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 悟 时 光 (散文)
作者:古 今 (陕西)
小时候常念叨这样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了寸金还可找,失了光阴哪里来。幼时总以为“老去”是漫长而遥远的事,自然难以明白此话所蕴含的道理;当办了退休后才陡然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蓦然回首,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六十载可谓弹指一挥间。不由叹道:时光不饶人啊!
时光是个公平的长者。无论何人,不分贵贱,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昼夜十二时辰它会不偏不易的给与所有的人 。但时间也是自私而吝惜的,它也不会因人的性别相貌不同,地域有别而施舍一分一秒。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句俗语告诉人们,一天的学习就在于用功晨读。因为,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己具最佳状态。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了早晨且对当天要做的事情就会满怀信心和希望。即使昨遇不顺也会淡去,始于崭新的一天,自然会有新的不同收获。“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本是一句农业谚语,指春耕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好坏。所以,农民们一嗅到春天的气息就会精神饱满,他们总是不违农时的,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春种一粒粟,才能秋收万颗子。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强调了春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人墨客 ,不仅赞美春且还将人的年轻时期称为青春,歌颂春的创造力,强调春的宝贵。其实人的青春也是人一生中的春天,青春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珍惜宝贵青春的人能创造出奇迹和财富;反之,浪费年华,虚度青春的人,除了惭愧外将一无所得。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无一不珍惜美好青春,青春才是其学习的良好时期;因为中国的春季始于立春,止于夏季。这个季节大自然的阳气升发,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展示出了勃勃生机。人也随着气温的回升和万物的苏醒而更加富有朝气。所以,就连中国的医学专家都强调,在防病养生方面,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
人往往就这样,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了顿觉遗憾。年幼时不谙世事,无忧无虑,不知进取,憜而骄,散而慢,等到上了岁数明白时也就晚了。所以就有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人字也就一撇一捺,可是要写好这简单的两笔也是要下功夫的。生命本不长,首先要懂得且学会珍惜。人生在世就是度时光,人从幼年到中年直至终老都在时光的定格里。所以,珍惜时光就是珍惜生命。时光具有灵性,用“勤”来拥抱它,人生就会收获精彩。成语‘勤能补拙’诠释了勤的可贵。小时候的爱因斯坦是被所有人公认的一个小笨蛋,笨到同学们见到他就议论纷纷,笨到老师也觉得他无可救药。可是爱因斯坦却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奋。她后来成为诺贝尔奖的得主。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话说回来,‘勤’其实很难。曾国藩也自认为:资质一般,能有所成就全在一个‘勤’字。他认为‘勤’是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二者做到了,人生方可收获丰盛。故曰;一生之计在于勤。
浮世沧桑,人生难预测,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长。曾经的遗憾酸痛 ,幸与不幸,皆成过去,放下才会轻松。于人生中,无论辉煌与精彩,波折与失败,都难尽善尽美。尽力了,就应无怨无悔。 人生四季如春夏秋冬。四季虽有轮回,但人的生命不会重来;其实生命不过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生活不过白天和黑夜。一瞬间就是一年,一眨眼便是一生。
人生似梦也非梦,因为人在现实中;生活如水不是水,因为有苦涩。人生中诸多事在己,感觉也在己心,做人需诚心,干事要埋头,心胸不可窄,心态须放平。珍惜身边,欣赏对方。扛不动了放点,伤不起就淡点,想不通就弃之。人生不易,有效时光不多,少点无谓的烦恼,把从容豁达留给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