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海滨,中华人民共和国连云港海关干部,文学爱好者。网络写手,有诗作50余首发表在民刊。
《系列长卷之丝绸之路》———大诗主义(一)
文/郑海滨20191011

(一)《传承与进化)
——1607年,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定居点詹姆斯敦建立,美国文明开始出生时的阵痛。
“这片高原名叫帕米尔
我要告诉你,由于天气太冷
火生不旺,火的颜色
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因此肉类是煮不熟的”
马可.波罗如是说
他和大汗(忽必烈)在一起待了整整17年
《玄奘传》记载:“山精残忍凶猛
人们必须献上祭品以后,才能进山
如果不祈求山精的话,就会
受到暴风和冰雹的袭击。”这里天气
很冷,民风强悍,人的天性都纯朴刚直
——1599年,东印度公司成立;1603年,日本德川幕府建立;而中国也完成一次政权更迭,满族人开始统治汉族人长达三百余年。
(二)《看不见的城市》
——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朋友和心腹,向大汉描述了一些虚构的城市......
倒映在湖中的宫殿,
大理石门槛在阳光下特别柔和;
河道上的拱形桥,
用长桨划行的小船,以及
岸边停着的装满箩筐的平底驳船。
——“你从没见过像这样的城市吧?”
忽必烈问马克.波罗;
这是大汗带着文武百官视察杭州。
每天晚上,大汗通常都是半闭着眼睛,
听马克.波罗讲述他出使
的一路上的见闻,直到打第一个呵欠;
但是,这一次大汉不在乎疲倦,
打算听下去。
——“再谈谈另外一个城市......”
——“陛下,现在我已经对你讲了我知道的所有的城市。”
——“还有一个,你从未讲过。”
马可.波罗低下了头。
——“威尼斯。”大汗说。
(三)《胡狼与恐龙》
——角斗士之间、人和野兽之间的殊死搏斗
令人激动。
在露天温泉
人们准备好火腿、牡蛎和坚果
准备好眼泪、微笑,女人和凉篷
披索问:“为什么克劳迪乌斯没来呢?”
奴隶回答说,克劳迪乌斯已经拒绝了邀请。
罗马元老披素规定,奴隶不能随意讲话
除非他先向他们说话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
公元79年,白虎观会议,汉章帝亲临主持
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编成《白虎议奏》
作为官方典籍公布
“居民们穿着色彩鲜艳的布料
性格温顺随和,许多人的寿命都很长。”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和罗马帝国
充满了传说、神话,以及种种出奇的幻想
(四)《心魔.邪教》
——“约翰一书”第四章里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
她深深地坐进沙发里,
仰脸望着他。
“你说你是个布讲福音的牧师
你用什么讲呢?
是用嘴呢,还是用心呢?”
眼泪开始从她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我怀孕了,我不该被你的眼睛蒙蔽
去你的上帝公社住上一夜”
“我是在宣扬福音,但是
连浸礼派教都认为:人工流产
有个人选择的自由。”
他喝一口酒,也深深地坐进对面的沙发里;
“你倒跟我说说:《圣经》上什么地方讲过,我得娶每一个
我让她怀了孕的姑娘为妻呢?”
——神就住在我们心中,他的爱就在我们心中得以完全了。”
(五)《梦一般的地平线》
岛上出产珍贵的金属、宝石、
奇木和香料
“人们把胡椒散装上船
就像我们这里装小麦一样。”马可.波罗说
基督教的象征主义更为这些岛屿
添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
“有些人没有头,眼睛长在肩膀上,
胸部有两个孔作为鼻子和嘴巴;
有些人只靠闻一种果子的气味活着”
“海洋里有一种动物,背上长着贝壳;
有时它把头露出水面,吹气时
嘴里喷出的水有一座巨塔那么高”
——对于中世纪的西方来说,印度洋富有异国情调,是西方人追寻梦想和宣泻感情的寄托之地。
(六)《丝绸流出中国》
西汉头几位皇帝,
无法抵挡匈奴,而采取“和亲”的办法
来求得边境的安宁。
汉朝每年向匈奴贡献几次“礼品”,
这其中的丝绸通过西部的游牧民族传到了西方。
“我见过一些丝绸制成的衣服
这些所谓的衣服,既不蔽体,也不遮羞。
女人穿上它,便发誓自己
并非赤身裸体,其实别人并不相信她的话。
人们花费巨资,从不知名的国家
进口丝绸,而损害了贸易
却只是为了让我们的贵妇人在公共场合
能像在她们的房间里一样
裸体接待情人。”——塞内加《善行》
(七)《罗马劫》
——1527年5月6月日,查理五世的军队占领罗马,将
罗马劫掠一空。
听不到钟声,教堂都关了,
不再做弥撒。
古怪的寂静笼罩全城。
多少年过去以后
这种挽歌式的感伤
在画家的笔下得以保留:
废墟、大自然,人的活动,无不体现一种
和谐一致,一种美妙的慵懒情调。
“古代艺术家本来就喜欢
综合山羊、母牛和母马的形状,构成魔鬼;
或者把各种叶子形状混合起来
创造出各种妖怪形像。”——塞利尼
(八)《夜的海》
古希腊一位画家
留下一幅神秘兮兮的画:
一个正投向大海的赤身男子。
等待他的,自然是死亡,
也可能是进入生——
进入所谓的极乐世界。
而在诗人的眼里,夜的海,
安静时,像一片叶子,也像熟睡的婴孩
如果你用你的手指,
在夜的深处,划破那夜的海,
我始终觉得是
城里的月亮,根本就照不见城外。
那么,好吧,屏住呼吸吧
就在今夜,在今夜的深处,把那更深处划破。
(九)《狮身人面像》
——罗马艺术家都喜爱凭借想像,来描绘尼罗河景色。
有人求医,有人求签,
运河上日夜布满小船;船上的男女
在乐曲声中,不停地跳着最放纵的舞蹈。
木乃伊被人盗走,
切成碎块,磨成粉末;
原因是,木乃伊被视为一种万应灵药;
鳄鱼养在特别的湖里,
祭司扳开它的嘴巴,放肉,甚至让它喝蜂蜜酒。
“每人持一支火把,进入更深处
必须如蛇般匍匐前行;
我们开了一枪;震耳欲聋的枪声
在这座庞然巨物中回荡,
惊起成千上万只蝙蝠;它们从高处扑下
撞在手、脸上”——萨瓦里《埃及书信》
(十)《埃利斯岛.曾经》
这座岛,
上纽约湾的十七亩礁石地
离自由女神像不远
曼哈顿尽头的西南方
1892年,潮水般的移民涌入美国
这里是接待站,有被拒绝的
人们恐慌地称之为“眼泪岛”
墙上陈旧的灰泥变成了细粉
瓦砾堆中有架破旧的竖式钢琴
那儿有架老式辛格牌缝纫机
角落里,立着曾经
搅动过空气的古董似的电风扇
偶尔传来海欧的叫声
和令人断肠的轮船汽笛声
埃利斯岛,美国鬼魂出没的地方。

收稿微信:18228181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