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夜读儒学有感】窗前微冷霜花懒,忽觉更尤短。
谁知夜里月寒风,一抹清心能有几人同。
把书问卷谋灵性,灯下闻先圣。
怀仁知礼奉中庸,择义信诚以智悟其宗。
★★★★
注释——儒家学说之我之浅见,未必正确,只是我近期学习儒家思想的一点感受,粗浅成文,没做推敲。
儒家学说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良好道德的最基础条件,仁和礼是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体系,仁和礼二者之间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在品质,礼为仁的外部表现。儒家学说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则是儒家思想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涵盖,包括所有的道德范畴。仁义礼智信应该说从表现形式上各有特点,但实质密不可分,其中,仁为主导,也就是说有携领之意。
儒家学说首先倡导的是孝悌,我们所说的百善孝为先正是儒家思想的翻版,孝其实是仁的第一体现,有仁方有孝,不仁者如何能有孝,连最根本的孝都不存在,那如何能真的爱世人。爱也是仁的一种体现,且具有广泛性,正所谓博爱无限和大爱无疆。
有孝依礼,这是儒家思想关于孝的其一内蕴,礼自然是仁的外部表现,用一句简单的话说,礼是本质,仁是为礼而存在的,是为礼服务。
至于义智信,也是由仁派生的品质。孟子说舍生取义,义是正义是信仰是博天下人幸福之举,须仁所致。智,作为取道的思维表现,首先要有仁做根基,才有正道之取。信,有信之人,必取于人悦于人,当然免不了仁心,与信一统的诚,从字面解释为成言,成言有信,自有仁心相佐。
所以说,仁为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当之无愧,也是我们道德范畴内的思想核心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