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小草青青诗社/雅韵《读史系列一百首(之三)》
小草青青诗社/雅韵《读史系列一百首(之三)》
精华热点

七律.读史系列一百首(之三)
作者/雅韵(王冀川)
五十一 唐代宗教
李唐国姓贵相形,先祖老聃当有听。
儒释庙堂争一席,明皇御笔注三经。
药王圣道神医手,大德高僧舍利瓶。
诸教和谐人所欲,沉浮与共入丹青。
五十二 五代十国
衰颓末世乱频仍,各路枭雄走马灯。
梁帝朱温谋正朔,后唐存勖欲中兴。
当朝兵变成顽疾,为政亲离无至朋。
收拾河山归一宇,神州期盼出贤能。
五十三 宋太祖
传闻附会总无稽,太祖生来恰是时。
战乱经年家国破,重归正朔圣君为。
陈桥兵变承皇统,杯酒集权除祸基。
便有雄才开盛世,斧声烛影任存疑。
五十四 澶渊之盟
燕云北郡废农耕,祸起边关频用兵。
辽后督师劳远袭,宋皇御驾勉亲征。
媾和罢战双方意,交好通商兄弟盟。
从此朝廷援旧例,羞言武备蕴危情。
五十五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太祖深知兴替因,兵权酒释防权臣。
以身倡导读经史,遗训镌碑重士人。
纳谏兼听言路畅,先忧后乐世风醇。
明贤辈出升平景,偃武修文利弊甄。
五十六 王安石变法
北宋承平日已长,鼎新革故欲更张。
英宗倚重王安石,政敌首推司马光。
医治沉疴开猛药,法除积弊若砒霜。
流民盈路君心恻,尽弃前功国本伤。
五十七 靖康之难
风流才子数徽宗,书画琴棋百艺通。
政治平庸疏历练,权谋无计问兵戎。
奸臣当道朝纲乱,社稷不安天下穷。
时在靖康遭国难,含羞垂泪入囚笼。
五十八 宋金和战
徽钦二帝劫难回,承统高宗南宋开。
虽是皇家宫室胄,却非天下栋梁才。
议和为旨蒙奇辱,武备不修徒忌猜。
诛杀功臣千古骂,文兴商达尚能哉。
五十九 偏安东南
金瓯已缺失京都,据险东南偏一隅。
故国中原全不念,后庭玉树恣欢愉。
也存名士忧天下,为救危亡堪丈夫。
无惧蒙元催铁骑,崖山壮烈殉千桴。
六十 东京梦华
汴梁过后又临安,两宋芳华集大观。
八作五行连市井,九流三教接勾栏。
通商贸易游人众,技艺文章硕果繁。
怎奈当朝无远虑,春花秋月尽凋残。
六十一 宋代新儒学
有宋朝廷均尚文,大贤频出士如云。
通经致用尊先法,开馆师传养气氛。
谨守纲常天理正,弘扬名教世风熏。
程朱一脉新儒学,功过还须做两分。
六十二 宋代文化
繁华似锦盛空前,名士如云拱大贤。
书画同荣描壮景,诗词别类跨峰巅。
指南活字农医术,航海陶瓷水密船。
国粹百工堪造极,精神遗产世绵延。
六十三 契丹兴起
草原部落处偏隅,圣主龙兴非坦途。
统率族群推汉化,创行文字定京都。
兵戈雄壮威加远,政令宽容德不孤。
数代君臣谋霸业,江山一统起宏图。
六十四 西辽建国
内乱连绵久劫争,英雄无奈作西行。
关山万里天边月,壮士一腔家国情。
仗剑挥师威猛烈,治民以德政宽平。
东归梦断嗟吁后,奋力开疆树大旌。
六十五 完颜阿骨打
金祖生来便有种,头魚宴上不装熊。
契丹压榨冤仇久,部落联盟内斗终。
顺势起兵谋大业,权宜睦宋告全功。
英才天妒身虽殒,底定根基国运隆。
六十六 金朝兴亡
太宗神武亦多谋,三帝成为阶下囚。
西北雄风威也劲,虎狼气魄猛还遒。
参行汉制开科举,拔擢英才善统筹。
怎奈乾坤终有命,兴亡勃忽始而周。
注 三帝是辽朝天祚帝和宋徽钦二帝。
兴亡勃忽是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即快速兴起,又快速灭亡的朝代兴替
周期律。
六十七 辽金文化
辽国覆亡兴契丹,文承一脉总相干。
同为北地蛮荒起,共继中原道统观。
三教兼容行汉俗,两朝并蓄纳全盘。
江山更替寻常事,华夏交融长路宽。
六十八 西夏兴亡
党项羌人余脉滋,称雄西域得天时。
分庭赵宋兵戎见,效法中原制度随。
大夏金汤虽险要,可汗铁骑岂仁慈?
屠城灭史消声息,只把辉煌留管锥。
六十九 蒙古兴起
少小遭逢身世凄,可汗真乃伟男儿。
扫平各部神兵起,辗转荒原战马嘶。
灭夏披坚催铁骑,征金执锐荡云霓。
狂飙一路从天降,席卷东南又向西。
七十 忽必烈大帝
黄金家族领星魁,延揽精英谋未来。
采纳汉儒安国策,遂行新政用人才。
统兵马上平天下,治世君临御九垓。
武略文韬千古帝,功名无愧入兰台。
七十一 两都巡幸
大都宏伟上都崇,造物功高刘秉忠。
总合阴阳尊易理,构思精巧夺天工。
晨昏钟鼓余音绕,南北朝堂政令通。
巡幸已然成定制,例行直至蒙元终。
七十二 大元帝师八思巴
世祖尊崇奉帝师,御前问策不相疑。
弘扬佛法和为贵,劝止淫威功在兹。
力助蒙元成大统,首创新字领文麾。
高僧有道苍生念,护国爱民勋业垂。
七十三 海上丝绸之路
海路通衢连五洲,亚欧商贾藉桴浮。
陶瓷茶叶西方去,异宝奇珍东土收。
竞渡千帆开贸易,宣威万国示怀柔。
包容有量胸襟阔,交好强于结怨仇。
七十四 马可波罗与中国
将身探险在他乡,廿载传奇故事长。
遍访中华山与水,结交朝野宦和商。
开通大路连罗马,荟萃见闻留锦章。
游记成篇惊世界,东西友好做桥梁。
七十五 元顺帝
帝国危楼将欲倾,宫廷内斗苦纷争。
王权寥落朝堂败,更始回光贤相撑。
治理黄河平水患,改行币制念民生。
但悲积弊终难解,遍地红巾起大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