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郎当局长十年了,这个局家大业大,有权有钱,十年来收获颇丰。遗憾的是组织部长刚和他谈了话,过罢春节就让他退职。退就退吧,现在官场风险太大,早退早安生。郎局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暂时还不想公开。
最近有一事让郎局久久举棋不定。他的小儿子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国,被一家央企聘为高管,已在京城和女朋友举行了婚礼,只等着回老家过事待客了。郎局早就想把小儿的婚事隆重地办了,了却最后一场家事,也好对各方面关系作个交待,无耐当前风声太紧,使他拿不定主意。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年后再办已无实际意义!经过通夜斟酌,郎局决定再过最后一场事,再收最后一次礼。
让儿子儿媳立即回家,同各路亲友见个面。不过事,不待客,不搭棚,不起伙,这样既可规避大操大办之嫌,又不耽误既得利益,还能省下一笔待客费用。郎局不禁为自己的又一高明决策暗自高兴。事不宜迟,他立即给儿子打了电话。
翌日,郎局向心腹人事科长面授机宜,人事科长心领神会,单线通知了几个人,以点带面,所有的工作关系圈就都到位了。郎局把亲戚朋友的事交给了当会计的妻弟,就放心地到省城参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研讨会去了。
郎局的小儿子要结婚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小城。
妻弟买了一些糖果放在姐夫家客厅,让人事科长和郎局的新婚儿子儿媳在家接待,自己坐在里间账桌前收礼记账。
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在客厅寒喧几句,就直奔里间,然后悄悄离去。妻弟看了看鼓起的包,第一天就达到了六位数。
夕阳西下时,进来一高一矮两位客人,寒喧几句后,照例走向里间。妻弟一看是生面孔,疑惑地问:
“请问二位是?”
“我们是郎局长的大学同学,专程从市里赶来贺喜。”高个子说着从包中取出2000元,并报上姓名。妻弟一看到礼金立马放心了,照例收钱记账,他确实通知了姐夫的大学同学群。
“麻烦你到楼下接一下,我们还有几个同学在后边。”高个子又说。
“我这就去。”妻弟看了二人一眼,警惕地把装钱的包提走了。
妻弟刚出门,这俩人迅速拉开礼桌的抽斗,取走了所有礼单。在楼下遇到四处寻人的妻弟,高个子亮出了工作证,妻弟看得分明,证上印的是:“市纪委纠风办主任。”
妻弟赶紧掏出手机给姐夫打电话,纠风办主任说:“我们根据群众举报来办案,这些礼单需要带走,请你转告郎局长明天到市纪委说明情况!”说罢转身离去。

作者简介:杨青显,网名朝花夕拾,退休干部,洛宁县作家协会会员。喜爱花卉盆景、篮球运动、文学和石艺,曾在《洛阳日报》、《河南粮食报》等报刊发文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