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公贾根性,字秀卿,出生于一九一四年九月十四日,卒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四日,生前系洛宁兽医院医生。外公在五十年代行医洛宁兽医院,培育兽医三百余人。六十年代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人民委员。八十年代任县政协委员,洛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奖章证书,获市县级老有所为荣誉证两个,一生获县局奖励十八次。外公行医六十余载,救危畜成千上万,医活病人难以计数。医道之精妇孺皆知,医德之高有口皆碑。

苦难的岁月造就了外公善良,仁爱的品德。外公去世后,我国著名剪纸艺术家李笑白先生在碑头刻下:“俯首甘做孺子牛"画幅;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韦东晨先生作碑文,撰写对联“德似崤山高,道比洛水长”来颂扬外公做人之美德。有关外公治病救人,乐善好施的故事在乡间广为流传。那是三四十年代,百姓生活饥寒交迫,常常是揭开锅无米可下,地里的庄稼成熟的时候被别人偷收的事情经常发生。那时候外公在村东塬上种了二亩麦子,由于精耕细作,麦子长势喜人,可是年年被人偷割,外公很纳闷。于是在一年麦子成熟的时候,外公想逮住这个偷麦“贼”。五黄六月,炎炎烈日,外公在暗处观察了好几天,也没逮住贼。那一天临近中午,外公提着一罐水到了岭坡上。大地热气蒸腾,知了在“吱吱”的叫着,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外公把水放在草丛里,然后爬到附近一棵柿树上。柿树枝繁叶茂,外公透过缝隙观察着田野上的动静。突然他看到一个人挑着担子,拿着绳子,走到那块地里,弯下腰挥起镰刀慌慌张张的割了起来。这时外公不慌不忙的从树上下来,帮那人收拾麦子,直到那人够担为止。外公又从草丛中端出水罐,让那人喝,然后帮着他挑起担子。那人走了两步,回过头说:“没事,这是我家的麦子,你放心吧”。那人听了外公的话,撂下担子,“扑通”一声给外公跪下。外公安慰那人说。然后又重新把担子放在那人肩膀上。那人感激的说:“以后你家麦子偷了你就来找我,我是x村的叫xxx。”外公用他的宽阔的胸怀,用他的包容,用他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誉满乡里!作者简介:贺清波,洛宁县一名儿童福利主任,爱好文学,有微小说《养一天,也是爹》,《丑子》《搬家》等被多家杂志和平台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