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艳
2020年1月18号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天气晴好,空气中流淌着小年的气息,和着春节姗姗的脚步,我们“齐鲁女子文艺沙龙2020年迎新春巳时茶会”于京鲁山庄茶缘书院隆重举行……
静谧、幽雅的茶舍吸引了我们陆续到场的每一个人,感谢立华姐姐连日来为我们的活动顺利开展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一个个精美的茶盏,一片片质感的玫瑰花瓣,以及那独一无二的小茶宠,无不彰显着孟姐的审美、品味和独具匠心,我们好生喜欢!今天我们将置身一杯茶汤之中,接受茶对我们心灵的洗礼和茶文化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
茶会于9:30在优美舒缓的古琴曲中拉开序幕……我们的茶艺师刘娟老师盛装登场。她端庄大气,红唇轻启,声音如潺潺溪流,柔软舒适,醉了我们的耳朵……伴着茶艺师娓娓道来的引导词我们先调整呼吸,放松全身,正襟危坐,双手虎口交叉,大拇指相扣护持丹田,轻闭双眼,保持深邃的呼吸,随后按照茶艺师的要求我们一一照做,渐入佳境……第一碗茶汤入口,带走了我们口腔内的油气,使我们的口腔、喉咙都得到了滋润和清新。此时,只听茶艺师缓缓地说:“现在,请将眼睛缓缓睁开。”茶艺师已为大家斟好了第二杯茶。她请大家左手拿起茶杯,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双臂抬起,让身体中正平衡,结合腹式呼吸法喝茶,边吸边喝,茶汤含在口中,用鼻子将气吐净,再慢慢将茶咽下……我们照着茶艺师的样子,左手轻轻端起茶盏,右手极尽优雅托着杯底,双臂抬起,结合腹式呼吸将第二碗茶汤喝下……此时茶艺师的美妙的声音又流入了我们的耳朵:二碗破孤闷。第二碗茶让我们的心情放松。所有的情绪都源于我们的心念,因此放松心情,放下杂念,让自己投入在一杯茶中……人生不就像这杯茶,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拿起豁达、宽容,放下计较、苛刻……只有放下拥有的,才能拥有更多的……多么富有哲理,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禅茶一味”吧?这就是习茶品茗所带给我们的最好的启迪吧!

七碗茶汤喝罢,我们全身通透、轻盈,杂念尽消,内心得到完全的放空,姐妹们的脸上都泛着红光,那种沉静和淡然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此刻的我们仿佛耳更聪了,目更明了,神气更爽了,飘飘然从一个个的“茶小白”变成了一个个“茶仙女”,这就是一杯茶给予我们的馈赠,一片树叶带给我们的芬芳、幸福和温度……接着“玫瑰茶仙们”各自谈了自己刚才喝茶的感受:罗姐说自己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仙境,登梅妹妹说好像看到了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有一叶扁舟……而我个人则感觉到品茶时的那份宁静:仿佛听到一朵山茶花慢慢绽放的声音……总之“人有万象,茶有千面”,同样一杯茶,不同人能品出不同的味道,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半个茶人”。
生命如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歌者,声起声落,起伏跌宕;生活如茶,或浓或淡,或苦或甜,我们需要用心品尝。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玫瑰女子一直坚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美好。接下来我们把自己交给时间,漫卷时光流年,体味杯盏茶韵,不只等风来,更要追风去。


茶飘韵,玫飘香
——记齐鲁玫瑰女子文艺沙龙迎新春茶会
纪红山
一场久违的瑞雪,给我们2020年齐鲁玫瑰女子文艺沙龙的茶会活动,平添了意外的惊喜。
1月18日早上,姐妹们汇聚到京鲁山庄的茶缘书院,“迎新春巳时茶会”在我们的翘首中,拉开了帷幕。
15位玫瑰姐妹整齐地端坐在长条桌的两边。白色桌布,紫红桌旗,上面洒满玫瑰花瓣,两瓶腊梅含苞待放,红黄相间,立于桌面之上。琴音清袅,茶汤鼎沸,不知不觉中,空气中氤氲出一股清香,气氛肃穆起来,叽叽喳喳的姐妹们逐渐沉静下来。
此时茶艺师刘娟登场,一袭藕色旗袍,体态微丰,雾鬓云鬟,顾盼间明眸皓齿,抬头间巧笑嫣然,她慢慢踱步到茶台边,缓缓坐下,举手投足间,自带一种古典美,让玫瑰姐妹眼前一亮。
丹唇微启,兰气徐徐。她首先感谢大家放下手里的繁忙,来感悟这次课程,走进心灵,建立喝茶的习惯。她以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为引,放空自己,洗涤心灵,物我两忘,纯粹自己。姐妹们按照茶艺师的要求,深邃呼吸,微闭双目,静心体会。从第一碗茶开始,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耳畔是高山流水的古琴声,身边是志同道合的玫瑰姐妹,我们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方净土,开启了我们的洗心之旅。在七次的端起与放下之间细细品味,不是品味茶品,而是品味心魂。
据资料记载,我国早在战国时期,《神农本草》里就记载了茶叶的来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朝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古代先哲们更是把茶的真,糅合进道家文化中,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医理论,把上午喝茶的时间界定为:巳时茶。因为巳时(上午9点-11点),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段,脾脏当值。脾脏不但是人体的血库,又是血液中的重要过滤器,其实也承载着免疫的功能。这个时候喝茶,可以健脾养血,温补脾阳,令人精力充沛,做事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可是,我还是喜欢茶的传统角色:与水携手,生津止渴,醒脑提神。岁月如烟,闲窗默然,宠辱不惊,心若芷萱。想象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对琴曲和蒙山茶的喜爱,同情陆游“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的孤独感。

