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诗人】精灵 王维勤 田野 陈冉 李福顺 李勇 曲一日 王力 傅琴 (排名不分先后)
黄鹤楼,屹立的中国精神
文/精灵(吉林)
挺起脊梁,站成雕像
一千八百多年以来的忠诚坚守
此刻,骨骼仍咯嘣作响
听得出黄鹤楼比任何时期都坚强
筑城为守,建楼以望
历史上以武治国而昌的吴地孙郎
看到今天雾锁大江
也必然会亲自搭箭,射向天狼
天下江山第一楼
何惧战火,更不屈江风
无数次形消神聚,筑成文化符号
在华夏大地树立起精神坐标
用历代美学一层又一层垒起
意随翘角,诗化飞檐
此身定是以爱心熔铸,才坚不可摧
蛇山踩在脚下,乌云束在手中
突起根根肋骨,重拳出击
来吧,挑战面前
黄鹤楼抖擞着中国精神,迎风屹立
晴川阁,风雨中我们同唱一首战歌
从诗中走出的睛川阁,坐在山坡
夜雨的偷袭,让红墙漆柱无处可躲
狂风,伺机拍窗钻缝地肆虐
汉阳的树,枝折叶落
历历在目的悲凄,在最冷的天里
让泪流到干涸
暮霭沉沉,逆行的背影
日夜兼程投入了楚天的辽阔
晴川阁站起来便有了战士的本色
檐角出刀,麻石做盾
长江边,汉水畔,强敌步步退缩
风雨中,晴川阁与我们肩并着肩
向诗的高处,唱出一首心中的战歌
古琴台,怎一个懂字了得
只因为懂得,樵夫放下了板斧
听出志在高山流水
只因为懂得,钟子期失去了知音
绝弦而泣
只因为懂得,在特殊困难时期
一群人迎难逆袭
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是我懂得
你们都是为了谁
有人懂得找到路,让春回大地
也有人懂得守护,囚禁自己
更有人懂得志愿服务,不离不弃
古琴台,千百年后你的知音仍在
怎一个懂字了得,再创世间奇迹
【作者简介】精灵,原名王敬玲,吉林人。有诗文在《东方音乐文学》 《职教城报》 《中国魂•散文诗选》 《2018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 《大西北诗人》 《多彩四平》 《四平文艺》 《四平日报》 《四平晚报》 《七星山》 《柳风》等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

蝙蝠的痛殤
文/王维勤(安徽)
为了让人类产生厌恶心理
努力进化成奇丑无比的样子
躲在岩壁隐身
倒挂洞顶栖居
深居简出,昼伏夜出
披一身黑袍
小心翼翼地探首望风
觅食于寂静的夜空
群居在潮湿的阴暗领地
避开人群,远离纷扰
在陌生的一席幽境驻扎
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是谁远离了道德的约束
是谁打破了生态的平衡
大自然赋予了每一种弱小生物生存的权利
无处藏迹,又怎甘心坐以待毙
酒桌上推杯换盏的人,醉眼迷离
舌尖上的贪欲
在鼎沸的猜拳行令声里沉浮
面目狰狞的一袭黑影
被强制献出一碗带毒的汤
【作者简介】王维勤,中共党员,居安徽亳州。诗作散见于《中国土地报》《中国国土资源报》《齐鲁文学》《现代诗美学》《安徽诗歌》《河南文学杂志》《亳州晚报》等刊物。
逆行
文/田野(湖南)
一场冠状病毒
一场人类的始作俑者
让,大地瞬间崩塌
让,家园倾刻颠沛流离
摇曳于年夜的红灯笼
犹如一双双被隔离的眼睛
无眠的血丝
再次目睹生命的脆弱
受伤的天空已没有翅膀飞过
一片空空荡荡的地方
魔鬼,笑一笑
一种悲伤逆流成河
哽咽的城,淹没
人类与病毒共存的躯体
撑起的伞,遮挡从天而下的雨
如何能遮挡苍生流下的泪
【作者简介】张伟建,笔名,田野,湖南人。惠州作家协会会员,华北凤凰诗社副社长。作品于《惠州作家网》《实事求是学习网》《中国慈善书画院学习网》发表。

