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长篇音频小说【关东秋叶·第一部·第七集】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录制 这效罗也是世代习武之家,连那三个姐姐,也都从小练功,女红针线倒还差了许多。效罗自小也是聪明绝顶,三岁骑马,五岁练拳,十岁刀枪剑戟样样精通,屯子里的私塾先生老去家里告效罗的状,说这小子从来没有认真地上过一堂课。这两年骑马打枪又成了他着迷的事,父亲看他练得入神,还把他送到沟帮子,那儿有个清兵护路队,全是洋枪洋炮,跟着人家学了整整半年。都说山里的孩子是风吹着长,这效罗倒是长的不到五尺身高,身材微胖,一脸的稚气。效罗返身回到院里,把辫子在脖子上一盘,拿起寺里敲钟的木锤,对着那两个小匪就是一顿暴打,直打得那两个小子,鼻青脸肿腰伤腿拐。旁边原来看热闹的土匪,一下子就上来四五个,围着效罗动起刀来。那效罗毕尽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几十个回合下来,慢慢的气力就有些不足,那些土匪仗着人多倒越战越勇,只见大刀就在效罗前后左右闪动着。
“打得好,打呀,”那洪辅臣也烧完了香,转过身来看热闹。一听大掌柜放了话,这几个小子,今天看来是非要效罗的命不可了。善空法师被徒弟们护着,他向效罗挥挥手,示意他快离开,效罗于是边打边退,瞅个空子就跳出圈外,一个翻身上了房顶,晃了一下,就不见影了。“走啦,走啦,”没杀了效罗,洪辅臣有些失望,他一招手,带着匪徒出了寺庙。没想到那两个挨打的小土匪,气没出来,转身回来,对着院里的小和尚就是两刀,老主持上前一挡,砍得那老人胳膊上,鲜血直流,那土匪才悻悻离去。其实这时效罗还在房上,只是虚晃一下,想回来看看爷爷,当他看见老人又被砍伤,那火冒得真是能烧着这大山!效罗一个跟斗翻下房来,“快走,快走,”爷爷还在催他,“土匪有可能还回来,你快躲起来。”正说着,那土匪果然又进寺门了。
回来的是洪辅臣的手下,人称花狐狸的小队长:“我家大当家的说了,今天冲撞了观音菩萨,是你寺里管教不严所致,罚寺里交一百两银子,大爷要用银子下北镇庙去敬山神,尽快准备,下午来取。”老住持气的直摇头,一句话也没说。效罗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对自己说:“得教训一下这群混蛋。”就看这效罗三跳两翻,出了寺院,他跟着花狐狸,快步在树后行走,当走到了下山石阶,他趁花狐狸没注意,一个箭步把他踢下了山,“啊···,”花狐狸掉下去那惊恐的喊声不断地在山间飘荡。紧跟着效罗抓住机会,又把后面跟着的两个土匪连踢带推弄下山去。土匪们觉得奇怪,后面什么也没有,怎么这一个一个尽往山下掉呢?“不对,是那个打架的小子搞的鬼。”洪辅臣明白的快,对部下说:“快,快散开,给我找。”土匪们散开了,在树林里搜索着,只听到刀砍树枝和拉枪栓的声音此起彼伏。别看效罗人小,机灵着呢,这会儿啊,早就从另一条路跑下山去了。洪辅臣什么也没找着,其他人要回去找老和尚报仇,洪辅臣对手下的喽啰呵斥了几句:“妈的,你们这些笨蛋,算了吧,那个老和尚说的对,这回是招报应了。下回啊,千万别带武器进殿啦。走,下山。”匪徒们个个怕的像老鼠,走一步转一圈,一群人灰溜溜地下山去了。你说这洪辅臣不是挺讲义气的吗?那看对谁,要对老百姓讲义气,那就不是土匪了。
