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长篇音频小说【关东秋叶】第一部《辽西故事 两户人家 “百岁”遇险》 一八八七年,光绪十三年。春节,关外,靠近郑家屯有一个叫黑家窝铺的地方。白雪皑皑的山坳里热闹非常,男人们互相做着揖 , 妇女们道着万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闹哄哄地,喊着,笑着,跑着。那二踢脚“乒,乓”声和鞭炮的“啪,啪”声,响成了一片。村子中间的关帝庙前,正跳着萨满舞,驱赶着“年”这个恶魔。皮鼓敲出了“空齐,空齐”的声音,穿着像古代武士那样的年轻人,佩戴着刀弓剑戟,一样一样地向围观者展示。“年”戴着假面具,身上反穿着皮袄,被武士们赶得到处乱跑。孩子们扬着棍子,拿着雪球也向那叫“年”的鬼怪身上打上个没完,急得“年”直告饶。人们都在尽情地舒展着上一年疲惫的身体,向往着来年家的兴旺。初一,财神爷刚归位的时候,叶赫老爷的二福晋生下了一个八斤重的胖小子。
同样在关外,另一个叫北镇的地方,离县城不远。医巫闾山山脚下那个叫王屯的村里,族长王觉武家里,说来也巧,此时此刻在村子里鞭炮的响声中,他太太也生下了一个七斤多的男孩儿。
在咱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生男孩是喜事,因为男孩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要撑起家族门户的顶梁柱,也是传宗接代的根。这两家人当然都高兴得不得了,不用说,都是张灯结彩地,向四乡五邻宣示着家族有了继承人 。
黑家窝铺是个三百多人的堡子,大部分是旗人,是叶赫那拉家族一个分支的后人。只有少数一些女人是从其它地方嫁来的。这里的族长叫叶赫营,家里一连生了五个姑娘,这回得了个继承人,可把四十五岁的老爷子高兴坏了。正月十五这天摆了个流水席,几乎把全屯的人都喝醉了。他给孩子取名叶赫英才,小名叫巴图鲁,当然是希望将来要成为英雄了。
王屯这家人据说原本是姓爱新觉罗的,只不过在祖上也不知是得罪了谁,躲来躲去,最后就落脚在医巫闾山下青岩寺的寺前。这个屯子依山而建,沿坡而起,二百多口人,大部分是王姓的族人。外面很多人传说这里的人,实际是罕王努尔哈赤胞弟后代的一个脉枝。按理说该姓皇家姓氏封地拿饷吃俸禄。可这个屯里的人,全靠山中辛苦,地上流汗,面土背天,刨食吃饭。这个王屯里的人,在这山里居住,少说也有一百多年了。听老人们说,是得罪了皇帝,搬来搬去才搬到这闾山下的。既然祖上原来是个大王爷,就姓这王爷的王字吧。后来也就姓了王。族长王觉武也是四十多岁得儿子,天天笑得嘴都合不上了。安排请客摆宴,整个正月都忙得没闲过一天。男孩取的名子叫王效罗,因为这代人轮到效字辈了。前面的三个姐姐分别叫:效爱,效新,效觉,这弟弟顺着就叫效罗。
眼看着就要过“百天”了,在关外,孩子十五岁前要过很多纪念日,生下来那天叫“过生儿”,然后就在一百天时候,大大地庆祝一下,还要到庙里去请老和尚念一下保佑孩子的经文,叫 “过百岁”。再往后,就多了,什么一周岁,一周半啊,三岁,六岁半锁,十二岁圆锁,十五岁束发,二十岁弱冠,等等。不过别的先不要说,就这“百岁”,在人们印象里,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关。这“百天”就是“百岁”。过好“百岁儿”才能真正的长命百岁。
这一年的雪特别大,天气也特别地冷。都四月份了,漫山遍野的雪还没化开,人们还像冬天一样,穿着皮袄,猫在家里。因为一出去就得哈着气,还要跺着脚搓着手,什么也干不了。
辽西新民县城附近有一座菩萨庙,在观音菩萨生日之后,要办个善财道场,特别请来了青岩寺的住持善空法师来主持。这个善空法师,在奉天一带特别有名气,对他的传说多极了。有人说,他是“天上的神仙,专来解救人间苦难的。”也有人说:“他是从南方云游来的高僧,看到这奉天山清水秀就留下了。”更有人说:“”这善空法师本是大将军,不想再杀人了,就来这奉天立地成佛了”。不管人们说什么,在关外,善空法师的佛学和人品是得到大家充分肯定的,在那辽西一直到黑龙江都有很高的威信。
善财法会,是专为孩子们举行的仪式。在奉天,在那些老人们的印象里,有几十年没有专们给孩子们做法会了。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要来参加道场法会的人就多了。黑家窝铺的二奶奶也要抱着孩子去新民,她对丈夫说:“你看看,后天的法会就是英才百天,到哪儿去赶这样的好事呀,我们去参加法会,让我们的英才也沾沾佛气,将来好当大官发大财,还要长命百岁哪。”
天还没亮 ,叶赫老爷就让总管套了三架爬犁,前面的爬犁上是两个带枪的家人,中间的一个爬犁上是二福晋抱着小英才和随身的丫环,后面那架爬犁又是两个带着武器的家人。黑家窝铺离新民有二百多里,“不着急,天黑以前到就可以了。你们先去新民城里咱二姨家,第二天再到山上的庙里去。”老爷一再嘱咐着。
爬犁在山间行进着。那雪地还很硬,拉着爬犁的马儿,有时那蹄子忽悠地被滑一下,让人挺打怵的。路两侧,满山的白桦林互相挤着,在山风的戏弄下,摇晃着干枯的叶子,发出“哗拉哗拉”的声音。山坡上大雪皑皑,星星点点的散布着野兽的足迹。这山路忽上忽下,爬犁滑得飞快,木犁掀起的雪沫子,和着它带起的风,弄得这山路上像飘起了雪花似的,看起来模模糊糊的。
