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宣传部李振南部长深入防控第一线(摄影:宋超喜)
新蔡县作家协会
年末岁首,疫情盛行,波及中外,首冲江城。上下动员,层层防控,党政给力,白衣奋勇。斩路穷源,科技强攻。全民感慨,诗情奔涌。蔡州文坛,难抑心声,纪录非凡,讴歌精诚。鼓舞士气,助力打赢,草创平台,择优推送。不久将来,天朗气清!
——新蔡县作协主席谢石华手记
一、谢石华
江城子.庚子立春有作
重逢冠毒倍惶惶。
堵城乡,断通航;
各宅家园,无事莫添忙。
不信谣传多识辨,
勤自护,少惊慌。
春来万物起风光。
广攻防,挫锋芒;
上下同心,誓把疫情降。
患难才知情可贵,
珍故国,振中邦。
县书协主席张习普书法作品
二、孙希斌
1、卜算子.庚子立春日
节后十余天,今日春才到。
日丽风和景色新,处处春光俏。
俏也无心观,惟祝江城好。
但愿疫情立马消,老少开颜笑。
2、闻彝良陈某烂诗辱湖北疫区有作
败类时常有,而今出彝良。
人间伪雅士,诗苑真流氓。
愧坐文坛位,枉披党员装。
垃圾必被扫,气正清风扬。
(作者是新蔡史志工作者)

李立柱老师书法作品
三、 张新乾
卜算子-立春
时令已归春,雾锁江城早。
冠状瘟毒肆虐疯,大地冰封了。
天意岂能违,猎猎东风浩。
亿万神州尽舜尧,滚滚春潮闹。
(作者是新蔡诗词爱好者,退休干部)
李立柱老师书法作品
四、刘久锋
把冬天变成春天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
这个春节,时光却如此的迟滞缓慢
除了口罩、药物、焦虑和煎熬
更多的是
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党徽
一面面鲜艳夺目的党旗
在印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在雨雪纷飞的光阴里
党旗在猎猎飘扬
党徽在熠熠闪光
党员干部在毅然坚守
扼守住一个个咽喉要道
阻击着一条条病魔通道
捍卫着我们的康庄大道
在朔风席卷的寒潮中
党员干部裹了裹身子
朝着试图通过的车辆挥一挥手
用温暖的话语把其劝返
一辆又一辆,不厌其烦
一波又一波,毫不懈怠
封死的不是道路
温暖的却是人心
在月黑风高的暗夜间
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锋在前
对需要隔离者果断隔离
对亲密接触者立即排查
心中急切切,脚步急匆匆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他们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
哪怕深一脚浅一脚
踢破深夜的宁静和黎明的时空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
时光慢慢,脚步匆匆
你我虽然隔离,心与心却在相连
我是党员,有啥困难请你告诉咱
我愿当你的外卖小哥
为你送米、送面、送油盐
面对疫情,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坚决把疫情控制,把病魔驱赶
直到它灰飞烟灭全消散
这个春节
一场疫情
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让党的光辉再次照耀人间
把党的温暖再次传递心田
(作者是新蔡县作协副主席、黄楼镇党委书记)
五、胡俊东
期待春暖花开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
疾风暴雨般
如幽灵一样
在这个春节
肆无忌惮地
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渗透蔓延速度之快
阴霾笼罩整个天空
它如魔鬼般面目狰狞
肆虐疯狂
甚至无孔不入
感染了众多的人群
吞噬了许多无辜鲜活的生命
面对疫情
人们的生命显得是那样脆弱
而它
却在疯狂地狞笑
这是某些人不自重
咎由自取的结果
疫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在习主席的殷殷嘱托下
全国迅速掀起了抗击病魔的热潮
听
有关抗击病魔的声音
响彻神州大地
传遍每一个角落
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看
平时车水马龙的街道
如今零星稀疏
熙熙攘攘的商场
如今萧条冷清
游人如织的公园
如今寂静空旷
面对疫情
我们人人都是急先锋
有多少无数的工人通宵达旦
赶制急需的救命物资
有多少最美的逆行者
不顾个人安危
冲在抗击病魔第一线
