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亚的冬天 》( 原 创 )
作者 / 正大光明 ( 黑龙江 )
寒冬腊月,北方正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老年人足不出户,开始猫冬的最冷季节。身处热带的三亚,不禁会问,三亚有冬天吗?它在哪?
从走下舷梯,踏上三亚土地的那一刻起,严冬的概念,虽巳从大脑中清零。但回答却是肯定的, 有,当然有!可是,无论狭义还是广义,或是情感上,都无法接受和认同,将摄氏30度以上炎热的夏天,称作冬天?算作冬天?
三亚的冬天,有个特点,两头凉,中间热,就像烧一壶水。早上没烧,凉的。晚上晾了一天,也是凉的。只有中午是滚水,酷热难耐。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在三亚,着着实实地体验并享受了一番,既无霜铺地,亦无雪飞天,热浪袭人,大汗淋漓,如蒸桑拿般的所谓冬天?
转眼,大寒了!南北同是严冬,空间却是两地。空间置换,打扮也变。厚重的羽绒服,保暖裤,皮毛一体的军靴,这些北方冬日防寒的标配,被三亚清一色的短袖丅裇,短裤,凉帽,沙滩凉拖等,完全取代。寒冬腊月,如此装束?真是爽到了骨子里!
冬天的三亚,早晨还是偏冷一些。北方老年朋友一反猫冬的习惯,有的四五点钟就起床,准备健身。她们仗着在北方,多年练就的抗冻本事,一身的短打扮。他们背着扩音器,将音量控制钮开到极限?在小街上毫无顾忌地放着,“请到天涯海角来","红岩上红梅开“,或者是"两只蝴蝶“双双飞等歌曲,根本不顾及许多人还在梦中,还未醒来。招摇过市环街游,一路遛弯儿一路歌,自顾自的快活着。
此时天光尚早,还未破晓。朦胧里,万籁俱寂中,听着小楼外突然炸响的,这股子高分贝的高强音,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猜不出,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么作?
早饭后,小街上行人渐多,本地人,外地人开始混行,着装经纬分明,反差强烈。三亚的女士们,骑着小摩托穿梭其中,送子女去幼儿园或上学。无论大人小孩儿,大多羽绒服,厚衣裤,从上到下,裹了个严严实实。小超市的旁边,站着一位吸烟的男士,其着装打扮,更是让人忍俊不止。这位地道的三亚人,上穿一件带毛领的黑皮夹克,下着一条黑色长裤,却光着脚丫子,穿了一双凉拖鞋?看过去,真的很搞笑!但同时,也证明了一点,三亚人,过冬是认真的。
与之对比,我们这些穿丅裇,短裤的北方人,无论如何也搞不懂,他们穿这么多,这么厚,怎么承受得了?我们的理解,绝对应了那句俏皮嗑 ," 夏天穿棉袄 一一 捂汗"!
大街上,众多的三角梅,浅粉,淡红,大红,紫红,一簇簇,一团团,光鲜艳丽,激情绽放!椰子,芒果,木瓜,莲雾,芭蕉,菠萝蜜等各种热带果木繁盛。叶子或宽或窄,或疏或密,苍翠凝碧。果实或黄或绿,或红或橙,鲜嫩欲滴。触景心生疑虑,冬天何在?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丰收季吗?
.话虽这么说,细细观察,还是有些变化的。海边那些高高大大,巨人般散立的椰子树。硕长宽大的椰子叶,像巨人的臂膀,自由下垂,随风摇曳,舞出独有的,南国风韵,热带风情。它们下半部,整片整片的阔叶,绿意不再,已经发黄。甚至有的巳经惨白干枯?染上了,与以往季节截然不同的颓色。
但是,也有的树木不受其扰,表象不改,葱茏依然。一颗颗,粗壮挺拔的火焰树,华盖如云,叶子密不透风。拳头大小的火焰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就如一群仙鹤隐入其中,白羽不见,却引胫向上,争先恐后地露出那一抹抹,艳丽的丹顶红!
