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进行了换届,人员做了部分调整,同时补充了一部分会内骨干人员。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就是收集资料、准备编纂《洛宁姓氏志》《洛宁望族志》两本专志。
两年来,这两项工作有条不紊正在进行,《洛宁姓氏志》编纂由老会长张泽民负责整理,老会长不辞辛劳四处征集资料,不断完善补充《洛宁姓氏志》有关章节内容资料。
《洛宁望族志》资料收集整理由我负责,目前已完成五个望族(德里张氏、大门楼张氏、磨头张氏、坡头雷氏、谷圭段氏)专题的整理工作。
洛宁县史志档案局马局长分配的《洛宁家谱序言》收集整理,这项工作由马会长在例会上统一做了安排和部署,家谱序言的收集工作,由李念东副会长、雷冰、张红歌等分工负责工作任务,我们要尽最大力量去圆满完成。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家谱序言70余篇,这项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我希望同志们群策群力,按照会里安排,同心协力,积极行动起来,尽己所能,配合会里做好以上这几项工作,在全县做好姓氏文化的宣传工作,发展各个姓氏热心家族文化研究的人员,把他们争取过来,发展成为研究会的会员,这是我们姓氏文化工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让他们各自把本族的家谱资料加以收集整理,为洛宁姓氏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我们要利用各种优势,争取各种力量,收集各种姓氏文化信息,把全县各村各个家族现存的家谱资料征集上来,为研究会完成编纂洛宁姓氏文化专题志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春伊始,我把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日常工作做以全面归拢和总结,一年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 、组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微信群”,极大地方便了大家在群内交流姓氏文化信息,大家讨论各种姓氏文化有关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群内形成了一种比较活跃的研讨和学习的气氛。
2018年6月,雷冰、张红歌建立微信群后,方便了大家在群内进行姓氏文化交流。微信群建起来后,我就在想,把大家撰写、整理的有关洛宁姓氏和历史文化的文章,发到群里,进行交流和讨论。后来我又和“洛宁城事”平台总监李新光协商,通过这个平台发表咱们会里同志们的作品及研究成果,李新光非常慷慨答应了,当即表示,对我们研究会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提供各种方便。之后,同志们的作品通过“洛宁城事”这个平台发表,进行宣传姓氏文化,同志们可以在群内进行阅览同志们整理的姓氏文化作品,极大地方便了姓氏文化信息交流,讨论各种姓氏文化有关问题,提高了姓氏文化工作宣传效果,对推动洛宁县姓氏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微信群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来看,通过微信群进行姓氏文化宣传,这个办法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洛宁城事”平台对我们姓氏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和推动作用,“洛宁城事”平台总监李新光对我们姓氏研究会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对“洛宁城事”平台总监李新光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默默奉献,表示真诚地感谢!
“众人拾柴火焰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在上级业务部门洛宁县史志档案局马松民局长的正确领导下,研究会许多同志们积极撰写有关姓氏文化以及洛宁历史文化作品,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是会内全体同志们对洛宁姓氏文化研究的执着精神,同志们兢兢业业、积极工作、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取得的,在这里,我向洛宁县史志档案局马松民局长等领导、“洛宁城事”平台总监李新光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研究会工作大力支持,向对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作出突出成绩的同志们、老师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一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同志们在洛宁城事等网络宣传平台发表有关洛宁姓氏及洛宁历史文化作品200余篇,对研究洛宁姓氏文化和历史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二、 继续发行了《洛宁姓氏文化》会刊,基本上以各个姓氏为专题,收集姓氏文化资料,为将来编纂《洛宁姓氏志》、《洛宁望族志》有关专题志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3年5月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咱们陆续出了四期会刊。有两个姓氏:张氏和程氏。三个家族:德里张氏、张营张氏、洛宁程氏,分别出了一期会刊,把本族的源流、迁徙、概况、分布、人物、文化等方面内容做了全面的介绍。研究会原来打算会刊一直办下去,后来由于没有正常经费来源,故而会刊一直没有再发行。
