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灵魂的灯塔
作者/三木秉凤

时令无意竟含天下万理。这是2018年的春秋之交,这是2018年暑热的最后疯狂,世界历史正随着日月推转而被东方泱泱民族所改变。一个民族在经历了百年屈辱蹂躏之后正在“道路自信”中快速复兴,一个国家在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正在“制度自信”中全面崛起,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正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然后又从“强起来”到“贵起来”的跳跃中践行着“理论自信”,而且也正在认识并努力弥补“文化自信”的短板!据世界有关组织统计,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目前在世界排名中位列二十位之后,记得2016年中国文化影响力列排世界第二十八位。也许西方眼中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而且也已经“富起来”了,如何再“强起来”,再进一步“贵起来”,这就需要国家软实力中的关点枢机“文化建设”发挥其本然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建设,这是一个古朴厚重又充满沧桑的话题!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运动,正是这三次运动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由“落后文化”、“糟粕文化”最后演绎成人人唾弃的“牛鬼蛇神文化”,昔日欬落成珠的文化宝藏,竟如过街老鼠般被世人仇视,我们曾经成为世界各大民族中唯一敢于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泱泱民族。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自信,就这样在百年凄凄惨惨中一步步地“自废内功”,而对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之情却在国人心中漫延。西方世界的政治文化、法律文化、民主文化、哲学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其它人文思想渗透到国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文化建设”应当从何启航?我们的“文化自信”又当从何扬帆?

历史使命感让我一次次拿起手中的笔,又一次次无奈搁下。自古以来,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是源于民风的力量,而非国风的力量。中国从“伏羲画卦”到“神农尝草”,从“仓颉造字”到“诸子百家”,从“汉史南赋”到“唐诗宋词”,从“元曲歌剧”到“明清小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脉脉相传。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本来源于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民风力量,而当国家成为“文化自信”的推手之时,国风的力量将会浩瀚无穷!

“利”与“义”之价值追求构成人类发展的两条主线,也是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两条主线,西方文化注重利益,东方文化注重道义。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而“义”气风发,且“义”不容辞。
岁月如梭,人生如风,天下熙熙憧憧。生,皆为义利二字而来,归,又偕义利二梦而去,不知生生世世之云尔。故人生尚存,当“心宽一寸,路宽一尺,让人一步,人让千里…… ” 人要知止知进,知天知地,知己知彼,知自己的生命能量能放射出多少光芒!天命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次生命历程,当我们不尊重天地自然之规律时,上天也会收回或者缩短我们的生命长度。孔子曰:“缗蛮黄鸟,止于丘隅”。鸟知其所止,人,有时却不如鸟!举目寒冬将至,大雁结队南去,偶而,会在丘隅之枝露宿。在麻雀眼中,大雁愚蠢,奔命高飞不恋其家;在大雁心中,麻雀视短,一生只在一檐之下相向依依。人的一生该如何走过?是否应如赤子般执着?也许招摇于市,也许名扬天下,也许不闻一名。只有智慧之人,才知道自己的“丘隅”所在,且甘于寂寞,乐此不拒。心中欲杂,故人多躁;心无定性,故神色游离不宁;人无远志,故遇小窘之时,便忐忑不安;人因少智,故临事举棋不定;人因少思,故行事失多成少……

天空有雄鹰也有苍蝇;地上有老虎也有老鼠;人间有君子也有小人,有英雄,也有匹夫。这个世界永远是多样化的世界,只要有颗天地之心,万事万物丰富多彩且有律可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毋庸置疑。心宽之人,执其内理而不执形物,故对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虚怀若谷。人间烦恼如海,就因心中恩怨装的过多,不妨把它们放下一些。放下的越多,心地越觉空阔,人越宁静安淡。

有时,人会任性而作。拍案而起倒是痛快之举,冲动之后往往又是后悔莫及。三思而后行,应该成为我们行事的一种习惯。人之任性需要“任性”的资本,要么“腰缠万贯”,要么“权倾朝野”,要么“势压群芳”,要么“力能扛鼎”,要么“文才出众”,要么“容颜倾城”。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都需要认清自己。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政治与经济才是硬实力的核心,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消费是经济的延伸。政治需要政权支撑,权力的本质是拥有稀缺的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分配能力。掌握的资源越稀缺,你拥的权力越大。人们大都围绕着资源的配置在运转,但权力服务的对象越多,你越伟大。用智谋战胜别人很容易,用仁义收复民心很难,而降服自己的内心却更难。

我们知道,在大非洲草原上,小角马生下后五分钟就必须学会走路,因为百万角马之集体不会为一只小马而众群止步。这个世界没有人会因你止步,所以人必须学会在坎坎坷坷中跟上心灵的行迹,苦难无须诉说,我们必须“老骥伏枥,志在天下”。四书之《大学》教人学会知止。知止,就是知道止步,知道天命的能量所藏,知道自己的人生边界。

一个人的常识越丰富,它的判断就越正确。有心之人,会从常识和知识之中,升为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管理自己,能管理自己的人才能管理世界。如《大学》之言,修身才能齐家,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如果没有信心,就从每天清晨给自己几些良好暗示开始,人的信心有时来源于他人之肯定和自我之鼓励。培根说,最美丽的花都是从粪土中生出的。正如荷花出于污泥而无染自身。因此,不要抱怨外境,要向内养成一颗不住纤尘的心。如果没有外部资源,就发掘自己的内部潜力。内部潜力一旦升化,也是一种独特无比的资源。

有一种资源,不需借助他人的力量就能储备,这就是文化学习!有一种资源,我们可以借用它去改变人类的价值观,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与推广。人生且记,背负的东西越少,生命的痕迹越长!人生且记,人生之路会遇有很多叉口,只有依据自己良心标向走下去的人,一生才会无怨无悔!文化的力量就是用文字所载道理来“润物无声”地化导我们的灵魂。人在旅途,远行需要导航方向,人生似旅,需要指引灵魂的灯塔。构筑此灵魂灯塔,为己为人,已十年有余,虽近秋之岁,我亦踽踽前行!

秋蝉鸣静似钟声,
唤醒金风玉露铮。
幽夜无边孤月隐,
心如冰镜照尔程。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