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长篇音频小说连播 《黄河岸边的孩子第十七章·牧羊海开荒·第一节·苏武牧羊地》安群诵读 地球大自然的美,天堂是无法比拟的。因为上帝造人以后,那个天堂是按照人间来修建的。 ——《什么最美》
闲散的生活使人们烦躁起来,一些同学积极参加文化革命,增加与人斗的经验;另一部分在学校里等着毕业;我们则想找一些事情做。一些人联系到外地去参观学习,有的参加了磴口县的秋翻。正好巴盟的牧羊海牧场需要开荒,从学校里要人,我们几个同学就去了那儿“与地斗”了。
1 苏武牧羊地
牧羊海位于河套平原的东北部,在古城五原的北面, 在乌拉特中后旗的地界内 ,是个天然的牧场。都说牧羊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我们抱着好奇心来到这里,立刻就被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所感染了。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上,到处都是芦花飞舞,大家闻着迷人的草香,躺在地上就不想起来了。 开荒的队伍一共调来了十几台履带拖拉机,大概有四五十号司助人员。开垦的队伍到了以后,安静的湖泊顿时喧闹起来。人们搭起了帐篷编好了号码,确定了每个人住宿的地方。十几台拖拉机和农业机械,排成一溜摆在空地上,就像大炮和坦克那样威武。我们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精神百倍地在机械旁边做着准备工作,那热闹的场面别提多好看了。
当地的领导给我们介绍,这里原来是个种羊繁殖场,是专门培养新西兰细毛羊的。有人带我们去参观,看到那些种羊身上的毛那个厚啊,长满了全身,只露出一条窄窄的小脸,耳朵上还有个金属牌子。种羊住的房子真好,几排白色整洁的平房,每个房间里只住三四只羊。这里夏天通风冬天有火墙,还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照顾这些,价值三两黄金一只的宝贝。 趁着还没开工干活,我们几个跑到海子边上去玩儿。牧羊海清澈见底,小鱼游来游去,湖水碧波荡漾,水鸟一群一群的在水面飞翔。湖边长着一种像竹子那样的结实“铁杆儿”芦苇,我们掰了几段芦苇下来,掏了几个孔做成笛子,嘿,真是神了,还能吹出那古曲悠扬的味道。看着湖水清亮我心里一直痒痒,主要是天气冷了,要不早就跳进海子里游个痛快了。 美丽的牧羊海真是大自然赐给河套人的珍贵礼物。我们几个议论起这里的历史,古时候这一带统称五原郡,两千年前,对北部边陲已有文字记载。恰好路过五原的时候,我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本《唐诗三百首》,这回可派上了用场。我找到了一首唐诗《过五原胡儿饮马泉》,诗是七言八句,叙述的是唐朝时期,五原一带胡马羌笛的景色。“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茄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前四句是唐朝使者看到五原一带草原的景色,后来这 四句,是用于那些还留在这里的人身上了。“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人新年。”
其实我很不喜欢那些描写边关的唐诗,对于那些长安、汴梁城中的士大夫们来说,我们这里当然都是些遥远凄凉,望不可及的地方。像王昌龄的出塞诗,还有些气魄,带出了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在这里看到了阴山一词,“阴山就是说我们这里······,”顿时感觉到时光在变换,那些古代人物鲜活地就出现在眼前。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的冲突,安稳固定与游荡掠夺之间的矛盾,最后都慢慢地妥协在历史的进程里。一个同学找到了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
“单车欲问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居延就是说咱们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吧?哎吆······唐使从长安走到那里,得用多长时间哪?”我们惊叹地计算着,“怎么也得一年多······!”我也是无聊,提议找一首最能打动人的诗来,终于找到唐朝一个诗人叫岑参,他有一首《逢入京使》的诗,非常地感动人。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把一个久居边关的老人,他那思乡的形象描述的真真切切,听得人心里酸酸的,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边疆的孩子也难受起来。为了摆脱低沉的情绪,我们又说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可能是想得多,我意识到,有些学者一说起来“海洋文化”,就津津乐道。可是他们却忘掉了,从中原地区汉朝时期的南北匈奴的西迁,最后形成了欧洲西亚的国度,从草原出发,这个“陆上海洋”的远征,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直到成吉思汗子孙们在世界上把那个蒙古大帝国建立起来,他们把陆地海洋的航行推到了极致。其实草原游牧也像海洋航行一样,“永远有新的发现,必然有新的建树。”(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