祈愿
文/伯通(江西)
我把自己和家人关进笼子,打开瞭望的窗。
阳光灿烂,迎春梅应该正在盛开。
但是,春不来,阳光、花与心是两个世界。
自从黑天鹅飞临武汉,我便幻想拥有一杆猎枪
将它猎杀。新冠病毒源自野味的结论最终俘虏了我的虚妄。沙眼痒起来,冷漠与嘲讽犹如霜剑。
白与黑的碎片会铺天盖地,诗歌搀扶的瘦影 苍白。再度崛起,84岁的钟南山!一声呐喊 在喧嚣与静寂中获胜。集结号,出征武汉……
白衣和迷彩服冲上了最前线,一波一波驰援。 祈愿是一片烛光,亦是一艘渡船。 江城啊!祖国何时能够突围?
夜晚,一座高楼,自觉囚于家的人们变得亢奋
歌声嘹亮。我的河流奔涌着向死而生的悲壮。
万家灯火举起亿万颗赤诚!
【作者简介】胡传忠 男 江西修水人,网名伯通。曾在痛苦里欢笑,在幸福里忧伤。有诗见于《红岸诗刊》 《西河风韵》 《印象诗》 《人间不相见》 《溪云斋》 《现代新派诗刊》等网络平台。有散文见于《宁州拾遗》平台,有诗见于《长江诗歌》 《流派》等纸刊。
天使
文/陈冉(安徽)
急救车急促的鸣笛
将城市撕裂一道长长的口子
有人倒在一段旧时光
有人纷纷赶上
白衣浸染夜色,布满
黄昏的眼睛,流淌几缕迟暮
血色的焦灼 哪有什么天使,他们
还只是一群孩子,身板单薄
像一只只口罩,用孱弱躯体
铸造一面面铜墙铁壁
用生命守护温暖的灯火
鲜红的手印,如朵朵腊梅
开在请战书医生的名字上
都在撤退,他们却逆行而上
毒魔伺机潜伏,乘虚而入
山河不停地哀叹
车站,公园,广场
人多的地方都在蛰伏
天使的眼睛,擦亮白天黑夜
他们用誓言,责任,担当
高举一把把雪色利剑
等待一次釜底抽薪的捕获
他们用圣洁的名字
缝补一段宅居的岁月
【作者简介】陈冉 男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人。现定居淮北市。中国作家网 中国诗歌网会员 淮北市诗词学会会员。《凤凰诗社》华北分社网站微刊头条编辑。酷爱诗歌文学写作。作品散见《安徽日报》《合肥晚报》《山东诗歌》《风沙诗刊》等纸刊以及中国作家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人 凤凰诗刊等网络平台。诗观:用诗歌的语言热爱生活!

天佑武汉 天佑中华
文/李福顺(黑龙江)
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
成了中国几代人的噩梦
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
让东方的巨人沉睡不醒
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盼
多少个年年岁岁的奋争
天安门升起了五星红旗
中华名族迎来了伟大的复兴
二零二零的武汉成了重中之重
一针毒罂粟妄图肆虐横行
钟南山率领一批不知名的英雄
无怨无悔地投入进血雨腥风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拉开序幕
十四亿中华儿女众志成城
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
不跨越严冬怎么会有春风
加油武汉 加油中华
穿过黑暗一定会迎来黎明
天佑武汉 天佑中华
世界的东方正腾飞起中国巨龙
【作者简介】李福顺,黑龙江省牡丹江人。华北凤凰诗社入驻诗人。曾多次在省市级报刊平台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并多次入选华人诗歌大赛选集。热爱生活,写意人生,是我不朽的追求。

大武汉
文/李勇(贵州)
大武汉,九头鸟
认识你,缘于钓鱼
你有中国,最好的鱼饵
你有中国,最好的钓技
在你的怀抱中
我学钓鱼,学做人
今天,我正要走进你
你却封了城
新冠状病毒,这群食人鱼
穿透你的胸膛,在空气中飞翔
威胁华夏大地
大武汉,拿出你垂钓高手本领
配出绝世鱼饵
一条条,把新冠状病毒
这群可恶的食人鱼
全部钓尽
春暖花开,云淡风轻
我们唱着渔歌,再相聚
【作者简介】李勇,苗族,贵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于83年开始在《贵州工人报》 《贵州诗人》 《北极光》 《牡丹》 《山东诗歌》 《中华山诗刊》 《中国风》等等纸刊发表。

