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谕 赵松林 宋清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举家正在欢度元宵佳节之时,洛阳龙门站值班站长芦风雨已经连续15天未曾回过家、吃住在单位,一心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责任与执着坚守筑牢旅客出行之路。

“疫”马当先,筑防线
大年初一,洛阳龙门站值班站长芦风雨悄然购置了家人生活、防护必需品后,与家人简单告别,踏上了这场防疫阻击之路。上班前,他提前一晚赶到单位,接收文电、整理职工防疫“守护卡”,划出防护关键点,提醒职工多加关注。交接班点名会上,他拿出额温枪对每一名职工测温,询问返岗前的是否外出及外出轨迹,确保班组每一名职工身体状态良好才可返岗。“口罩上下完全贴合面部,这样才有效啊。护目镜上涂点肥皂水虽不能防止雾气,但可以加速雾气散去的速度......”芦风雨叮嘱到“戴口罩时间长了,拿一小块卫生纸折叠垫着口罩与耳朵摩擦的位置,缓解不适”。回到值班室,放下文件,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水,又赶到候车厅针对关键岗位开始重点消杀工作,确保职工、旅客都有一个安全的工作、乘车环境。芦风雨依次对设备交叉检查确认,力保每一个设备、备品状态均良好。看到班组职工通过厚重的口罩向旅客宣传出行信息,一天下来嗓子都沙哑了,他只想多承担一点,让班组伙计们减轻点工作强度。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班组提前预想,安排有身孕的职工在家休息,这样班组人员更紧张了。工作跑岗已成为他的日常节奏。对重点岗位消杀结束后,他来到服务台,向旅客提供引导、咨询服务。

“谢谢啊,真心感谢,在这非常时期,你们还尽心尽力帮我找回我遗失的箱子,真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啊。你们真是好样的!”原来,在洛阳龙门站乘车的王先生由于匆忙赶车,将装有笔记本电脑的箱子落在候车室。通过服务电话联系到了芦风雨,但又不确定遗失位置,这给找寻增加了难度,经过地毯式搜索,终于在候车厅内的吸烟区找到了王先生的箱子,随即与王先生联系物品已经找到了,我们会妥善保管,待方便时来龙门站领取。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刚完成了与王先生的交接,对讲机又响起来“风雨,出站口有名下车旅客温度异常”“我马上到,做好防护,保持距离......”芦风雨拿起对讲机向出站口跑去。
有名上海回来的中年旅客经红外线测温仪监测报警,医护人员将水银温度计递到旅客手中再次确认温度。旅客颤颤巍巍接过温度计,惊慌害怕写在了脸上。在等待精确温度时,芦风雨与旅客沟通登记了旅客基本信息、近期出行情况后安慰说到:“不用害怕,机器也有失误的时候,咱们只是再确认下温度。不用太担心。”水银温度计检测37.1,旅客因下车前刚吃了午饭,所以体感温度有些高,医护人员确定温度正常后放行。
“谢谢你啊,我刚才害怕极了,多亏有你一直在旁边安慰我。”“没事,谁都有害怕的时候,遇事不慌才是王道,回家后好好休息,再见。”芦风雨与旅客道别。
据了解,洛阳龙门站值班站长芦风雨坚守岗位,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了。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时,他斩钉截铁说到:“我在龙门站工作十年了,与十年中的每一天一样,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天才是我该做的。这场战役,必定凯旋!”

芦风雨,他是冲锋在前的“战斗者”更是职工心中的“主心骨”,班组里的职工因他而温暖、笃定前行;他又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更是旅客的“守护者”,旅客因他而踏实、安全前行。他总是耐心倾听旅客的疑惑、问询,细心解答,消除旅客出行顾虑,在守护职工与旅客生命安全的防控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用铁路人独有的蓝色战斗服绘就春运最靓丽的底色,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