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长篇音频小说连播 《黄河岸边的孩子第十五章·文革三则·第三节·恍惚年代第二段》安群诵读 几个同学百无聊赖,把学校的资料室的锁用万能钥匙打开,“借”了一大摞子小说回来。我翻了翻,都是早就吃(看)过的书了。一个从来不看外国小说的同学,也是确实没事做,他拿了一本《堂吉可徳》说道:“这本我三天看完。”我知道他看书的习惯,那是打开书就困,枕着书就睡。于是和他较劲:“好吧,咱们打赌,一碗糜米饭。你看完了我喂你,看不完就给我个饭票就行了。放心,我可知道你是真看完了还是假看···。”他在那里翻书,哈欠就来了,念着塞万提斯书中第一页的一段话:“曼查有个地方,地名就不用提了,不久前住着一位贵族。他那样的贵族,矛架上有一支长矛,还有一面皮盾一匹瘦马和一只猎兔狗。”还没往下看呢,就皱着眉问开我了:“哎,小疙蛋,曼查,甚叫个曼查?”我不耐烦地对他说:“你不会自己往下看?还没到第一页呢就问开别人了···。”我也不理睬他的白眼,躺在床上回忆起塞万提斯的书来。“主人公的身世就是破落地主吧···哎?恍惚不定的思绪,和我不是有些一样吗。”
晚上,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想着白天那些人的话:“静坐是违法的···?还要军队动手?是呀,学校里已经来了解放军,是不是先摸摸情况,再动手抓人?都说解放军是支左的,那谁是左派呢?”回过头来一想:“怎么能信他们的话呢,那些人是‘对立派’,他们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了。”一会儿自己又糊涂了:“那我···到底是属于哪一派?”晚上我作梦,好像是在练武,我胯下战马手持长矛,如入无人之境地,梦中什么也没见到,就是一通乱刺,一直折腾到天亮。醒来还在琢磨,要是天天做这种梦,那还不得累死?
我一连很多天想不通,默不作声的样子叫同宿舍的人有些紧张,可一看我吃起饭来比平时多一倍,也就放心了。都说老实人要不不发作,发起脾气来那就是爆发。他们以为我是为了那一兜子罐头生气呢,都来劝我:“那破罐头有啥好吃的?不行咱买他几个回来,敞开吃!”我等了几天,谁也不再提这事了,唉,把我的馋虫勾起来,你们再不提了。我就拼命的吃饭,吃没了我的就吃大家的,谁让你们尽说好听的呢。同学们一看我的发作目标,是食堂的饭食,就都放心了,每天给我把那个大碗盛得满满的端回来,我一看到就安静了。
宿舍同屋的伙伴在看他那本《唐吉可德》,嘿,没想到那小子真的看进去了。“哎,唐吉可德先生,你周游到哪里了?”他得意地回答我:“主上,第一次历险已经回来了。”“那你说说···,”还没开口讲话呢,他就前仰后合笑得收拢不住。“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一个乡村里的小贵族,是个身形瘦削面带愁容的小老头,他特别喜爱骑士文学,简直都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受到书中的启发,胸中装有大志,骑上自家那匹老马,找到祖上遗留下的生了锈的长矛和破了洞的头盔,开始了游历天下。他立志锄强扶弱为人们打抱不平,施展真正骑士的抱负。一个名叫桑丘的农民受雇做他的侍从,骑着自家的毛驴儿跟在他的后面。堂吉诃德在迷蒙中又把邻村一个挤奶姑娘想象成为他的所爱的女人,给她取名为‘托波索的达辛妮娅’。随后,一个没有封号的骑士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事业。唐吉可德完全失掉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中沉思,唯心地对待身边的一切。
