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歌;我们苦,却无法回避。”哥伦比亚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是说。同样,作者曾不无感慨: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有两部书写完后使人像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独》,一是《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的书架上也一直存放着《百年孤独》,坦率地说,自买了此书,初读有些枯涩,没品味出什么滋味,甚至有些费解。但实际上后来我深读,逐渐理解了作者历经艰辛,用心良苦,独具匠心,用心写下人生百年孤独的心血之作之不容易,让我坚持读下去。让我深悟要读懂该书需要真正沉静内心与面对“孤独”的勇气。

有时,我感觉阅读一本书就像认识一个朋友,有些人性格内向,话语不多,却很有内涵,需要深入交流、了解直至理解,如此才能引起心灵共鸣。好的作品就像一潭深水,水面风平浪静,水深不知深在何处?又像一条缓缓的溪流,水很纯很清澈,足以见底。
当我再次阅读这部书,突然会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够忍受住孤独,并在独处的环境下,既有对人类的思索和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剖析,而对人性的剖析或对社会某一个侧面的直击,会带着伤口与鲜血,甚至像撒了盐似的疼痛,这无疑需要内心的强大的人,更要有像海洋一样宽阔的人文情怀与胸怀。

读《百年孤独》,那些精典语言,一直深深影响我的内心,让我懂得对于生活不单单是一种盲目的激情,而是需要平常心与更多理性。正如该书作者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此作已载入《正义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