2018年6月召开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例会,会后建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微信群”。有了这个微信群,我在想咱们还要继续把研究会会刊重新办起来,通过微信进行传播交流。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充分准备,2018年10月1日,咱们发行了《洛宁姓氏文化》第五期会刊,这期会刊的内容有:
洛宁县民政局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洛宁县档案馆关于成立“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的通知;
洛宁县民政局关于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登记的批复;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研究会人员名单。
德里张氏望族专刊:
①德里村史话、②德里张氏家族概况、③德里张氏家族人物、④德里张氏匾额。
一年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发行《洛宁姓氏文化》会刊24期,到现在我们研究会共发行会刊31期。研究会骨干共发表洛宁姓氏研究文章150余篇。
这一年来,发行的会刊主要内容有:
(一)洛宁张氏文化研究:
①德里张氏文化
《洛宁姓氏文化》10月特刊主要内容为:德里张氏望族专刊。
关于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
洛宁历史人物研究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洛宁历史人物研究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一)
②大门楼张氏文化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二)
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③《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10篇张清华考证撰文,审阅)
(二)《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三)《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
1.《段氏来源、发展迁徙、分布郡望堂号》
2.《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
3.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
(四)《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
1. 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2.《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
3.《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五)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一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二——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六)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
(七)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发行的《洛宁姓氏文化》会刊,主要由我来收集整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我们会里的骨干同志们加把劲用点心,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把自己本族的历史资料汇总整理,以会刊形式发表,这样也能更有效的保存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传承姓氏文化,为传承家训家风,弘扬我们优良传统做出积极贡献。
三、广泛吸收人才,发现人才,把社会中对姓氏文化有热心、有兴趣的人才统统吸收到会内,通过主动引导,交流、谈心、说服、同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认可研究姓氏文化的重要性,主动工作,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力所能及的为洛宁姓氏做工作,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本族、本姓以及他族搜集整理姓氏文化资料,有能力的、有兴趣的,引导他们编纂本族家谱,为洛宁姓氏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这一年来咱们会里吸收的同志有,孔正杰、马五三、张清华、王嘉飞、段五喜、段红民、贾永生、贾铁振、贾书敏、贾玉良、牛春旺、赵大民、赵友民、朱孝民、张江波、张永强、张文淼、张建龙、张建武、张原豪、师功民、师孝中、马保卿、党继波、韦鹏翔、黄富章、薛彦水、薛少峰、王军治、王照武、李新有、贾铁振、贾爱民、贾朝阳、惠生民、王应山、王建平、李虎照、张江朝、戴安民等,他们对洛宁姓氏很热心、有兴趣,愿意为洛宁姓氏积极工作,我代表研究会对他们加入我们这个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真诚地感谢。
