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长篇音频小说连播 《黄河岸边的孩子第十四章·水上长征·第四节·难忘四分滩》安群诵读 4 难忘四分滩
头天晚上休息的好,把我们的情绪又调动起来了。
四个人下到黄河里以后,就感到水里的温度比外面还暖和。河面在这里显得很宽,行河在水里就像过年那些踩高跷的,横着扭来扭去,就不好好地向前流淌。我们每个人背一根绳子,一个在前面拉三个在后面推,飘着“水上长征队”红旗的挪亚圆舟在河里还真显眼呢,岸上总有人向我们喊话和招手。游了老远了大家还惦着回头看,其实早就看不到土崖了。一个同学说:“好像还有人在挥手呢。”另一个感慨着:“奇队长真是好人,太好了。”“不,应该说是杭锦旗的老乡好。”“是蒙古族的老乡淳朴,厚道。”“要我说,还是咱内蒙古这块土地好,才能孕育出这样淳朴的人民。”
我们还在议论呢,河道忽然变得狭窄起来,地形的变化在这里形成了落差。前面拉着轮胎的同学提醒大家:“注意···水流加速了···,”他的话还没说完,就不见人影了。在我们周围的河面上,出现了很多的小漩涡,那个轮胎就像有人拽着一样,拉着我们几个飞快地向前飘去。“哎?前面的人呢?”我们发现拉着筏子的弟兄不见了,“快找人!”我一个猛子钻下去,可不得了,那个同学被他自己拉轮胎的绳子绕住了,正在那里挣扎呢。我浮出水面,“快拉一下绳头,他被绕住了···。”我们七手八脚的使劲揪绳子,内胎一下子翻了过来,把那个同学拽了上来,可我又随着筏子压在了底下。水流越来越快,我在筏子下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绳子是越绕越紧,我感觉有些气不够用了。这时那个筏子又翻了个个,我又到了上面:“呼呼···,他解开绳子没?”那两个同伴被自己的绳子缠绕在一起,惊慌地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抓住后面的绳子头。我这话没说完筏子又翻了过去,就这样有七八个来回,我在筏子下面有些支撑不住了,一张嘴就向肚子里灌水,我心里念叨:“哥儿们···快···不行了。”就像和我们在开玩笑呢,忽然那筏子被水立了起来,我和另一个哥儿们身上被绳子缠绕着,挂在筏子的两旁露出了水面,“啊···啊···快,快解绳子。”大家都知道,绳子见了水那是越来越硬,再说我们用的又是背包带,哪能弄开呀!一个弟兄提议:“想法靠岸,上岸。”“快想办法呀···,”我急得大声吼叫起来。河水到这里又放慢了脚步,河床不像前面是平缓的沙滩,而是一层层裸露的岩石。忽然岸边一块尖锐的大石头,半露着身子悬在河边,在后面是两平米的空地。我先用脚勾着石块儿,然后使劲抱住它,大家转着身子把筏子抬着靠向岸边,谢天谢地我们终于上岸了。其实这绳子也就在身上绕了两圈,反过身来转两圈就解开了,我们当时惊慌失措,连转身都忘了,一个同伴后来回忆说:“到那个时候,谁也冷静不了。”
大家解开绳子,把筏子平放下来,此时那个轮胎已经瘪成一个扁片。哥几个喘着气,歇了好大半天,才把心定住。我们商量着:“这筏子还得打起气来,要不就没法子带走它了。”我们翻遍了那一叶扁舟,可是打气管儿没了。“掉在哪里了?”“这个时候还管那些,反正是丢了。”“这筏子也没用了,扔了它吧。”看来这个诺亚圆舟它不能随我们去长征了,我们无奈的把自己的衣服和鞋捆成小包,像逃难的那样斜背在后背,我催促着大家:“游吧,今天晚上必须到老乡家里买些粮食了。”有人开始说了:“筏子也没有了,还能游吗?”是呀,在水里,总要有个让人依靠的工具吧···。“那咋办?现在大概是中午,我们今天晚上到一个地方,好好地整修一下,把粮食和筏子都解决了再出发。”同伴们都同意我的建议,我们把那个内胎拆下来,一看上面被划开了足有半尺长的口子,还有一块三合板和一些绳子,我们用石头在板子上写了几个字:“水上堡垒”,大家把这些东西安放在那块石头上,头也没回地跳下河游着离去了。 没有了筏子,也就没有了让大家围拢在一起的工具,在水里累了也没有休息的地方。眼见着散游在河里的同学,我有些担心就一直跟在后面。太阳火辣辣地悬在天空,晒的人头顶上直冒油。回头望去西面天边有一些阴云,我心里想:“要是下点雨就好了。”“看,前面有个村子。”在左岸一个地势高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很多房子,有一条小路从村子里通到河边。“嗨,河边有条船。”一个同学对大家喊着,我们顺着他的手看到,真的有一条平底木船拴在河边的木桩子上。“上岸···上岸。”哥几个像渡江战役那样冲上岸,然后蹲在河边,拼命地洗了洗被晒得发烫的脑袋,用手捧着大口的大口的喝着河水。“就在上边的村里歇歇吧···啊?”“弄点吃的,今天怎么这样饿呀?”“是啊,就是刚才的筏子翻过来翻过去,把大家折腾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眼前开始迷糊,身上冷一阵热一阵的,“不是发霍乱子吧?”这是当地老乡对重感冒的称谓,我心想:“不会的,咱这身体,那是铁打出来的。”
