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雷泽君 湖南岳阳人 用笔在心田耕耘聆听生活的真谛 入世红尘勤劳作 出世娑婆乐逍遥 《大西北诗人》《兰图多彩诗歌总社》《心灵芳草地》《陈小鹏专列》《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诗人 作品散见各网络平台.

故乡的小河
文/雷泽君(中国)
六十年代初,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岳阳地区管辖的君山农场工作。那是从八百里洞庭湖围垦的大型国营农场,三面环水,北倚长江。农场在岳阳市的西郊,与岳阳市隔湖相望。所以老家人都称我们是“河西伢子“,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叫”自城院”的小镇渡过的,那是农场总场机关的所在地。
湖乡多河汊,水乡人家出门三步一桥,十步一港。清清的河水是湖乡的生命之源。睁开双眼小河就沸腾了,此起彼伏的洗衣服的棒锤声,挑水浇菜的哗哗声,洗衣的女人们谈笑声,岚雾袅袅升腾人间烟火,好似一帧湖乡晨浣的油画,奏响了黎明前的进行曲。
故乡的小河,从我家门前流过,环绕小镇。记忆里河岸边长着清一色的歪脖子柳树,春风一吹,柳枝在暖风中娑婆起舞。邻家的小雨哥哥带着一群顽皮的男孩子,折柳枝编成一顶顶帽子,挥舞一只木手枪沿河堤冲呀杀呀,上演一幕幕战争片。我喜欢牵着小妹萌子沿河岸采刺玫花,绯红的.浅粉的.白色的刺玫花插满妹妹的发辫,萌子就像安徒生笔下美丽的白雪公主。暮春季节,刺玫花粉红的茎肥大粗壮,小心摘刺.撕皮后,肥硕的花茎可以生吃,有一股淡淡的苦香味。采花玩累了,妹妹哭闹着要回家,我便拿出杀手锏,去小河罩小虾,小妹高兴拍手叫好。
“罩小虾”一般是暑假期间,趁父母上班后。把家里洗菜用的一种圆形竹筲箕,用四根长长的麻绳系好,去小河边捞几枚带花斑的青螺蛳砸碎,加一小碗米饭,放一把切碎的韭菜,在圆筲箕里放一块石头。然后把筲箕放到木桥下,静心地在岸边守候,过一会儿把筲箕往岸上一提,黑乌乌的一层跳跃的青壳小虾.小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罩上长胡子的小泥鳅.小鲶鱼,小妹提个小桶子尖叫着.跳上跳下捉小虾,小鱼在桶子里溅起的水花给她抺了一个小花脸。
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记忆里童年,都与小河息息相连,独自回味常常忍俊不禁。暑假的一个午后,趁父母午休,我偷偷溜出家门和约好的娥子姐姐去机关食堂菜地偷瓜。我们翻过一条小沟,匍匐前进爬到菜地边,我负责放哨,娥子姐姐负责偷瓜。守菜园的老周头不在,我们偷了几个小香瓜一溜烟跑了。拿着分到手的“战利品”不敢回家,溜到小河洗洗后,坐在木桥上一小口一小口品尝,一边吃一边唱《洪湖水浪打浪》,正当我吃得津津有味.忘乎所已的时候。
“细伢子,快上来,小心掉河里”一个穿着白竹布衬衣.黑长裤.圆口黑布鞋的约六十来岁的长者向我招手。我胆怯地走到岸边,把小香瓜放到他手里轻轻说:“瓜不是我偷的,是娥子姐姐给的”,说着说着我低头小声哭泣,“偷瓜可不好,下次不许了,改了就是好伢子,你是谁家的?”长者抚摸着我的头边说边哄我笑,“我是雷师傅的女儿,您是外地来的干部吧?”我抬头望着长者傻乎乎问了一句,“嗯,谁说的”长者笑着问我,“因为您从哪里走来的”我指了指招待所的方向(当时外地来的客人都住农场招待所)“细伢子,蛮聪明,你知道北京吗?”长者用手刮了一下我的小鼻子,“知道呀,毛主席住在北京,王震爷爷也住在北京”,“你知道王震爷爷?”长者弯腰望着我笑,“嗯,我爸爸去北京接吉普车就住在王爷爷家里,您认识他吗?”我和长者热乎地聊过不停,还给长者唱了一首《南泥湾》,“再见,小朋友”长者临走时给了我一把包着玻璃纸的水果糖,那漂亮的玻璃糖纸小心翼翼夹在日记本里,伴随我渡过快乐的童年。
因偷瓜的事怕父母发现,回家后这件事我从未和父母说过,只悄悄地告诉了小伙伴三毛。后来才知道在小河边遇到的长者,就是当年农垦部的王震部长。据农场史志记载从1964年至1988年,王震部长先后十六次来农场视察指导工作。至今农场人对他老人家念念不忘。往事如烟,小河边巧遇王爷爷,是小河的幸运,更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春秋自轮回,谁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段如雨的往事,沾湿了记忆的小巷,风吹花染留一段岁月的暖香。
故乡小河仍坚守春秋,养哺一代又一代的湖乡儿女,潺潺流动的小溪流,向着长江.向着大海日夜穿梭.奔流不息,故事在记忆的江河里潮长潮落。轻弹着光阴的情弦,沿着岁月的沟壑轻盈流淌。
我爱你,故乡的小河!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