四、 同志们对洛宁姓氏文化热情很高,兴趣浓厚,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大家立足不同的位置,视角不同,从不同的着眼点,寻找主题,积极探索考察洛宁姓氏文化、洛宁历史文化等专题,搜集整理有关专题资料,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大概浏览了一下,会里同志们整理的资料,做了简单地归纳,主要有几个特点:
1.雷冰理事:善于整理通讯报道。
2.马生彩副会长:村志村史、姓氏概况、传说,文化古迹。
3.程卫东顾问:洛宁姓氏、历史人物、文化古迹、名山大川、传说故事。
4.马五三副会长:姓氏文化、马氏文化、碑文点注解读。
5.张泽武:家族姓氏源流概况、家族文化。
6.张红歌:收集家谱序言、碑记。
7.张清华:姓氏概况、地方史话。
1.雷冰:常务理事
雷冰是会里的骨干,是洛宁姓氏的中坚力量,也是重点培养对象。他的特点就是:有文化,有写作能力,思维敏捷,文字功底好,善于整理通讯报道,整理材料速度快,效率高,是咱们会内一支笔,不负众望,咱们研究会工作例会的报道以及重要专题活动宣传,都由雷冰来写材料,成绩斐然。
2018年报导例会4篇,2019年报导例会1篇,河南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牛保平、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崔聚成到洛宁调研,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考察磨头村张氏家族各一篇。
1.2018.06.24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座谈
2.2018.08.17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座谈
3.2018.08.20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考察底张乡磨头村张氏家族历史渊源
4.2018.09.28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九月工作例会
5.2018.10.26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十月份工作例会
6.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2019年4月26日第一次工作例会在县档案史志局召开、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召开2019年十一月份工作例会。
7.河南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牛保平、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崔聚成到洛宁调研
坞东村张氏探源
中高村李廉卿生平传略、祖孙三代演绎好家风
中国洛宁洛书文化引发中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探寻洛宁陈吴金门竹韵古文化遗迹
被遗忘的民国时期的洛宁大家闺秀才女四姑娘
红崖村杨家庙落成典礼及祭祖盛典
2.顾问段文明先生:组织主修《谷圭段氏家谱》,打印三册,一册存洛宁县档案局,一册存谷圭村,一册由他保存。出版有纪实文集《岁月如歌》(上 下),中篇小说《不仅仅为爱》,中短篇小说《残缺》、《许愿香山寺》,为马会长《同共和国一起成长》撰写序言。
3.顾问孔正杰先生:组织主修洛宁窑头《孔氏家谱》,参加了全国孔氏家族文化交流活动。
4.顾问周流宗先生:今年出版发行了《洛宁史话》,这是洛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洛宁籍作家张宇撰写序言,这本书对了解洛宁文化有重要意义。
洛宁县赵村镇孙村周氏清明祭祖纪实、攀登古老而神秘的白马寨、再探崤南道、永宁怀旧赋、探访赤滩寨和观音寺、《洛宁史话》之:东西交融——洛宁方言的由来、到底谁是“永宁王”——请看《重修太玄观记》、洛宁县又发现一重要碑文——洛西书院碑文。
5理事赵丙亚:使会里老骨干,组织主修洛宁吴村《赵氏家谱》。
6.理事顾原峰:组织纂修《洛宁南洞顾氏家谱》,参与全国各地顾氏文化交流。
7.张泽武:主要负责会刊的发行,陆续整理了几个洛宁姓氏文化专题:坡头雷氏、谷圭段氏、大门楼张氏、磨头张氏、王范赵氏、洛宁贾氏、后上庄王氏等。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专刊:
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三、坡头雷氏家族主要支派
四、雷氏家族人物志:①明清时期人物志;②现代人物;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⑤雷氏家族人物志;
⑥雷氏家族人物志五: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
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十 一、雷氏家谱序言(一);历代家谱序言(二);历代家谱序言(三);历代家谱序言(四)。
梦回“圣都”——金门寨、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
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磨头村史话、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
洛宁贾氏家族文化三期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