品完七碗茶,茶艺师请我们谈谈,品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玫瑰姐妹浮想联翩:有的听到了花儿绽放的声音,有的想到了初恋,有的说宁静放松,有的叹精致美妙......大多说的是心中的一幅画:静谧高远,碧水长天,灵魂或是在指点江山,或是在心海荡漾,无视归宿不想彼岸。
两个小时的茶艺课,在玫瑰姐妹的意犹未尽中,走向结束。难却我们的盛情,这位美丽的茶艺师,又在茶具之间,给我们展演了一场茶艺。茶艺师玉腕轻转,云指绕飞,如蝴蝶轻舞,如流花曼妙。看着这段压轴的茶艺演示,我仿佛看了一段动人的舞蹈。
茶中有礼仪,茶中有信仰,茶中有感恩,茶中更有道。这一场茶会滋润了姐妹们的心灵,深深启迪了姐妹们的生活态度,未来轻装上阵,潇洒玫瑰人生。


说“茶”
滕 丽
前几日,很高兴参加了齐鲁女子文艺沙龙在茶缘书院举办的“巳时茶会”,尽管事先恶补了一下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但在饮用了茶艺师给引导的七碗茶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于茶的认知还是太过于肤浅了。
待众姐妹落座后,茶艺师也身着靓装款款而至,落座之后,便用甜美的声音、深情的引导词领大家进入沉思中。先是闭目养神,再慢慢张开双眼,茶师已悄然把每个人眼前的茶杯斟满,茶水深色,清香扑鼻,“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一饮润喉,再饮已痴,三饮则醉。
七道茶过后,从认识到体会到感悟,品尽一生。此时,身心愉悦,万般自在,情不自已。
茶,是中华儿女独有的钟情,它没有咖啡的浓香,但它清香,悠远,绵长。它没有酒水的辛辣,但它温润,细腻,低调,婉转。
茶的七道,不正是描述的人的整个一生吗?初涩——知香——拾慧。
年少时读它,青涩懵懂,为了理想图腾,心清气爽,相伴三更灯火五更鸡,虽苦亦甜。
中年时读它,情思缱绻,绵远悠长,舌尖心底都是满满的自信和力量。
暮年时读它,香气扑鼻,回味无穷,情不自禁要抚琴弹唱,感叹岁月易逝,霜染青丝,也只是弹指之间。

爱你,泼茶留香的刹那。
想你,古道热肠的瞬间。
茶,一生与水为伴,不弃不离。弥留于唇齿之间,直抵于灵魂深处。久久长长,犹如相悦的两情,执手相望,天涯永随。
人生如茶,一杯清茶之初,都是淡淡的苦涩,然后是清新的淡雅,最后是夕阳西下时的缠绵回味。
茶如人生,经过采摘,翻炒,贮藏,数道工序,它不叫苦不叫累,任你打扮包装。最后陈列给世人的,都是成熟自信的面庞。任世人评说,它不卑不亢,犹自保留着自己的清香。
茶有千百种,沉淀的都是于天地毓秀于一体的精华。包装也成千姿百态,或纸盒,或锡箔,或陶罐,或锦绸,或棉麻。但是,无论它出身如何,在懂它的人的眼里,它都是世间的唯一,是他最钟情的那一个。
挚爱是什么,挚爱不是热烈的欢迎,而是两情相悦,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彼此的追随,是面朝大海时看到的春暖花开。
杯中茶水叶,或来自深山幽谷,或来自旷世老林,或来自层层梯田,他们没有身份高低,此刻他们凝聚在一起,拼尽全力把自己蕴藏的力量奉献给懂它的人。待到七碗茶饮尽,他们不问归处,冷静地保持着那份矜持;哪怕翻做泥土零落成尘,他们亦不动声色地微笑——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图文编辑:罗东勤 倪希莲 王银凤 纪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