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家到王家河集上三站路,小时候是父亲领着我们走着去,上初中时有蹦蹦车、公交车,我和兄弟还是走着去。现在有5路大巴、私家运输车和出租车了,我和爱人还是喜欢走着去,也许用脚丈量一下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是对父辈的怀念也是对光阴的一种回味。
每逢农历的四跟九,这里就会汇集着成百上千的客流量。蔬菜、水果、蛋禽、牛、羊、鸡狗、兔活禽,服装、五金、灶具,小到洗漱用品,学生文具,文体用品,小孩的电动玩具,弹力球,跳跳绳,老人的养羊刷,手玩保健球,足底按摩器,年轻人的拉力器,中年人的养生食品,,美体内衣,旅游户外用品,从头到脚,一应俱全。就连过年的红对联,大红灯笼,也不缺席,大到家具,电动车、摩托车展,应有尽有。就是一个百货贸易市场!
以前是自己胡乱摆放,自由支配的,支得木床板,自备两个木条椅,谁来的早占地方,划地为线就是谁的,也免不了为好地方抢地盘打架斗殴的。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工商部门给垒了水泥墩子,就在七号信箱对面的河堤上整了一个大型露天型仓储式规模的市场,近年来,响应生态整顿,把那片土地还给了河流,那原本也是一个扇形冲积地的河坝。如今这集市已经不单单只在老矿部繁华了,(最早是以老矿部为核心的),扩展到了上演池塬的大路口,占了矿部桥,起点从八号信箱开始,浩浩荡荡一直到过了老矿部的第二座桥还往后延续着,规模依旧,热闹非凡。但缘于网络上购物带走了一部分的消费额,人们的购买率已经开始下滑了,今年的东西跟往年相比相对便宜,也可能跟天气有关,这个冬天不冷,所有的物品还没有受到物流引起的冲击以及变天带来的涨价风波。
人们的步履仍旧那么从容,虽然占用了车道,司机们也都习惯了,不着急,很少有急躁的喇叭鸣笛、刺耳而过的。马路的两边是各路买主的小摊位,你可以任意挑捡,自由选择,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拉个小车车悠闲购物。这是这座城市的节奏,从父辈开始70多年了,就生活在这里,吃着这座城市的食品,喝着这条河流的水,这座城市曾经富产煤、水泥、铝和陶瓷,它也盛产苹果、核桃、玉米和小麦。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斗转星移。阳光下,千家万户穿越在百千种物品里,采购各自所需,今天八号信箱的桥上以及对面的河堤都停满了前来购物的私家车,这就是发展的速度。从出生、上学、工作、成家,到生儿育女,这座城市从父辈开始的几千人到现在的80万人。王家河这条河,从光脚淌过,洗衣服,种菜灌地。从早晨的晨练跑步,跟二哥练拳脚,上学的冬雪滑冰路,到上班骑自行车,风雨无阻的工作征途,无一不是陪伴着这条河流开始的。
这座城市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这条河流滋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田。不论我们的儿女今后将去往何方,我们的根都留在了这里,我们父辈的足迹都留在了这座城市,他们是第一批建设者,从不毛之地到现在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块平整的水泥地,每一座楼盘,每一座桥梁,每一条水泥路,他们的梦还在这座城市,还在远方的道路上;他们唱过的红歌还随着河流欢畅而过,那么悦耳,那么动听,立在这条河的河边,我还能听到父辈的敦敦教诲。走在这群喧嚣的人流中,我只能追赶父辈的脚步,去完成他们未了的心愿。
姚树叶
2019.1.29
姚树叶笔名路阔,祖籍山东菏泽。富有山东大汉的豪气!对文学和根雕颇有偏好,青年时曾意气风发集结文友成立文社,挥毫泼墨,洋洋洒洒,也有多篇文稿见诸报端等刊物。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立志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目前已完成部分章节。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登堂入室,以飨大众。
