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髻.春思
文:云无迹
蓬莱云外,苒苒烟波,早是新春时节。
晚帆轻过,翠微楼畔,柳雨翠涛幽阶。
桃蕊初吐,粉萼小,山鹃红血。
暖律促,嫩蕾纤花,次第被风催发。
龙宫仙子殊绝。
舞娉婷比翼,月中姣洁。
忆思年日,曾经偶遇,叹折柳相离别。
谓惹浮踪,终即去,雀惊明月。
但夜际,难息伤情,熬得霜丝如雪。
潇湘神
文:云无迹
烟雨霏,烟雨霏,
不知我婿几时归。
夜半独听梧叶落,
秋鸿难以寄相思。
忆江南
文:云无迹
江南忆,
最忆是舟山。
日出朝霞炊海水,
晚归鸥鸟绕船帆。
渔妹望郎安。
归田乐
文:云无迹
春又去,
夜静心思思想你。
空庭院,落花积,烟雾起。
柳丝窗外拂,月光里。
正梦断,莺啼耳。
喳喳真多嘴。
把他个,亲亲情语,
弄成虚影矣。
忆帝京.拘鱼人
文:云无迹
拘鱼人怕嗦天气,
驾只罟船风里。
辗转浪头中,不晓多年岁。
有哪个能知,的个真滋味。
一夜里,又何能睡。
雨里去,浪里卷水。
顶怕乌云,吹来浓雾,
两眼不见茫茫地。
泪滴忖婆娘,日夜回家计。
渔歌子
文:云无迹
晓风轻,平川绿,
渔夫一棹渔歌曲。
烟雨起,艇子促,
行过青山郁郁。
社燕飞,鸥鹭浴,
一双木桨闲生足。
江中鱼,湖中鹜,
明月天心谁逐。
蓦山溪
文:云无迹
年来渐老,万事都随可。
身病了前缘,读读书,也无甚么。
吟诗作曲,尽份乐余生,
不怨命,不忧死,
不怕明朝没。
煎茶壶里,自有乾坤大。
蜗角笑红尘,妄思量,烟消云过。
从今以后,明月洗身心,
不攀情,任凭他,我独闲闲些。
摘得新二首
文:云无迹
一
雨霁晴,
春风过岸轻。
柳丝游絮湿,燕儿鸣。
追双蝶儿花间舞,态盈盈。
二
细雨微,
双双燕子飞。
暮深农妇女,浣衣归。
依依杨柳丝垂水,霁晴晖。
一叶落
文:云无迹
叶零落,人漂泊。
暮秋雾冷景萧瑟。
苇塘雁影寒,烟踪江流阔。
江流阔,载月渔舟过。
凭阑人
文:云无迹
梦里家村河埠头,
杨柳依依垂绿袖。
渔姑眺晚舟,
浣衣人,歌莫愁。
凭阑人
《太平乐府》注“越调”。按《唐书·礼乐志》:越调,即黄钟之商声也。
凭阑人 单调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 邵亨贞
谁写江南一段秋 妆点钱塘苏小楼 楼中多少愁 楚山无尽头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中仄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此亦元人小令,可平可仄,参下倪词。
格二 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韵、一叶韵 倪瓒
客有吴郎吹洞箫 明月沉江春雾晓 湘灵不可招 水云中 环佩摇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句平仄平韵
此词第二句用仄韵,结作三字两句,与邵词小异。 按元人小令俱叶北音,所谓《中原音韵》也,与古韵三声叶者微不同。盖三声叶只平上去三声,若《中原音韵》则入声作平,无所不叶也。
黄钟乐
文:云无迹
河边杨柳雨丝飞。
堤岸扁舟依靠,
堤上草萋萋。
遥望碧峰山远处,
桃花曾落半坡溪。
犹记年前相遇时。
山寺莲花池畔,
寒月印潭低。
如梦偷偷携手语,
笑颜常在梦迷离。
空相忆
文:云无迹
柳丝袅,
黄鹂绕鸣侵晓。
昨夜潇潇声未了,
雨晴闻噪鸟。
窗外落红谁扫。
满地堆花径小。
润叶水珠沾树杪,
几缕烟雾袅。
柘枝引
文:云无迹
西风冷冽雁南飞,
日暮暗余晖。
何处归家路,
天涯明月照征衣。
满 庭芳
文:云无迹
箫笛吹花,笙竽堕叶,家村烟雨重重。
凭阑远眺,尽处处朦胧。
是否记曾逢日,桃蕊落,云雨巫峰。
觉别后,歌踪曲梦,白帕染春红。
年华都过了,瞬间都老,落尽梧桐。
早已是,鬓前白发霜风。
此恨无人分诉,愁付与,泪滴尊中。
千杯醉,难消块垒,何由寄征鸿。
意难忘
文:云无迹
相拥闺房。
效鸳鸯双宿,情意绵长。
红鱼翻锦浪,昵语转丝簧。
交颈卧,味偷香。
夜夜度瑶觞。
舞翩翩,轻身展袖,淡月梅芳。
别来相忆成殇。
看云中飞雁,对对双双。
想伊人有在,竟不晓何方。
思往事,断愁肠。
谁知得凄凉。
莫非是,云收楚谷,雨散高唐。
三台.初秋
文:云无迹
落秋时节风寒,
莫倚楼上阑干。
迁归雁飞渐远,
几声咽唳芦滩。
舞马词
文:云无迹
岸边柳树成行,
湖中画舸高樯。
燕燕莺莺舞袖,
轻歌慢唱风芳
添春色.梅
文:云无迹
野外一轮清月,
宵梦冷窗霜结。
冷雨过,寂梅开,
春色尚远寒洌。
最爱一枝孤洁,
正好棠梨煎雪。
眼儿媚,嘴儿甜,
醉乡醒觉人间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