豫西第一所抗日救亡中学——开封现代中学洛宁分校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三上轿》来历的传说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8.马生彩副会长:主要整理了洛宁姓氏文化专题:
著有两本纪实专著:《在礼百年》《同共和国一起成长》
①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11个姓氏):在礼花氏、在礼锁氏、在礼马氏、在礼刘氏、在礼李氏、在礼张氏、在礼贺氏、在礼郭氏、在礼王氏、在礼陈氏、故县陈氏;《在礼百年》人物篇 烈士、地下党、民主人士
在礼刘氏世系碑序、在礼锁氏家谱序、在礼锁氏文献资料、在礼村古迹寻踪
②传说故事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一、《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二、《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三、城村传说、洛宁县故县镇寻峪传说。
③洛宁马氏文化:
洛宜马氏五兄弟家族、岭南村马家传奇、在礼村马氏家风。
④有关洛宁姓氏以及人物
关庙村 窑湾村:三姓家庙(杜 景 兰)三姓家庙传说:赵焕彩
城郊乡溪村村姓氏文化调查、溪村张氏家谱、西王村孙氏家族之由来、浅谈上古八姓、姓氏趣谈、明初移民见证、明末永宁风云、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到小界乡槐树原村考察、乱世县长——李洁庵、拜谒老子墓。
9.程卫东顾问:主要整理了洛宁姓氏文化专题:
①洛宁姓氏:整理编纂洛宁程氏文化专刊一期。
洛宁原著民—顿姓、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上古中国姓、氏名字及神农炎黄关系考、不能忘却的记忆(故县陈氏、河东王氏、窑凹贾氏、西施村传说,西施庙)高凹坪彭姓传说、洛宁杜姓渊源及发展——杜姓的来源
②洛宁历史人物或与洛宁有关的人物:
马三宝传奇、武德将军韦仪、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赵翥轶事——初试锋芒、赵翥轶事——试探学问、赵翥轶事——推上重位、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清官师佐、城村张九思、贺澍三、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李宗白、温旭阳、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烽火春秋——记彭仲韬同志、纪念碑前思英烈(李翔梧)、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答禄与权及墓地考
③洛宁文化古迹
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柳林镇里王家大院、上戈乔家大院、草庙岭郭家大院;
历史洛宁、王范登云桥、千年太子柏、赵村镇杏树坪、登莲花顶、话说寻峪、仓颉造字台、永远的怀念、东宋马村马陵道、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全宝山的传说、洛宁长水二郎山。嶕峣风景甲洛邑、一棵古槐的叙述、不能忘却的记忆;老城城隍庙、洛宁文庙、凤翼山石婆庙、全宝山祖师庙、龙头山千年古刹、香山寺、铁佛寺、上戈镇双龙寺、中高村弥佗净土寺、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高门关、
探访始建于唐朝初年的鹈鹕关、洛宁县下峪镇崇阳村松阳故关、金门川传说、
10.李念东副会长作品
《李念东作品集》
崛山村姓氏文化;漫话姓氏、话说河南姓氏、洛宁县姓氏情况:
寻根问祖——刘姓、赵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李姓、张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王姓、郑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陈姓、宋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林姓、蔡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杨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郭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许姓的起源与分布;寻根问祖——邓姓的起源与分布。
登象山感言、大钟寺轶事、衷心祝贺周流宗的《洛宁史话》出版发行。
11.马五三理事:学识渊博,精通古典,是咱们会里的老字典。有关古典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多请教他。他整理的作品主要有:
①马氏文化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儿、洛阳市马援文化研究会2019年第一次理事会议、宜洛马氏五兄弟第七届联谊会在洛宁县河底镇杨坡村马氏祠堂举行、庙沟村《马公西泉墓碑序》、洛宁故县岭南马家大院——积善人家与红色革命的双重历史见证、
②洛宁姓氏文化
洛宁县城郊乡王协村王氏支谱文化、王乐天墓誌铭句读及注解、张公卜五暨德配黄孺人淑德碑(注译)、《将仕郎守虢州参事李素墓志》译文、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郭家大院对联浅析。
③洛宁文化古迹
崤山南道与崤山北道、崤函古道实地考察记、洛宁长水岙崃山摩崖献疑。洛西书院碑文译文
12.马红军:马氏家族文化
①天下马氏一家亲——马氏的起源和渊源;②洛宁城头村马氏家族的来源;③城头村马氏家族族谱;④传承家族使命 弘扬马氏荣光。
