自己学医而感到自豪。他说:“在防疫中,可以把自己学的本领都用上,为村民测体温、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及时上报。尽管做的是一些简单重复的小事儿。但自己心甘情愿,觉得值。”

后河镇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双报到、三亮明,四参与”活动精神,坚决落实卫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防控部署,不打半点折扣,担当作为,发动充分,措施有力,党员个个争先锋,干部处处朝前站,群众齐响应,抗疫效果民称颂。像曹庄一家三代这样的共产党人,后河镇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逆行”者精神,汇聚起一股股澎湃激情的抗疫力量,用丹心和忠诚守护脚下这方土地,直至阴霾尽除,春暖花开、山川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