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古文难懂?因为时代不同,有代沟。为什么古人惜字如金(拿现在的话说:语言精炼)?因为那时纸张缺乏,文字多了浪费资源,更有先古时期是写在竹片上,字要是多了该多费事啊。
古文一字包含多层意思,几个字就囊括一件或几件事;古文短小精悍,寥寥数语,就能完整地表达所要表达的主题。当今,则多长篇大论,却有颇多废话。
不说古人,单说近代曹公,耗十年心血,不,按我想应是穷其毕生精力撰得半部《石头记》,不曾想成为举世名著,被后世尊为绝世经典。而现代,几年,一年,甚至更短时间便能出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书,这可谓时代的飞跃了。

古时无须推介,好的终归是好的。大浪淘沙,经过岁月的洗礼,最后积淀下来的,被大众认可的便是经典。而现代,各种渠道,各种手段用尽,其知名度也不尽然。即使花大价钱摘得桂冠,亦未必就是上品。故只有经过时间的浸润,大多数人从心底里发出的赞叹,才能算得佳品。
研字习文之人,切勿立足于名利,要注重修身养性,以文扬善,以文宣德。

文/中国风尚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