洪辅臣带着几十号人下了山,就跑到北面的偏道沟。那有一个烧锅房,周围的人管那儿的酒叫“偏道走”。是说那好,酒香。凡是喝了这儿的酒,都得喝得歪七扭八的。洪辅臣这些小子住在烧锅房老板的家里,连吃带喝的折腾起来。半夜,烧锅房起了大火,你想,那酒糟锅都是用木头做的,加上酒劲,火大的谁也救不啦。除了烧锅房大火熊熊,连老板的大院里的六间房,都烧得见了底儿那火神才收了功。洪辅臣有十个弟兄在烧锅房里住,这十个人酒喝的也多,当然为火加的劲也大,这不,叫老天都收走了。洪辅臣被烧得胡子眉毛都打了卷,剩下的人可就傻了眼,想起昨天在青岩寺里的事情,他们可害怕了:“咱这可是招天谴啦,这是那歪脖老母显灵了。”吓得这些绺子们,朝着青岩寺那个方向就磕头。“快回山去,日后再上山谢罪。”洪辅臣也怕了,叫着弟兄们。手下人叫着:“大掌柜,马,马····,”你看吧,那几十匹马也都烧成了灰。“这,···”洪辅臣更摸不清头脑了,人们都说猫狗九条命,驴马据其中。都说这动物更具有逃生的本领,可今天他们的马全被烧死了,洪辅臣断定:“这绝非常人所为,不可再言。快走,快走。”到那屯子里连骡子带驴抢了二十几匹,一群人骑着光脊梁马,磨得裤裆里血肉糊拉的,就这样也不敢再停下,一股脑跑回黑山老巢去了。
叔侄遇险
你说这是谁干的,当然是效罗。这小子,爱谋事,要叫他盯上你,那就算你倒了霉。四岁的时候,邻家的大男孩欺负二姐,他把那家旱厕的木板给揪起来,又虚虚的搭上,让那个男孩在屎尿汤里好好洗了个澡,身上臭的几个月都不敢和屯里的人玩儿。你想,那土匪拿刀砍他爷爷,这效罗能放过他们!他一直尾随着这些人,听他们嚷嚷要去偏道沟,所以从山上抄近道,一直跟到那个烧锅屋。晚上,他把酒糟拌到马槽里,那些马也和他们的主人一样,醉的直迷糊,火烧起来后,那些马匹也就腿软的只有等着做烤肉吧。
效罗牵了一匹高头大马,这匹马是那个花狐狸队长的,前些时候刚从一个俄国骑兵那儿搞过来的。他琢磨着这匹马能卖些银子,拿回去给爷爷治伤。这个善空爷爷,在效罗的心里,比家里哪个人都重要,那爷爷也最亲他。从小他的武艺全是爷爷手把手教的,他一有不懂的事儿,就跑来向爷爷请教。爷俩经常有这样的对话:“爷爷,我们奉天不是中国吗,怎么那老毛子就骑马跑来跑去呢?他们为什么能在大路上杀中国人呢?为什么没人管呢?”爷爷一到这个时候就要叹气:“哎,奉天是我们中国人的家,俄国人他们是我们墙外的恶狼,看见我们家里东西好,就想霸占。”效罗瞪着眼睛问:“那观音菩萨为什么不管呢?”爷爷笑着说:“菩萨当然要管,可是菩萨更想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己去管呀。”效罗好像明白了:“噢,就是让我们自己,把他们打出去。是吗?”爷爷摸着效罗的脑袋:“嗯,还是我家的亲王聪明。”效罗的问题总是那样多:“那打老毛子的就是英雄吗?”爷爷点头:“是英雄,是大英雄。”有一天效罗又问:“为什么土匪多,胡子多,为什么他们打老毛子又抢老百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爷爷说:“阿弥陀佛,乱田草秧起,国弱百姓难。你去想吧。”这时小效罗又想起爷爷来,他好像看见爷爷在床上躺着,痛的直哼哼···,他把马头摆向铁路边上的赵屯,那儿有一个骡马市场,心里想着:“应该在那里,把马卖个好价钱”。偏道沟到赵屯也就四五十里地,效罗一夹马肚子,就到了。当他兴匆匆的进入骡马市场后才发现,这里早叫俄国马队包围了。“又抓住一个盗马贼,”一个胳膊上带着红白蓝条袖标的“花膀子队”大声喊着。没说的,马让牵走了,人也叫抓了。“看来咱们得去大石桥修碉堡啦。”另一个被抓的小伙子垂头丧气地向效罗叨叨着。俄国人收获不小,十几匹马,十几个人。效罗他们被绑着,挤挤攘攘地坐在马车上,被几个花膀子看着。三十几个俄国骑兵赶着十几匹大洋马,走在前面。