潜行者
文/曲一日(山东)
码头、机场、车站
黑色的幽灵
搭乘一张张车票
从江城出发
走出围城五百万?
不要说
没去过湖北
不是来自武汉
与五百万一路同行的潜行者
在哪
超市?酒店?商场?公园?
还是同在一个屋檐下?
...
可怕的潜行者
看不见的身影在四处游荡
【作者简介】曲一日,本名曹燕宁,湖北孝感人。现居山东淄博市。业余文学爱好者。华北凤凰诗社入驻诗人。淄博诗歌学会会员。曾在《湖北青年》《山东青年》《青年世界》《山东诗歌》等发表过作品。诗观:用情用心吟诗填词。

今晚隔离
文/王力(河北)
时空相对
世界之于我
从思想进入肉身那一刻
无关天地人各或共发杀机
正如走在昔日繁华无我的街头
路灯把一个人影猴皮筋样拉拽
此时与瘟神比肩
放开灵魂
放开笔墨
也不用无病呻吟
啊 这庚子年节
啊 这被动的孤独动人的夜晚
恍若隔世的存在
说逃离也罢
却世外高人般强大
没有办法
万家灯火中的三生
就让我一个
就让我一个人独自游荡
在你们温暖的窗外
仗剑天涯
大难来时 我与生俱来的
隔离状态
铸就百毒不侵之精神
锻得巨大空虚之皮囊
一颗诗心
足够干掉世间恶人
装敛这场瘟疫
今晚我在你们的隔离之外
隔离
明天风和日丽
【作者简历】王力 男 汉族 生于河北邢台太行山区。曾从事报社编辑、记者等工作。现经商。诗歌爱好者。邢台市诗人协会副主席。
新型冠状病毒必亡(外一首)
文/傅琴(上海)
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
不断从屏幕上跳出来
江城万人空巷
封城封路
恐惧笼罩着神洲大地
病毒露出狡黠得意的笑容
不,新型冠状病毒
必将逃无可逃
必将被十四亿中华儿女收复
我们的医疗队英勇无畏上前线
我们的中医博大精深
我们全民静坐冥想练内功
我们全民跑步瑜伽各种健身
我们的身体将固若金汤
春天即将来临
我们华夏儿女植树造林
我们多吃素食多放生
我们夫妻恩德上孝下慈
我们兄友弟恭姐妹情深
我们众志成城
病毒猖獗
我们举国上下春节不能同庆一家无法团聚
我们发挥中华忍耐之神功
2020春节我们全民宅在家中
我们心连心万众一心心里默默送祝福
我们再筑万里长城
将新型冠状病毒拦截在九霄云外
病毒必亡中华必胜
罪与罚
贪婪的喉咙反被病毒吞噬
武汉这叶中华版图的肺腑
终究无法掩饰
违背自然规律的罪与罚
咳嗽 阵痛 隔离
虚弱无力
如何拯救
曾经
人类顺应四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勤劳耕耘田地
瓜果菜蔬农家肥
自行车 蒲扇 竹编篮
怡然自得
现在
只是在李子柒的视频里
变得无比珍贵
禽流感 猪瘟 冠状病毒肺炎
以及未知的天灾疾病
正在步步逼进中华大地
如笋尖冲天的高楼里
长年足不出户的老弱群体
错过了阳光 月亮 星星
甚至四季
失去了基本的免疫力
点点“宅急送”一个“键”
“你饿了吗”便饭来张口
终于
我们漠然的不能欢度春节
也不能出门拜娘亲的年
取消一切聚会红白喜事
生命的逝去如何安息的魂灵
接受一切的荒诞不经
闭门思过
谁之过
【作者简介】本名傅琴,凤凰诗社入驻诗人。曾用笔名欢欢,素琴。祖籍江西,现居上海。外企职员。作品散见于《旗袍诗会》《爱上诗》《金东方》《小妃有约》等。诗观: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支持公益,歌唱美好。
执行主编:陈冉
责任编辑:陈冉
荣誉推送:华北诗社社长李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