“求求你们了,快把我们送到河那边去,这个孩子不行了···。”一阵哀求声把我从迷糊中叫醒,有一个女人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从村子里下来,一屁股就坐在木船上,等着我们给她开船。“大嫂,这孩子怎么···病啦?”“我家住在河对岸,这孩子抽风,我们队里有个赤脚医生,就他能用针治我孩子的病。”我们几个二话没说把船推向河里,两个人在船头,两个人在船尾,使劲把着方向,把船向对岸推去。我的脑子又有些迷糊,耳边响起了“人说黄河九十九道弯,九十九道弯弯里···,”是谁在唱歌呢?大家都在使劲,我看不到谁的嘴在动,“是心里···啊,我的心里在唱。”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终于到了对岸。那个女人掏出一毛钱,递给一个同学,那个同学一推再推,人家有了疑虑:“怎么涨价了?不是过一次河一毛钱吗?”看着女人抱着孩子慌慌张张地向远处走去,我们几个看着那一毛钱,抬起头来都笑了,“这是我们挣得血汗钱哪。”我忽然发现大家笑起来的时候,都是怪怪的样子。这时同学们商量:“咱们咋办?过河吧,还到对岸的那个村子再说吧。”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会儿工夫阴云就遮住了火热的太阳,凉风阵阵好不爽快。我们推着木船在河里游着返回,还没到行河那里呢,一阵狂风掠着河面迅疾而来。那风的力量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人在吹水面的一张纸,我们只有双手紧紧地揽住船帮,冒着风后面的大雨,随着木船向下游飘去。“完了,完了···,咱们这···怎么办呀?”人们抬头看看天上,又相互地看着。“大家注意抓好船帮,现在只能是安全第一,等大雨过去后再说吧。”也不知是谁在说这些话,也可能每个人都在提醒对方,反正这话我是听得很清楚。木船不是小筏子,在水里是飘来荡去游刃有余,就这样我们也没人敢上船。一开始船飘得飞快,弄得我们有些紧张,后来索性由它去吧,我们一边两个人,随着它冲向下游。
雨一直下个不停,大家在雨中荡着木舟,只有心脏随着船的摇摆而忽上忽下的跳着。雨中的黄河别有一番模样,水中的浪花就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小手,在你争我抢地接着天上下来的雨滴···,我不由得走了神儿,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忽然我似乎又明白了,这可是风吹浪大的黄河水呀,不小心会出事的。”
风浪小多了,雨还在“哗哗”地下个不停。 真不记得什么时候,巴彦高勒也像江南那样,阴雨绵绵起来。我们丧气地吊在木船的两边,任由它在河里横冲直闯,“嘿,哥们,这船要是就这样的飘着到了包头多好。”“当然,要是真能飘着去,倒省了大劲儿了。”河道又变宽了,河水在前面分了好几岔,河水明显降低了流速,风也在这里变得温顺多了。船开始慢了下来,不时地还左一下右一下的横着飘,我们在河里几个小时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上船吧,这样泡着可不是个事。”我们扒着船帮一个个栽进了船里,横着头对头,把两条腿搭在船帮上,眼睛闭上,感到全身像被人撕扯过一样的难受。哥几个觉得现在就是最美的时候,就让木船飘吧,这样省了我们使劲游泳呢。
“飘吧···飘到那远方···哎吆···怎么啦?”
总说乐极生悲,可是刚有一点舒服···,那船就窜上了河中间的沙洲,人们都被木船的骨架磕碰得留下了明显的伤痕。大家从船上爬出来,一个同学气愤地用脚直踹那木船,倒被船板把指甲顶了,疼得在地上直跳。雨还是滴滴答答地浇洗着身子,“我不想游了···是真的,”一个同学对我说。另一个同学看着天也念叨着:“我也···觉得···是没法子坚持到包头了。”和我一样坚定的哥们,这回说起话来可真是不一样了:“你也不想想,我们就这样,还能继续向下走吗?”看着眼前弟兄们狼狈的样子,我这个组织者顿感羞愧,没有考虑好水上长征的艰难,到现在连吃、穿、住、休息和安全保障都没有了。我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说怎么办?”“我们上岸吧,找到最近的火车站,各自回家···先吃饱。”“吃···对,···吃啊。”“换衣服,然后钻被窝里躺着。”好吧,听着大家的愿望,你也只有同意他们的意见了。远处好像有火车的声音,同伴们立刻来了情绪:“这里离铁路不远,我们快上岸去。”
在雨中,我们连跑带踮地上了左岸,远处也就二里路的地方就是火车站。雨雾中有两列相对方向的货车,喘着气在那里停着。身上湿淋淋的衣服和鞋,在风吹下让人冷的直哆嗦,大家朝着排列在铁轨上的货车走去,那两个同学机灵地爬上了临河方向的货车车厢。我俩则坐在他们对面,去往包头的货车里。两列闷罐车几乎是同时开动了,我们站在车厢里挥手告别,就在火车徐徐地开动之后,车站上那个站牌——“四分滩”露了出来。站名使我们四个兴奋地拍着手大笑起来,一下子驱散了我们的心中的不快。水上长征到此为止,我们四个人在此分手···原来老天爷把一切早都安排好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