傍晚了,人们相互说着:“应该快到辽阳县了。”车上有人在不断地张望。“砰,砰砰,”前面打起枪来了,俄国骑兵队停顿了一下,那个中尉一声口哨,马队分开两路就跑了。这时上来几个人,赶着马车就跑,那几个花膀子,枪声一响,早就没影了。就听到那边枪声响成一片,车上的人谁也不敢说话,一会这几个人把两辆大车就拐进了树林,接着听到马队的声音又来了。“俄国兵没跑,人家是包围打枪的人去了。”旁边那个爱说的人,又分析起来。你还别说,那俄国骑兵就是包围伏击他们的人去了,打死了五个,自己也损失了几个,再来追大车,早没影了。
这伏击俄国骑兵的是谁呀?就是辽西赫赫有名的冯麟阁。今天他派人去买马,没想到倒叫人家给捂住了。这人被抓是小事,可他身上的银票一千两,那可是大事啊,所以就有了这次伏击,也就救了效罗和这十几个人。
马车摸着黑,被赶到一个大屯子里,屯子每一条路都有岗哨,大车进了屯子后,就有人把捆他们的绳子解开了。在一间屋子里,“哪个屯的,多大了。”又是一番问话。“北镇肖家沟的,捡了一匹马,想卖点钱,让人家给抓了。”效罗回答得干脆利落。一个人问他:“想上山吗?喝大碗酒,吃大块肉。”效罗说:“回家先问问,再回答你。”屋里的人们都笑起来了。“好,这孩子讲实话,让他回家问问大人再说。”这时,进来一个大个子,身材魁梧,看模样四十左右,脸上有一道疤,腰里斜插着两把手枪,脚下蹬着日本马靴,靴口还露着短刀的红穗儿。“大掌柜,”屋里的人全站起来,这个大掌柜问手下:“酒席摆好了吗?”人们回答:“在高大拿家,十桌,全整好了。”“噢,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冯麟阁啊。”小效罗瞪大眼睛端详着那个辽西三大绺子头之一的大个子。冯麟阁发现那个孩子盯着自己看,于是就问:“怎么样,没见过我吧,可怕吗?”冯麟阁倒逗起效罗来,效罗看着他,说道:“我看你挺好的,你长得像我家二叔。”可能从来没有人说过他的好话,效罗这句话不知怎么一下就感动了这个冯大掌柜,他真心的说:“好,好,那我就当你的二叔好了。”屋里的部下都笑得直不起腰来了,“那我就叫你二叔,你可得认啊。”小效罗不仅不怕倒认起真来。冯麟阁高兴地说:“好,今天捡了个侄子,走,二叔领你喝酒去。”说着,就拉着效罗的手向外走。其实人家效罗还真动了动脑子,他想:“咱要想回家,就别惹他们,再说人家还救了咱的命。”
这辽西,最有名气的就是三大绺子,冯麟阁,洪辅臣,金寿山。冯麟阁出道早,他一直把北镇当做根据地。这兔子不吃窝边草,无论收钱,收粮,他总是到外围活动,所以北镇的老百姓还真的不恨他。冯麟阁领着小效罗,带着屋里的十几个弟兄,向屯子里的大财主高大拿家走去。高大拿家在屯子的中间,大院子高高的墙,四角上还有炮楼。“警戒安排好了吗?”冯麟阁问那个三当家的,外号叫“松鼠”的人,三当家的说:“四角上是高大拿的人,屯子口和大院里是我们的人。噢,还有一件事,韩编外侄子的事办完了,只是·····,”冯麟阁不耐烦的说:“说呀,怎么啦?”三掌柜小声说:“我们的十几个弟兄都折了。”冯大掌柜一听就急了:“你说什么?都没了?”三掌柜垂头丧气的说:“我们护送出锦州,返回的路上被海匪设了埋伏,咱们这回可吃了大亏了。”冯麟阁想了想:“不怕,他海匪敢祸害我冯麟阁,这事就没完,等我回去再说。那咱们这庆功宴,就开始吧。”
原来冯麟阁在这儿开庆功宴,他们刚刚扒断了俄国人的铁路,颠覆了一列运军队的火车。进到大院里面,院里摆着好多张桌子,上面酒菜齐全,人们坐得满满的,就等大掌柜来了。冯麟阁举起酒杯喊着:“诸位,我们今天在这里庆功,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忽然这四角炮楼向院里架起了机枪,效罗人小可眼尖,他拉了一下冯麟阁的袖子,向上指了一下。冯大掌柜一看心里就揪住了:“不好,中了埋伏,有奸人出卖!”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