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音阿门
文/无语
还记得那张照片吗,夕阳下,刚刚下过雨,草原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净净,这时南边出现了彩虹,彩虹是重叠的,把草原上的蒙古包笼罩在它美丽的身姿下,一切如梦幻般的景物,被暖暖的黄色包围着,如不是山脚下的几辆小轿车停靠在路边,都不像是真的景色,惊奇,叹息,好想去看看雨后的巴音阿门,在那里踏着轻柔的草地,去喝一碗蒙古阿妈煮的热气腾腾的奶茶,蒙古包里据有民族特色的装饰,住在板炕上,呼吸着带有青草香味的新鲜空气,再做个美美的梦。
巴音阿门,是蒙古语,译为汉语意思是:“富裕的山坳”,有空中草原的美称。坐落在北天山脚下,海拔1600一2000米以上,距离精河县城只有38公里,是夏季炎热时,最好的避暑山茬。
每到节假日,就会有游客从四面八方,或坐大客车,或开着自驾车,就是大型点的摩托车都可以来到这里,进行假日一日游。

从县城向南走,一路是上坡路,终于可以看到大门时,只见一株自然生长的大树做成的门,上面横幅标着《巴音阿门》几个大字,进去再走几百米,有个停车场,将车停好之后,剩余的路只好依靠脚力来完成了,这时,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来保证能够走向草原,吃的喝的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保证体能,顺利走向号称“空中草原”的地方。
导游自顾自的在前方引路,时不时转过身看看游人是否跟上,或坐在路边等一会,当然也会一路介绍路边的鲜花野草,五月的野草莓却已经熟了,虽然瘦小的只有小拇指头一样,但入口之后,却别有一番滋味,酸甜可口,与温棚里栽种的草莓味道大有区别。
一条弯延曲折的小路依在山边,窄的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并列走,山边会不时传来水流的声音,它们就是雪水化成的小溪流,汇入小河,最后都流入精河的主河流,为全县农业提供水资源,多余的水流入艾比湖。傍着水声,花香鸟语的声音,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已经离地面快2000米高时,一片茂盛的野树林更加稠密时,加过脚步穿过之后,就到了草原。这时,人已经有点缺氧,心跳加快,快到要从胸膛出来,呼吸也越加困难,找到块干净平整,背风的地方坐下休息会儿,喝点水,吃点自干的零食,补充一下体力。

眼前一片开阔时,正应了那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但这次看到的是一片空旷的草原,它如绿色的大地毯一样铺在脚下,远远望去,有几座带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在各处散落着,门前都放有一个大铁炉子,上面放着大大的茶壶,里面定是蒙古族阿妈亲手烧煮的纯香新鲜牛奶奶茶,上面还有厚厚的奶皮子,再加点奶油,就是大碗奶茶,独具当地特色。
我们一行人在草原上自由的呼吸着带有青草清香的新鲜空气,围着边缘走到石人群那里,零星的几坐石人像,不知在这里立了多少年,还有奇怪造型的大巨石,也不知草原上怎么就凭空来了这些大物?神奇的大自然,只是随意的一点创造,却给人类留下千古疑惑,带着这些好奇心,走了一圈,真是一片不大的草原,向远处望去,又是崇山峻岭,小溪流水,再远处天山背阴处,却是松树林,错落有致的自然生长着。
巴音那门的草原真的很小,就像个缩小版的那拉堤草原,却依然有它自己的灵气,依着青山,傍着雪山水,花鸟鱼虫,样样俱备,像一棵璀璨的明珠一样镶嵌在天山脚下,令家乡人们那么骄傲的向游人诉说着它的美丽神奇之处。
虽然多年以前去过,欣赏过它的美,但是还是想再去看它美丽的景色,呼吸身处高空的自然干净的空气,享受异域民风民俗。如果体力充沛的话,还有一条路通向雪山,在那里接触冰山一角,欣赏雪山封顶的奇观异景!

作者简介
郭梅花,笔名,无语,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人,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伊宁市中专学校,喜欢读书,写作,听音乐,唱歌,在浅墨与音符中追求心灵的纯净。还喜欢徒步,旅游。在山清水秀中寻找人生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