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初中毕业照
文/孙福全
由于要搬往楼上住,在收拾平房的书柜时,在一本破旧的杂志里掉出一张发了黄的黑白照片,是八寸的,虽然掉色了,但人和字还影影绰绰的能看出来,上面写着兴隆初中毕业生合影,1976年,现在看那些同学小脸都非常幼稚,穿戴都是大棉袄二棉裤,啥姿势都有,很可笑。
看着照片勾起我对那时的回忆,1976年10月份,那时我15岁,初中毕业了,在临走出学校大门时,大家都和班主任说要照个毕业照留个纪念,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照相机不说家家都有,但是也不缺,手机都在照相的,几分钟就出来相片,那时只有县城有一家照相馆,还就能照黑白的,为了满足同学的心愿,我们班主任提前骑自行车来到照相馆,和经理商量定好日期,回来后通知大家,那号那号到县里照相馆门前集合,那时是大帮哄的时候,能通到乡里只有一辆从县城早晨6.30分出发,行为3.30分返回,车票0.60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是去乡里坐车得走个拐弯路,二是还得花车票钱,那时侯,农民出一天工才能挣0.80元,所以说钱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那可是一分钱掰成多少份花,因为到年终才能分红,有时年头不好还得往生产队找钱,所以,那时侯花钱是非常困难的事,统一照相的日子到了,我提前和邻居借好自行车,和一个屯的三个同学骑着自行车直奔县城方向出发,由于当时只有二八式自行车,不像这时候,什么二六的、二四的都有,适合个大个小的都有,那时就一种,而且能买起自行车的人家也非常不错的啦,一个屯子都能数过来。那时的我又瘦又小,由于个小,骑自行车就得骑掏裆,就是从自行车的横大梁底下把腿伸过去,蹬起来非常吃力,由于当时已经是阳历的十月末了,天气也挺冷,由于我穿的是棉袄棉裤,那个年代根本没条件买外套,棉袄棉裤就是外套了,我家离县城25公里,骑一会就出一身汗,我们几个骑一会,就推着走一会,经过三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来到了照相馆门前,和其他同学聚齐,班主任把我们都叫到屋里,让照相师傅给我们按照大小个排了三排,我个小就在前排坐着,我们准备好了,只见师傅把照相馆多的窗户都用黑布帘拉上,把灯打着,他一头钻进一个一米多高得设备里,呆了好半天,然后用手示意我们不要动,正大眼睛,我数一、二、三,就听师傅在黑布里面喊一二三,咔嚓一声,把时间定格在1976年10月。
从那以后的岁月里,曾拍过很多照片数都数不清,后来又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每天都离不开照相机,也使用过好多种照相机,单位宣传拍照,同学聚会拍照,过生日拍照,而且都是彩色的,现在在我办公桌的两个抽屉里放着满满的彩色照片,都是各种宣传活动照片,照片在多在我眼中就是过客,唯独这一张黑白毕业照在我心中定格了,因为它能让我想起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日子。

黑龙江省明水县交警大队孙福全13214554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