一路上闯祸、吃亏、挨打是他的经历,在这段可笑的描述中,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老板当成债主,却硬要老板册封他做骑士。看到风车,冲上去和它搅合一场,弄得自己遍体鳞伤。出现羊群,他冲上去当做军队厮杀,牧童用石子打落了他的牙齿,打肿了他的脸。后面越来越多可笑的事情······把理发匠当成武士,要抢夺人家的洗脸盆做自己的头盔。他杀了押送的衙役,释放了一群罪犯,最让罪犯们抢的他精光。堂吉诃德始终坚信自己是个骑士,因而作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行径,糊里糊涂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最终从幻梦中苏醒过来。”
“那个可笑的先生第一段经历,哈哈哈······他把自己当成骑士,单枪匹马四处周游,却始终就在自己的家乡——那块叫拉曼恰的村庄游荡。几日后他迷迷糊糊又在村子外惹事,终于不幸受伤而归,家里人看那疯狂不可救药的样子,怕他再出去惹事,只好把他整屋子的骑士小说全给他烧了。” 宿舍里的人都鼓起掌来,好多同学都说:“这本书这么有趣···拿给我看看。”我听着,不得不承认:“这本书,你可是真看了。”
晚上,我又在游走战斗,看不到敌人可总感到有巨大的威胁在那里。“杀啊······,”感觉有人在推我,“哎,折腾了一晚上啦,还不起来。”原来又是梦里一夜的战斗,累得我浑身不是滋味。隐隐约约感觉到那本书对我的影响了,“唐吉可德完全失掉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中沉思,唯心地对待身边的一切。”整个文化大革命不就是这样的吗?
军代表小窦一早就来叫大家出操,他扶起这个,那个倒下,气得小战士扭头就走了。 晚上我的室友又开始用河套话讲他的《唐吉可德》了:“宰(这)一次冒险是那位老神经找到他们一个村的傻蛋邻居叫桑丘,然后花钱雇他做自己小跟班的。答应将来给他个管理城市······就像巴彦高勒的市长那样的大官。宰(这)两个小子偷偷地疙溜出家门,宰就闹开了一露(路)上的冒险故事。啊呀,你看看他们尽干了点甚事?可多唐人(傻瓜)才干的蠢事,都叫他做完了。把甚风车当成个巨人啦,把人蔫(人家)的旅店当做什么城堡,把将一群山羊当成敌人,宰是想吃羊肉了。那家伙好坏人不分,把一群灰个泡杀人犯当成好人,打跑了官兵把灰(坏)人都放了。这些灰嘎孬(坏小子)把老汉抢了个精光,最后还想害死老汉,老汉命大算是躲过了大难。最后的结果是被人当做神精病装进那个大笼子里,用牛轱辘车送回他们哪个村的家里头。”
一两个月来,我照旧表现的是烦躁不安,可到了天亮以后,状态又变得很正常。这一来二去的,也就没人注意了。其实,我那是在体会一种状态和压力。
我发现同宿舍的伙伴,后来也没有看那部《唐吉可德》,为了表现的不那么小气,也就不再去追问人家了。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说《唐吉可德》这部书是喜剧还是悲剧?”“当然是喜剧,”“不,我说是悲剧,它能产生联想,当你哈哈笑的时候,流淌的是伤感的泪水。”这个同学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惊讶地张着嘴看着他:“你这话是什么···?”我仔细地又看了一遍书,那里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让人和现实联系起来,我一下子找到了他那样的感觉,我真佩服他的感悟,使我的不解和疑惑找到了答案。
也许是经历得多了,每当我和别人谈起“文化大革命”,就会想起塞万提斯的这部书,有句话就会立刻出现:“比起唐吉可德来,谁更可笑?比起他来,谁更可怜?”多少年以后,我在外地进修的校园里,曾经听过一个讲座,那位老师说过:“《堂吉诃德》是要多读几遍的,因为第一遍你感到滑稽,会哈哈大笑,可第二遍带来的却是痛苦,你会情不自禁地落泪,看到第三遍的时候,你会感到作者给世界留下的是思考。”(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