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书记
文/朱玉华
王小红到淳口镇政府参加紧急会议,这个一向办事雷厉风行的农大村党总支书记,这次更加分秒必争了。刚宣布散会,就掏出手机,通知一个小时后召开村组干部、党小组长会议。历来和武汉有些交集的农大村,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浓郁的年味中,突然掺入了阴云。疫情就是命令,简短的会议,繁重的任务:逐户上门调查摸底,发现从武汉回村的人员,立即做好登记和隔离工作;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宣传单等一切宣传工具动员、劝阻村民不拜年、不聚餐、不串门,勤洗手、出门戴口罩。连夜,王小红千方百计买来600个口罩和100件消毒醋。第二天上午,接着召开全体共产党员和村组干部会议,对47名武汉回村人员实行村组干部、志愿者、村医“四包一”的监管措施;为4个片区各发放醋25件,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口罩则分发给家庭隔离人员、防疫工作者和环卫工人及没有口罩的村民。随着疫情的越来越严重,王小红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每天从早到晚,奔波在抗“疫”第一线,而跑的最多的是隔离户和相关片区,每天行程100多公里,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还特意在自己的小车上安装两只大喇叭,“不成堆聊天,不聚餐、不串门”的声音,走到哪里响到哪里。
农大村素有上户拜年和请“春客饭”的习俗,大年初一,一队队拜年长龙尉为壮观,正月初亲朋好友相聚的“春客饭”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等等这些自古形成的春节习俗,都因疫情的爆发得以取消。婚庆延期,寿庆取消,通情达理的村民,经王书记和村组干部的劝说,自觉放弃原订计划。但老年父母去世后,要求取消葬礼就要费更多的口舌了。有个村民的老母亲90多岁,年初突然逝世,四世同堂,年高德高,子孙成群,亲戚众多。如不是在非常时期,葬礼不会少于十天,摆客也会超过100桌。但经王小红和村组干部多次耐心细致的劝说,终于赢得了家属的理解:亲友用电话告知,仅三天就办完了丧事。这段时间,农大村先后开展防疫知识宣传2000多次,劝说取消聚餐25例,取消打牌18场。这些枯燥的数字后面,是王小红和他的同事们的辛勤付出。王小红上有年迈的父亲,下有未成年的女儿。每天早晨,王小红做好早餐后,就急匆匆去上班了,还必须赶回家做中餐,自然无法按时为家人做饭是常事。对此王小红常怀愧疚,说:“好在家人理解”。抗“疫”的日日夜夜,王小红常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像白衣使者、解放军战士一样驰援武汉,但我们可以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家庭。每个人每个家每个村做按上级的要求做了,全国就安全了。呆在家里别出门,就是为抗“疫”做贡献。47名从武汉回村的人员是重点监测对象,王小红主动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们,并加了微信。每天他和村医以及有关干部两次上门量体温,询问生活和身体情况,告诉他们一旦发现身体异常,立即报告。生活上有任何困难也请及时联系,将尽力解决,希望他们度过清静但不缺少快乐的春节。王小红总是说:隔离的病毒,联系的是友谊。这些从疫区返回的人员都很感动,说有国家的高度重视,有村组干部的认真负责,再大的疫情我们也能战胜。全面彻底消毒,不给病毒以任何生存空间,是农大村确定的二月份主题党日活动。2月4日,在以王小红为首的村党总支的精心安排下,全村处处党旗飘飘,党员带头,有行动能力的村民全都投入了消毒大行动。共出动高压喷雾机10多台,背负式喷雾器1000多台,对每家每户室内室外,水沟角落地毯式消毒,真正做到无一处遗漏,无一处死角。目前,有着1560多户,6000多人口的农大村,平安地度过了春节,全村47名重点人员,已有42人解除监测。大家清楚,平安的后面,凝聚着王小红等村组干部太多的心力和汗水。王小红说:防疫正处在关键阶段,我们不能有半点松懈,一定要顾全大局,听从指挥,彻底打赢防疫战。
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朱玉华,网名杉夫,湖南浏阳人。乡土文学社编委,浏阳市散文学会,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于国内外有关报刊和多家网络平台。出版散文集《茴香糖》,有作品收入相关年选,偶有获奖,现旅居澳大利亚。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古诗词编辑:于无声处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