一路上小英才都睡得很熟,小脸红扑扑的。二百多里的山路,不经意间就被甩在了身后。“还有二十里就进城了,二福晋别着急。”丫环一边给太太掖着御寒的棉被,一边小声说着。
“狼,狼!”前面爬犁上的家人发现了狼,喊了几声后,就对着那有狼的地方放了几枪,“砰,砰,”枪响过一阵子,就什么动静都没有了。“今年春寒,雪化得晚,那狼没吃的,都从草原上跑到咱这儿来啦。”赶爬犁的人,头也不回地向太太介绍着。忽然,人们发现在前面大路的中间地带站着两只狼,那绿幽幽的眼睛正盯着这三挂爬犁。带枪的家人赶着马,冲向那两只狼,狼扭头就跑,还跑跑停停地逗着人。前面的爬犁越追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后面有狼,你看!”丫环手指着后面的路上,二太太看到后面的爬犁,跟着两条大狼。这爬犁上的两个小伙子倒是勇敢,把马头掉过来,抄起枪来就打。那狼左右迂回,可就是不远去,你追我跑,你停我看。一会儿就把那两人给撩逗急了,驾着爬犁就追上去了。这后面的狼和爬犁,也就像前面的爬犁一样,顺着大路越追越远,一会儿就从二福晋的视线中消失了。就在这个时候,一群野狼从大路两边的树背后突然出现,跑了过来,围住了二福晋坐的爬犁。这狼群非常有信心,慢慢地围着,一点一点地缩小着包围圈,那丫环吓得不顾一切地钻进了英才母子的被子里,屁股撅在外面,浑身哆嗦着。
要说在这四条腿的动物里,真正聪明的就是狼了。“孤狼不战,群狼赛虎。”人们爱说什么“一只孤独的狼”这句话,其实,一只狼决不会去攻击人,或者其它被它认为有危险的动物。东北的猎人都知道:“那狼的计谋,决不亚于诸葛孔明。”这些天生的阴谋家,不用开会碰头,一切都在意会当中。它们的作战方案有几千个,全在脑子里。工作起来并不要家长指挥,一只狼只要行动,其余的马上就会知道它的意图,而采取行动去配合。它们只要观察一下,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今天,英才的母亲和小英才,就碰到了这狡猾的一群狼。你看,它们先用几只狼把前面乘有带武器的人的爬犁和后面的爬犁支到远处,留下群狼攻击手无寸铁的英才母亲和小英才她们四个人。只见三只小狼一下围住了拉雪橇的马,那马惊恐地打着响鼻,马蹄不停地在 刨着地。狼咆哮起来,有两只一下子跳起来,咬住了马的脖子,另一只则咬住马的下巴,那马使劲地挣扎,最后还是躺在了地上。马倒下了,雪橇就势翻了过来,把上面的人一股脑地倾倒在雪地上。别看英才母亲是个女流之辈,可她临危不惧,冷静沉着,非一般人可比。她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拉起了丫环说:“千万别乱跑,大家相互靠在一起,狼是不敢攻击的。”赶爬犁的驭手拿起鞭子,英才母亲右手拔下头上的簪子,丫环拿着两尺长的绳子,他们背靠背地站着,防止那群狼扑上来。虽然那匹马被咬死了,可是狼群不去吃,它们转过身来对付爬犁上的人。原因是狼的家长没有下令停止攻击,也没有对死马进行分配。包围圈越来越小,英才母亲数了数,共十只狼,她和周围的人说:“我们大概坚持半小时,前后爬犁上的人差不多也就回来了。”那狼是真聪明,反正不着急,它们围着这几个人,用那绿幽幽的眼睛盯着,在等着她们的破绽,等着她们坚持不住的时候。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人来,又过去了半小时,还是没有人出现。这时,那狼群简直就在你的脚前面蹲着,它们歪着脑袋,看着眼前的猎物,不时还用它那蓬松的尾巴划拉划拉地上的雪。英才母亲夹着小英才的那只胳膊,已经酸痛的快支持不住了,另一只拿着簪子的手也冻僵了。“坚持,坚持住,你一动,那狼就会扑上来的。”英才母亲告戒着身边的两个人。这二福晋从小就习武练剑,娘家在大兴安岭,对狼的习性非常了解。旁边的丫环已经坚持不住了,她几乎就是半躺在英才母亲的后背上,那个赶爬犁的小伙子,不知为什么身体也开始发起抖来了。“坚持,坚持住。”英才母亲大声喊起来,这才使那小伙子停止了抖动。狼群看出了猎物的害怕,开始行动了。
几只狼做出要攻击三个人的样子,其实它们的目标就是英才母亲,狼群发出嚎叫声,一只大狼忽然向英才母亲扑了过去,英才母亲早有准备,对准狼的七寸,就是那咽喉,把那簪子一下全都扎了进去,狼狠狠地咬住她棉袄的袖子。英才母亲就势拎住那只狼的前腿,左右挥舞,打跑了随后扑上来的另外两只狼。可就在这时候,身后的丫环倒在了地上,几只狼一下子扑上来,拖着她就向外拉。那个赶爬犁的小伙子一转身,也被三只狼跳起来扑倒在地。英才母亲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胳膊抡着死狼使劲去打那拖着丫环的几只狼。这个时候,她也实在是没有劲了,一把脱了手,把那只死狼扔了出去。六七只狼趁机一下子全围过来,它们身上发出的腥味让人头都发晕。英才母亲闭上眼睛,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绝望地喊着,“菩萨啊,救救我们吧!”(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