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人
迎风雪 冒严寒
保障人们的生命线
灾难无情
人有情
众志成城
战疾病
寒冬即将过去
春天就要来临
扫除心中阴霾
让我们一起
期待春暖花开
(作者系新蔡小学教师,市、县作协会员)

张文忠老师书法作品
六、谢明丽
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
没有喧嚣、没有吵闹
悄悄溜到了人们的怀抱
这个春天
值得思考
为什么冠状病毒
打扰了
春的节拍与叫嚣
这个春天
打败病毒
不再只是口号
不出门、勤洗手、自觉隔离
……
早已家喻户晓
这个春天
爱
像病毒一样蔓延
却比病毒快万倍的复制
在向武汉奔跑
这个春天
全国人民心聚在一起燃烧
钟南山、李兰娟
努力攻关、不畏艰险逐显成效
救灾物资、医生、护士
紧紧把武汉拥抱
这个春天
开遍全城的樱花已全部含苞
只待一声春雷
响彻云霄
与百花一起绽放欢笑!
(作者系新蔡县蓝天双语实验小学教师)
七、夏光辉
春日赋
昨夜北风小轩窗,
星光吻我梦一场。
西南望,
繁星亮。
医护在,
守病房。
君着防护衣?
昼夜值班忙。
忽闻梅花幽幽放,
君在诉衷肠?
回首望,肺炎如虎狼,
医者仁,一扫家国殇。
医生劳燕分,
护士舞袖长。
无眠夜,
眺远方。
意绵绵,
祝安康。
了却君王天下事,
天佑中华皆无恙。

张文中老师书法作品
八、王伟
生命的对话
我们每个人都已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谁可以一辈子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们所饱受的,迟早,我们也同样必会经受,这是一条漫长的慧觉之路。
这场人疫之战,就像一场没有导演不知时长而又难以确定结局走向的电影。我们一天一天地关注,一分一分地坚守,一秒一秒地等待,一帧一帧地祈祷。每个人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接下来的片场中,我们会不会成为这部影视的下一位无奈裹进的“演员”。
人类向来都是以地球的王者自居,不断干预这个自然界。看不起更不会关注它类低等动物,只把训服作为人类的高高扬起的皮鞭,更何况一个肉眼都无法辨识的菌体。就这样从SARS到新肺炎,我们一次次地头撞南墙,又一次次自欺欺人地阿Q胜利。
网上传着一个令人心酸的话,一直以来,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然而,今年春节,动物却成功地把十几亿人关进了笼子。现在,我们在“笼子”里愤怒、发恨、埋怨、推诿……依旧表达着人类与自然的格格不入。
30日晚,世卫组织已将新冠状病毒疫情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止日前,一路不断飙升的全国确诊人数已达万人。然而,今日还距专家预言的疫情暴发期(疫情拐点)还有一个星期之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世事中,从重要程度与时间紧迫上分不外乎四类:1、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2、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3、不太重要但很紧急的事情,4、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当然网上讨论的诸多事件都很重要,大多不外乎是追踪“肇事者”,然而,此时我们最重要最紧急的是冶病救人,防控疫情,是冷静配合,思虑后生。在时间轴上,每一个细小的节点都将是贵重的生命。对于“肇事者”,是已发生了的,不可改变的,放在秋后,细细盘查。
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文明;技能不等于良药,良药不同于良心。如果没有这些,不论我们走多远,当生命透支之后,我们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要想准确认知世界,必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有句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SARS的棺材都入土17年了,又有多少人掉泪了?这17年的时光是治愈了人的恐惧还是复活了人的欲望?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在笼子里面壁觉醒、溯根求源?
