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
诗人/史新柱(河南洛阳)
高价搭乘私家车,高价抢了高铁票,奔波了一千多公里,终于回到了好像分别了十年之久的家乡。
中国的农民就认农历。再有五轮太阳的升起与沦陷就是二零二零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了,真正的新年即将来临。
浑身散了架似的疲累,这几天总是早睡晚起。
一颗经年流离漂泊的始终悬浮着的心,在踏上故乡的那一刻,终于落在了实地。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故乡是避风港,家,身的栖息之地,心的安乐之窝。
院子里一排齐整的满满的,六大圈金灿灿的玉米穗还没脱粒。尽管粮食价格低迷,二零一九年的秋天却无辜负农民的辛劳付出!
今年是暖冬,今日大寒时令。现在的温度也就零下二度左右,气候反常,大寒不寒?
黄昏饭罢,和妻子去责任田看麦苗的长势。
天光暗淡,四野静谧,大地空旷辽远。倦鸟归巢,寒星将现,暮色苍茫。
豫西宜阳县高村镇的家乡,丘陵沟壑,坎坷不平。千百年来的农耕生活一直持续到现在,或许仍将一辈一辈的延续下去。贫瘠而又深情的黄土,养活了一辈辈的父老乡亲,人们在不停的努力着,力图改变至今依旧靠天吃饭的现状。
无论丰收或者欠收,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不失种田的热情,他们对土地有着一种狂热的爱。地边地角,堰边沟畔,所种的麦子到边到沿儿,中规中矩。
今年秋季雨水反常的频繁,延误了最适宜的播种期,现在麦苗的长势远不如往年此时的茁壮兴旺。明年小麦能否有个丰硕的收获,还是老话,凭天意吧。
繁琐的庄稼不种,种地尽可能简单化,尽量机械化,打工务农两不耽误,异地和故乡两头奔波,累是肯定的!不如此,又无更好的生存办法,慢慢捱吧,只要不懈努力,峰回路转也很有可能
星光暗淡,天幕低垂,天地合一。
南北走向的狭窄的水泥路,随着高岭与低洼的地貌走势或高或低的向远处延伸。在似乎已经是路的尽头的地方忽而左转,再次蔓延向远方。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平坦的,一帆风顺的人生顺境几乎是没有的,高低崎岖,坎坷不平,鲜花,荆棘,激流,裸石,当我们精疲力竭的时候,转机和光明重新闪现。所以,只要不抛弃我们的美好理想,不放弃我们的执着努力,我们终将能够迎来人生灿烂的春天,终将会有丰硕的收获。
路的西边,不远处,父母的合葬墓冢已与这苍茫的大地融为一体。父母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父母努力了,尽心了,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我很想念父母,但是我不想在此时去打搅父母的安宁。
路的东边,东西走向的缓坡上,几棵柿子树的下面,有一座孤零零的荒草掩映的坟茔。我那四十二岁,因为一场意外而英年早逝的本家哥哥,阴悄悄的,无声无息的永远酣睡着。哥哥与人为善,人品极好,谁成想竟然早早的去了。时也,命也,运也!谁奈其何?愿逝者安息,永无忧伤愁苦。生者仍需不懈奋斗,昂扬斗志,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美好的人生蓝图!
‘’回家吧,有点冷。‘’妻说。
‘’好吧,家里好。‘’我答。
北边高岭上的村庄上空,有灯火闪烁,闪烁的灯火充满无限的生机,明亮而又温暖。
再见,长眠于深情大地的父母!
再见,我那与深情大地融为一体的善良的哥哥!
我一把扯过妻子的手,一把将她揽在我的怀里,我们依偎在一起,向着家的方向,快步走向光明与温暖…………
…………
2020年1月20号22点落笔于宜阳老家。




作者简介 : 史新柱,河南洛阳人。常年似浮萍,心中家最重。书能启智,尤喜诗文,以诗明性,以诗抒怀,以诗会友,以诗言情。座右铭,我很普通,总在努力,力图精彩!
诵读者简介 : 玉华,全名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人,高中英语教师。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