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也一直将它作为人生的警示和座右铭。
古人也曾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当今这个喧嚣和浮躁的时代,一些人为了达成一己之愿,追名逐利,常常丢了初心,丢了最初的善良和本真,最终忘记了行走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人,不管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可以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沉鱼落雁、貌比潘安的外表,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们的平凡里唯独不能没有善良,因为善良才可以永葆初心的纯真和鲜活;善,是人性的大美与光辉。

说到善良,我们会不自觉地联想起女性,谈到女性,自然离不开孩子。做为女人或母亲,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陪伴与呵护,成就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却很少想过,孩子成长中的一点一滴,也在不断地带给我们感动和欣慰。他们的一颦一笑、一啼一哭,以及长大之后的每一个善念和善举,对于我们何尝不是一种反哺,不是另一种陪伴与告白。
一直以来,总想把女儿的故事写进文字,写进我生命的感动和欣喜。我的女儿,张曦文,一个二十一岁的女孩,现就读于上海的一所高校。每每想到她年幼时的咿呀学语、学步时的磕磕绊绊,内心总有暖暖的情愫流淌。也在想,一个即将面临毕业的九五后,真正走出校园,步入社会,面对纷杂的世俗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会不会适应当今汹涌的改革大潮,会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会不会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奋斗……也许,我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从蹒跚学步的那一刻起,女儿身上的一点点光芒,早已筑成了我内心的烛火,这火光一直照着她、也照着我,走过四季流水,清清的,像我们一起唱过的歌。
记得女儿读初二时的一个下午,她去老师家补课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站在小区门口,等候孩子的归来。这时,一辆飞驰的汽车将对面骑摩托的男子撞倒,顿时,男子血流一地,昏倒过去,鞋子也被撞出了几米之外。路过的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大小几十个人站在那里,却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助,这种场面持续了大约七八分钟。女儿放学归来,见状立即冲入人群,她不顾男子周围的一滩滩血迹,甚至蹲到男子身边用手指试探他的呼吸,接着,伸过头去,小心地问询,试着和男子说话,查看他的反应。当她发现男子确实不省人事时,对着围观的人群大吼:“你们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报警,为什么不拨打120 ?”当时我也站在围观的人群中,说实话,我被女儿一连串的动作和问话震得发懵,不过,我很快缓过神来,取出手机,报警并呼叫了120,男子赢得了最佳的救助时间,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时,人群中有赞美的声音,也有不带任何表情的人窃窃私语,好像在说:真是个孩子,不怕被人讹上啊。可我,作为孩子的母亲,真真地为女儿骄傲。她的一个小小善举,救助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也救助了那么多麻木不仁的灵魂,包括我。她给围观的人上了一堂课,也给这个社会、给冷漠的人心注入了鲜红的血液。
还有一次,在女儿读高一下学期时,老师在台上讲课,班里有个女同学不注意听讲,偷偷取出小镜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化妆,化妆镜的光不时地反射到讲台,严重地影响了老师讲课。授课老师再三提醒暗示,那位女生却置若罔闻,照化不误。一气之下,老师停下课来,要求照镜子的人站起来承认错误。大约僵持了十几分钟,那位同学一直不肯站起来。情急之下,女儿站起来主动向老师说,刚才是自己的手表一直晃动才引起的反光,并向老师和同学们道歉。其实,老师明明是知道的,同学们也是知道的,只是不想揭穿那位女生。后来,老师继续讲课,一场小风波平息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女儿回家后和我说起此事,我在唏嘘和感动的同时,不知该对女儿说些什么。也在悄悄地想,女儿救了老师的场,救了同学的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救赎吧!小小年纪的她,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敬佩和赞许,她以小小的智慧和宽厚的仁心,包容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笔精彩的分值。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句很经典的话:聪明是天生的,而善良是可以选择的。也许,我的女儿没有倾国倾城的相貌,没有过人的智慧与天资,也没有显赫的出身与家世,但她深入骨血的善良以及因善良而升华的智慧,确实难能可贵得让人汗颜和却步。我想说,作为一个寻常的母亲,我首先希望孩子是健康的、快乐的,在这个基础上,更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将来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裨益。快乐的源泉是身心的健康,而身心的健康离不开善良和感恩,一个不懂善良和感恩的人,又如何担当得起未来家庭和社会赋予他(她)的职责,如何担当得起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善,是人性的大美,它让人性的光辉更加温润和炫目。自古以来,我们崇善向善,以善为美。有句话说得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生活中,我们不必去千里之外进香朝拜,因为父母就是最近的佛与神;我们做不到兼济天下,但可以选择独善其身。平凡的我们,也许卑微得像一株小草,但是,低矮中我们依然会拒绝冷漠和无情,依然会在四季的风中纳悦吐芳,因为我们心怀善良和悲悯,懂得宽容和感恩。上善若水任方圆,因为爱,人间才会盈满春意。
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