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半叶子已干成焦褐色。在早晚的凉风中,不情愿地飘落在黄色的沙滩上。有点像老年朋友,手上那些星星点点的长寿斑块?显眼,醒目。清理这些枯叶的保洁工人,不是用扫帚,而是用耙子,将它们搂到一处,再收入垃圾桶中。落叶再多,清除及时,沙滩往往整洁如初。既然不凭添萧瑟,自然也就不产生落寞。这方老少咸宜的乐滩,依旧欢声笑语,怡情有趣。
在家时,就有每天徒步的习惯。有一段时间,坚持得还挺好!夏天一身臭汗,冬天一身白霜,三九三伏从不间断。来到这三亚,自然不会放过阳光,空气,水,这些纯净的,在北方求之不得的宝贵资源!小街太吵,大街尾气又太重,最佳地点当然选择了空气清新的海滩。
徒步在平整的海滩上,足迹,沿着弧形的海岸线延伸。左面波翻浪涌,右边椰林花丛。海天一色的无垠碧空中,不时有一架硕大的飞机从头顶掠过,引擎的轰鸣,由远及近又逐渐消失,降落在不远的凤凰机场。将一批又一批寻梦,追梦,圆梦的寻温人,送到这越冬的海天王国来。
凉爽的海风,掀起姑娘大妈漂亮的裙边,推起一排排强劲涌浪,撞在一片片长满翠绿海苔的磷峋礁盘上,腾起一堆堆雪白的泡沫!
.海浪眷恋着海滩,一次次,不顾一切地冲上来亲吻它!每次,都大方地将一片片,大大小小奇行怪状的贝壳,海螺,海石花推送到海滩上。再次返回时,从不忘将人们捡拾贝壳,踩踏的那些凌乱的脚印一 一抚平。
千百万年来,大海就是这样,不分早晚,不论季节,不计得失,永远无悔地做着,倾情奉献的梦!
海滩上,一些老年人,不时地弯下腰,在寻觅拣拾着什么?近前询问方知,拣的是一种称为"猫眼“的海石子。那石子,大小不等,乳白圆润。大一点的,尤如一枚纽扣。小一点的,只有黄豆大小。像一个个,扁扁的迷你小馒头。
海石子平的那一面,有一圈浅咖色的螺旋线。鼓起的那一面,有一个极似瞳孔的点儿,像极了眼睛,颇为传神!摸上去,质地玉润,手感舒适,煞是喜人!说到用处,那些大妈们,更是喜滋滋地讲:"小石子聚少成多后,装进小口袋中,给宝宝做枕头。夏天枕着很凉快,很怡人,像玉石一样养人,不上火的"。呵呵!没想到?大海也许也没料到,这些普普通通的海石子,竟有这等妙用?不得不说,中国大妈,厉害!
满以为,海边徒步,海风拂面够凉爽!够轻松!走起来才知道,有时侯,想法只能停留在想法的层面上,与现实难以吻合。海风,早让沙滩滚烫蒸腾的气流,驱赶的四散。九,十点钟徒步,除了热,就只有热了!
蓝白双拼的耐克鞋,深一脚,浅一脚地陷入沙堆中。走起来,重心不稳,脚下没根?真的有些吃力。在家中时,走上一个小时,不觉得怎么样,而在这沙滩上,快走二十分钟,巳是汗如雨下,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了?心里清楚,这是热能与阻力,合力夹击的必然结果。虽然,走的有些苦累,但远远的望见南山脚下,大海之中,那尊高过百米的观音菩萨塑像,心中已生朝拜之情,脚下发力,与菩萨越走越近!
行至近前,隔海仰望,双手合十,礼拜观音菩萨!祈愿家人新岁新运,新年吉祥,平安健康!那一刻,甚觉平慰坦然,疲劳顿消。
冬到三亚,海边椰影婆娑,海韵依旧。虽还是热带海滩?但变化巳在其中。冬,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查未察觉,在不在乎,认不认可,他都不约而至的来到你身边,与你为伴。
.深深浅浅地脚印,印在身后平平整整的海滩上,看上去,既规律,又零乱。一个脚窝里,还飘入一枚嫣红的,颇具诗意的落叶。从此,以后经年,也就有了三亚冬日的海滩上,零零散散或模糊,或清晰的故事与回忆。
2020年1月 6 日 小寒初稿
2020年1月20日 大寒定稿





作者简介:
李邦正,笔名正大光明,祖籍山东,哈尔滨市人,哲学专业,喜欢写作,曾在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及报刊媒体发稿数百篇。现作品散见于中外汉俳诗选,现代诗美学杂志、京津沪都市头条,中国爱情诗刊、中华汉徘诗社、当代汉俳、华夏汉俳等网络平台。欲求:闲来落几笔,潇洒度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