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精忠报国》
小说插图: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告知立撤)




石培营,昵称:地狱之火,笔名: 地狱之火182;天堂之水。男,1968年生。现居住河北沧州。农民兼工人,业余时间喜欢写作,现正用业余时间给一些文学软件写文。长篇玄幻小说《农家小子修仙记》正在创作连载当中。《刘知府成仙记》、《一剑走江湖》以及巜闲聊之鬼怪志》也在创作当中。


一剑走江湖
第三十一章 主战.主和


南宋都城临安,皇城金銮殿。宋高宗赵构正与群臣商议朝廷大事。
李纲见高宗赵构龙颜震怒,不由得心中生疑,连忙躬身问道: "皇上,且息雷霆之怒,莫要气坏龙体,应以龙体为重。皇上,微臣斗胆问上一句,为何这般生气?那金人表文上都写了一些什么?"
高宗赵构指着地上的表文说道: "李爱卿,你看看吧。"
李钢接过值日太监递过来的议和表文,然后打开看了起来。
"真是气煞人也,这些金人,简直就是明抢,太盛气凌人了,太不把我大宋放在眼里了,如此屈辱的条件,我们万万不能答应。"
殿内一些大臣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高宗赵构见状未置可否,他看了看秦桧,然后问道: "秦爱卿,对于金国人议和之事,你怎么看。"
秦桧躬身施礼,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 "启禀皇上,依微臣之见,还是以议和为好。"
高宗赵构闻听此言冷笑一声说道: "早些年,你不是一向主战的么,怎么现在又主和了?"
秦桧闻言立即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皇上应该知道,那时候我们大宋兵精粮足、兵强马壮,正处在鼎盛时期,岂是那刚刚建国的女真人所能比的。那个时候,如果全线出击,定能打败金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可惜,我们大宋没有抓住主动,错失战机,竟然让那女真人得势。而现在,女真人已成气候,而且锋芒毕露,彪悍无比。反观我大宋,经过靖康之战,只剩半壁江山,锐气已失,国势已弱,已大不如前。如果在连年征战,穷兵黩武,会让国势更加积弱,应该修养生息,重整旗鼓,以图东山再起,恢复往昔盛势,然后再做打算。"

李纲闻言冷哼一声说道: "秦相之言诧异,虽然我大宋处于劣势,但是那金人并不见得比我们强。虽然他们占有地理优势,又有骑兵作阵,但是,我们大宋也兵强马壮,且有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一些能征惯战的武将统帅全局,岂能怕那区区金人。"
秦桧接着争辩: "李老太师之言好似不错,我们是有几个能打的武将。但是,这不是玩家家下象棋,玩输了可以从头再来,这是江山社稷,一旦打输了,连这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了。别看现在打了几个胜仗,那只不过是局部的一点儿胜利,不要被眼前的一点胜利冲昏了头脑,一旦有个闪失,到时候那可就全完了,我们输不起。"
秦桧转尔对皇上躬身说道: "皇上,应该以大局着想,不要被眼前的一点胜利所迷惑,还望三思而行。"
李纲闻言针锋相对的说道: "皇上,当年太上皇一味的求和,令金人得寸进尺,虎视眈眈。既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甚则肆无忌惮、任意妄为,这才有了以后的靖康之祸。现在,金人如此傲慢,根本就没有把我大宋放在眼里,他们又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根本就没有诚意,他们狼子野心,心怀鬼胎,他们野心勃勃,应该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秦丞相,你如此大放厥词,难道让圣上向金人低头,卑躬屈膝么?"
李纲说着话,然后转首盯着秦桧,厉声喝道。

宋高宗闻声至此,不仅皱起了眉头。他摆摆手,然后说道: "两位卿家,别吵了,暂且住口。"
宋高宗接着提高声音,然后问向文武大臣: "诸位卿家,对于议和之事,你们怎么看呢?"
朝堂之内的文武大臣闻得圣语再次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李纲秦桧两个人横眉冷对相互冷哼,然后再也不理对方。
殿内众臣乱轰轰的议论片刻,然后就一个个躬身表态了。
以万俟卨、罗汝辑等一帮文臣都支持秦桧的观点,表示以议和为主。而以李纲观点为主的主战派仅有稀稀拉拉的三人而已。

看到这种情形,李纲无可奈何的摇头叹息。
宋高宗见此情景,未置可否,只是看了看众位文武大臣,然后摆了摆手,轻轻说了一句: "众卿家都散了吧。"
说完话,高宗皇帝便不理睬任何人,径自走下金漆平台,向后殿走去。
这是什么情况,皇上没表态。
望着皇上离去的背影,诸位大臣是面面相觑,他们有些疑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意思?皇上怎地连只言片语的意见都没有。
值日太监看了看文武大臣,然后说道: "我说诸位大人,皇上已经走了,你们还在这里耗什么呀!赶快收拾一下,都回去吧!"
众人见状,纷纷离去。

秦桧看着李刚很久,这才抱了抱拳,然后有些讥讽的笑道: "李老太师,为了大宋朝,你老人家可真是呕心沥血呀!"
李纲看了看秦桧,只是礼貌的抱抱拳,淡淡的说道: "我李钢上对的起天,下对得起地,中对得起黎民百姓,哪怕是搭上我这条老命也再所不惜。诸葛孔明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每一个臣子都应该做的。秦丞相,你位极人臣应以朝廷社稷为重,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乃是当今之关键,不要轻言议和,更不要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如若不然,定会留下千载骂名,望你好自为之。"
李纲说完话,连头也不回,便拂袖而去。
望着李刚的背影,秦桧冷哼一声说道: "诸葛孔明,哼。你以为那诸葛孔明就是一个忠臣了,要不是他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力,说不定那蜀汉江山还能延长许多年呢!"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