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面,起波澜。大武汉,遭磨难。新病毒,来侵犯。战疫魔,齐动员。讲科学,早防范。可防治,莫慌乱。方法当,可避免。……”
连日来,一首新编《战“疫”三字经》,以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这只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不断创新宣教形式的一个实例。
疫情的变化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如何让宣教产生更好的实效?河南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创作优势,在宣传形式、作品体裁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宣教作品的好记、好看、好传。
战“疫”一开始,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一时让群众难以选择。该中心文图科科长唐晓林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以国家和省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防控信息为基础,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进行再创造、再加工,让宣教作品既权威科学又喜闻乐见。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该中心便创作出一大批科普图文宣传品:《战“疫”三字经》以招贴海报的形式迅速传播;“新防控系列指南”宣传挂图被河南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推送;设计的科普展板、折页被基层广泛采用,进小区入村落;今日头条、微博、《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学习强国融媒体快速传播。
“我们不是医生护士,我们是传播者,是生产者,我们不但要第一时间传递权威声音,第一时间普及科学知识,还必须产生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创新宣教形式,增强宣教实效,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审核:陈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