客观上说,我们想改变这个世界的出发点就是自私的。我们常常被无知和偏见所蒙蔽,不断地自骄自负,虚伪虚荣。我们要改造新世界,完美新世界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我们只能认识而不是改造,只有遵循与疏通,而不是掠夺与扼杀。我们需要的只是解开自身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人,而不是凌架于万物之上的所谓自由的人。
生命是物理的,也是物质的,是物质的,就是生物链的一环,就要在生态平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管好自己的欲望与权利。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人类的发展从时间的角度上或者是心理寄托上被称作进化,而本质上更为准确的表达只能叫作演化,因为未来一直未知,喜忧永远掺半难卜。
世上最为艰难的那条道路就是通往人心。如果想要人心相连,达成人心路网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灾难面前,除了天灾不可抗力之外,至少在人祸中我们有理由有义务去汲取教训,不再重蹈复辙。而在SARS的教训中,只是让那些自命不凡链条上的一撮高等动物息性一时,从而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人类的贪婪与不自知。如果人类不能慧觉,谁敢保证这是大自然的最后一次报复?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论人类进化到任何阶段,我们都要在“妥协”中寻求平衡,只要我们破坏这个平衡,大自然的报复或许会迟到一时,但它一定不会缺席!所有的事后诸葛亮都在阐释着事前猪一样的逻辑。
今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民间把这一天称作“人胜节”。从除夕到现在,应该说是我们有生以来意外感到时间过得极慢的一段。呆在蜗居里,我们只能祈祷这个传说中人类的节日能为国人带来好运。然而,我们又必须要正视现实,相信科学。
有人就算周游了世界,其性未必走出心魔的房间;有人闭目冥默,或许他内心已翻山越岭,行走万象。只因,他内心有光,感怀间,满目皆是苍生。世间唯爱不死,又因,他悉听了世间所有崇尚生命的对话。
武汉封城,全民进“笼”。城乡全民皆兵地群防群治,到今天已经数完了新年的第一个礼拜。大家已经数清了家里的地板块数;量清了从客厅到厨房,从厨房到卧室,从卧室到卫生间的准确距离;数清子窗帘几道褶子、天花板檐灯的颜色与位置,甚至灯光闪烁交替的时间,屋里墙角忘了扫掉的蜘蛛网的网眼儿都被你数得一清二楚。电脑电视开了关,关了开,手机刷到发现新功能,头也晕眼也疼,这时,大家都开始坐不住了,也睡不稳了,大家都想着要从屋子里走出来。
这时,“萝卜”还没拔出来,“泥”却已经带出来了。这就是今天我们必须正视并必须自我调解并解决的下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心理学上,一个人被困在一个促狭的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理与精神都会发生变化。如果说一个礼拜,大家还能在克制力范围之内做到平静,可是两个周,三个周或更长的时间呢?即便成人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可我们的孩子呢?这些暂时不能返校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耐受力较差的孩子又能在房间里撑到多久?再一个更加重要的时间点就是元宵,这个节日正好又与专家提到疫情拐点的时间基本吻合。
在国人的传统常规意识里,元宵节是过年的终点。元宵一过,万民出发。然而现在从疫情发展的态势来说,即便元宵节疫情回落,但是也需要一个渐弱的进程。如果元宵节过后,大家依然无法从蜗居里解放出来,到那时,人们心理或许就会出现倒塌的多米诺现象。我们必须要估计它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这个可能性很高,尤其是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从生理到心理上的变化一定会存在的,并且这个存在是消极负面的,有着不可控的机率。所以,这些我们都需要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与信心支撑。
让人们不断得到信心支持与鼓励。告诉他们或者自激励,在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场上的一分子,人人守土有责,人人守土尽责。唯爱他人方能打通爱己之道,让我们在战争中不断团结起来、智慧起来、觉悟起来,成长起来。在战后的功德碑上将铸有每个人的功劳。在未来的生命旅途中,我们只有平等万物,关爱万物,才能流年似锦,岁月少恙。
(作者是河南省作协会员,新蔡自由撰稿人)
(本辑编审谢石华,责编程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