13. 张红歌理事:年富力强,对姓氏文化很有兴趣,有工
作热情,积极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在做好宣传姓氏文化的同时,收集整理姓氏文化资料,先后发表有姓氏文化作品11篇,文化古迹10余篇。
①张氏文化:大明村古迹概况、大明村张氏族谱序与祖茔碑记、大明村张氏祠堂碑记、大明村徙外张氏支谱序、大明村张氏
分支城村家谱序、大明村张氏分支千秋石门家谱序。
②洛宁姓氏文化:大明村杨氏暨洪崖杨氏家谱序、大明村段氏祠堂碑记与家谱序、大明村梁氏家谱序、大明村黄氏家谱及始祖碑记、河底镇程岭村公表懌先程公懿行碑等;
③文化古迹:河底镇茶坊村关公庙、河底镇岳(月)山寺、双龙古镇——河底村、连昌河畔——城头村、连昌河畔——牛渠村(上篇)、连昌河畔——牛渠村(中篇)、连昌河畔——牛渠村(下篇)、河底镇牛头村咥越桥与关帝庙、河底镇郭头村和莲花寺等。
14.陈明章理事
陈明章,主修《故县陈氏家谱》。
国际美术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艺术协会会员;河南省农民书画协会会员;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河洛书画会员。
作品曾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多幅,指墨绘画作品“鹰”在中、日文化交流东京大赛展出,荣获“国际金奖”。作品“马”入选河南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书画集锦——传说中的洛宁文化十二米长卷、洛宁古八景传说图12米长》。
15.张清华会员:下峪镇张氏文化共十篇,介绍了下峪镇地区十个张氏支系家族概况和文化。修有下峪村《张氏家谱》、下峪村《尚氏家谱》。著有《百年下峪》。
下峪镇张氏文化(十篇):一 下峪镇碓臼峪张氏文化;二 庄头村张氏文化;三 崇阳村、沟底村张氏文化;四 沙沟村张氏文化;五 崇阳北坡张氏文化;六康沟张氏文化;七下峪村西头张氏文化;八 马坟张氏文化。
【下峪轶事】系列专刊,共三十篇,介绍了下峪的基本概况,自然地理、山川河流、历史沿革、古今人物、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文化古迹等内容。
一:探下峪隶属,究柳林缘由;二:下峪街的前世今生;三:刀客,惊心动魄的下峪往事;四:绿林人物董世武的传奇人生;五:打老日;六:全宝山的传说;七:向世禄传奇;八:乐善好施下峪人;九:解放前后的武装斗争;十:王家大院;十一:“双样坡”地名溯源;之十二:南庙的故事;十三:民间杂耍“崇阳垛子”;十四:西子湖,家乡的眼眸;十五:下峪庙会的变迁;十六:我的老外爷是秀才;十七:下峪传统文化娱乐;十八:王化南父子轶事;十九——大跃进与食堂饭;二十——忆苦思甜;二十一——下峪教育发展纪实;二十二——毛泽东逝世;二十三——下峪工矿业发展历程;二十四——苗永召的坎坷人生;二十五——传统丧葬习俗;二十六——农民画家王中叙;二十七——能工巧匠柴文长;二十八——下糁擀面,溢满乡情的大锅饭;二十九——水磨,渐行渐远的乡愁;三十——下峪高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三十一:下峪手艺人之木艺能人——代孟涛。
16..雷学林理事:
三次主持编纂《坡头雷氏宗谱》,有一修《坡头雷氏宗谱》,二修《坡头雷氏宗谱》,三修《坡头雷氏宗谱》三种版本。另外发表有《洪洞及“洪洞迁民”》、《洛宁雷氏起源、迁徙和发展》、《关于冲霓后人承袭恩骑尉年代的探讨》等姓氏文章。
17.张治周理事:姓氏趣闻、主修张营《张氏家谱》。整理编纂张营张氏文化专刊一期。
18.张振杰理事:闽营人迁居中原的历史由来、简说客家人与闽南人。洛宁县赵村镇张营村张姓家族简史
19.韦鹏翔:2018年清明节洛宁韦氏扫墓盛况。
20.王嘉飞:洛宁王范街地名简考、史海钩沉——洛宁王范轶事、不能忘却的记忆——王范街印象。将星闪烁映国杰、王嘉飞——肝肠寸断悼宗明、寻找黄埔军校7分校洛宁籍抗战老兵及后人、不该被遗忘的中国军人——史料记录的洛宁王范抗战英烈、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之子李郑生教授回乡义诊、植根河洛,梨园苦耕结硕果 光照竹乡,平易近人启后昆——记族兄王照吉先生。风雨故交(梅松茂)、我读《洛宁史话》、请您到洛宁来喝汤、讲好洛宁故事之——饮食文化篇 、话说洛宁韩家粉坊、李翔梧家事、王范李庭彩、共和国英烈李翔梧家事。
21.吴殿智理事:
牛渠村史姓兴衰记、话说河底牛渠村王姓、牛渠村吴氏漫谈、牛渠村吴氏迁徙情况、历史上吴姓德望轶事、牛渠村吴氏家族研究浅说、牛渠村吴姓迁徙传说寻问记、一门忠烈遭杀害 往事漫忆慰英灵。
牛渠历史上的古迹、牛渠村古文化传说、勿忘牛渠古刹千佛寺、昔日迁坟德望与今日盗墓悲剧、璀璨连昌古八寺四通八达今八桥。
22.雷志远会员:
根据会内安排,组织纂修《郭庄村雷氏族谱》。洛宁县景阳镇郭庄村雷氏族谱后记(坡头八世祖国守公支系)、洛宁景阳镇西山底村四处历史文化遗迹、孟村简介及文化遗址、洛栾路上的明珠——洛宁县景阳镇西山底村、洛栾路上的红旗村——洛宁县景阳镇北村
23.张学文理事:
邑南洛宁西大原张氏迁下峪崇阳镇各支浅说、河南府法雲禅院大明寺灵雲塔再考、东宋镇牛庄大明寺禅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会里的情况做以简单回顾,了解的情况不全面,考虑的不周,可能会有很多疏漏,请同志们多加补充完善,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对洛宁姓氏文化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社会各界人士对洛宁姓氏文化工作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洛宁姓氏文化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2020年1月10日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