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制图老师!)
青春的部落
——暨黑、青冈县三新种马场知青再聚首联谊贺词
文/刘克
亲爱的三新知青战友们,尊敬的史春普会长,大家上午好!
当我走进今天的会场,当我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顿时心潮澎湃,激情荡漾。五十年相聚,朋友你可曾想过,五十年有多长?当年的小知青如今已白发苍苍步入夕阳。五十年有多长?当年还是一群孩子,如今已成了爷爷奶奶儿孙满堂。五十年有多长?姚震、李勇、华文学、姜喜林、陈满、项东、李志民、李万良、刘朝东等,这些当年的营连排长三新知青的骨干力量,如今都陆续的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现在后悔了,来不了现场,尽管网络通畅,也无法连接阴阳。五十年有多长?他作为历史当然很短,但作为人生,确实很长。多数人一生只经历一个五十年,这种说法并不夸张。都说长命百岁,那只是我们的梦想。所以说五十周年集会,庆祝上山下乡,意义重大,非比寻长,他再次说明了我们当年的三新知青情深意长。再次表明了我们当年的三新知青初心不忘。实践证明,只有三新知青五十年后仍然能爆发出这样的凝聚力量。让我们为大会的成功召开再次祝贺!为我们幸福相聚再次鼓掌。

五十年前,在座的都住在三新场,要说开大会,白天一个通知,晚上几百人都会准时来到场部礼堂。可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群人早已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再组织这种大型集会,困难之大,难以想像。多谢以史春普会长为首的大会筹备组的各位战友,他们勇于付出,敢于担当,发扬三新精神,集中三新智慧,凝聚三新力量。策划筹备,规模远远突破了计划,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想。为了这次成功的聚会,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我代表三新老知青给你们点赞,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前,就是我们这些人放下书包,背起行装,怀着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都作为的坚定信念,装着改天换地的人生梦想,廷进了青冈西北草原,来到距县城近百里的三新马场,踏进了人生第一个战场。记得当时年令最大的是二十几岁,最小的只十六七岁。什么李淑兰、高灵芝、张志光、王敬华等还是一群小娃娃。这批青年多数人第一次离开县城,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离开兄弟姐妹,第一次离开爸妈。第一次经受那么多风吹雨打,第一次品尝那么多酸甜苦辣。然而,面对困难从没有人退缩,更没有人害怕。人人精神抖擞,个个英姿博发,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甘情愿在这里把青春挥洒,从没感到苦海无涯。因为我们知道,人生道路刚刚开始,奋斗的历程刚刚出发。在这里经受着锻炼,在这里摸爬滚打,在这里编织着梦想,在这里渡过了一段美好年华!

记得刚到三新场不久,有人就产生了要攻破马传贫这个世界难题的突发奇想,当时大伙都把他当成笑话,现在想想只有那时三新青年做梦才那么狂妄。时间虽过半个世纪,可当年三新场的故事却历历在目令人难忘。一连男女住的是东西屋南北两铺大炕,炕头热得睡不着,炕稍摸一把冰凉。
二连百人吃饭的大食堂,
岱衍景是第一任伙食长,
一人一顿一斤打卤面,
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农业队三伏天割小麦汗流直淌,
育成队骑马放牧多人受伤,
姜喜林、陈淑春、王敬华、赵晓光,
打着夹板也不离场;
羊队青年带着干粮去放羊;
高敏,许成珍在学校教孩子书声朗朗。
白天干活虽累,
晚间还要开大会,会场是个小礼堂,
会前经常把歌唱。
袁广忠最善长,
五十岁的老司机笑脸扬。
提篮小卖拾煤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京剧选段唱跑腔,
表演者是曲传芳。
姚震带领宣传队,
贪黑起早不怕累。
精点台词往大干,
标志动作举双臂。

年令逐渐长大,思想不再彷徨,行动不再迷茫,多数人对未来有了新的设想,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往。
心眼儿多的姑娘偷偷盯上了帅哥,找到了如意新郎,
聪明的小伙爱上了小芳,回城不久就成了自己的新娘。
当时项东为追高淑珍,天天去卫生所,不是感冒就是受伤。宣传队高灵芝嫁给了拉二胡的郑云江。
就连我们的史会长也在三新拿下的赵晓光。
然而多数人当时虽没遇知音,却也抓住了机遇,找准了方向。有的人返城进了工厂,有的人选择当兵穿上了军装,有的人圆了大学梦重新走进校园课堂,毕业后很多人成为国家栋梁。医学院毕业的程玉龙在治疗癌症方面成绩显著,在全省医疗界都享有很高名望。当时曾在三新教过三年小学的郭玉民黑大物理系毕业后当上了大庆教育学院院长,唐岱君毕业后当上了大庆税务局长,李长禄当上了大学校长,当年三新的小木匠许仁,清华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工业设计院当上了院长。当年年令最小的于亚娜曾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诗歌和文章。有的人步入政坛青云直上当了科长,县长,厅长。
宋子学,看得清,
党员干部有竞争。
为了竞选当县长,
思想进步不入党。
张朝武,张广衡,
全凭能力往上升。
不贪污,不腐败,
两袖清风干到厅。

黑大英语系毕业的赵佳志,被国家派到联合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政治舞台工作多年,那是知青的骄傲,更是三新的光荣。
现在这些人都已退休,只有史春普还没离岗,即当艺术团团长又兼知青会长,听说有时日理万机比较忙,让我们再次为史春普加油,为她鼓掌,希望她在会长的岗位上再创辉煌!
这一切说明什么?他说明了当年三新场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是一个造就人的地方。
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想想当年的三新场是个什么地方,她就像一所学校,虽不发书本又没课堂,可都以青年学生为招收对象,这和学校没什么两样。他就象部队,虽不发武器,不穿军装,可我们也和部队一样同住一个宿舍,同吃一个食堂。时尔列队出操,干部都叫连长营长。他即是农村又像边疆,近处满山小麦大豆高梁,远处草原无边,到处猪马牛羊。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地方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在这个地方吸取了人生力量,在这个地方,确定了前进的方向。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一起回故,一起畅想。
千缕情絲再荡漾,
战地黄花分外香。
让我们再一次登上知青巨轮,不忘初心,重新起航,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奔向未来,奔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