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庐人境悟道回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端居市井满庭芳,
漱月虬枝正履霜。
独立乾坤虚世界,
修得彻骨馥华香。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或出或入的修行。修成神佛,还是修成魔兽,云泥霄壤,境由心造,全在己心。
佛祖教人修行,是抛弃名利物欲,远离市井繁华,在山野丛林中禅意静修。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修行方法,也是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

古人修行的方法,是先出世,后入世。然而,在当今之世,已无净土可藏其身。今人的修行方法则逆古人而为之,即先入世,后出世。
黄金白玉非为贵也,许多修行者,在享受人间的大富大贵之后,突然对虚拟世界的物质现象由好奇到产生厌倦,从而再次追求灵魂的超然。
这就是入世到出世的过程。其实,古人的放下物欲,与当今的超越物欲,殊途同归,在灵魂修造上没有分别。
入世就是出世,出世也是入世,世,仅仅是人们自设的界限,其实,大修行人根本没有世入世出之限。

在量子力学中,物质与能量,是宇宙相互转化的两种自然的最基本的因素。无形的能量,我们称之谓阳,有形物质,我们称之谓阴。两者的生生不息的相互转化,才构成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美轮美奂。

得道的人,重视能量的修炼;无道的人,追逐有形的物质。
能量,古人称之谓德,物质,古人称之谓得。德者,得也,得者,亦德也,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仅仅是水与气的冷热转化而己。
《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同此理。
《道德经》四十章的:有无相生。也是这个道理。
宇宙的道理,就这样在对立统一中兼顾。地球表面是水,内部一定是火。太阳表面是火,内部一定是液体。 一个外面刚强的人,内心世界一定非常柔弱,反之,亦然。
修行的目的,不是成仙成佛成圣,而是修道!道成,则身心皆立。立,就是不随歪风而偃,在无道乖说中,方寸不乱。

世界无论如何乱象飞花,最终回归正道,然后又脱离,再回归,犹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般。术,永远围着“道”而波动,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我们走在大“道”上,即使感觉社会远离我们,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它依然最终向我们靠拢。
诸法空相,道不虚行,百年世事一夕梦,结庐人境悟道回 ! 唯修行,让我们此生最终不虚此行!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